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相陈廷敬》:宰相陈廷敬最终是怎么死的?

《一代名相陈廷敬》:宰相陈廷敬最终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43 更新时间:2024/1/13 23:03:33

陈廷敬是清朝著名学者,一生著述颇丰,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他在清朝备受重用,一生升迁二十八次,最后位至宰相。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在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出生。

顺治十五年,陈廷敬参加科举考试,顺利的考中进士,后来选为庶吉士。其实陈廷敬最开始的时候叫陈敬,但是因为当年参加考试的时候,还有一个也叫陈敬的考生是顺天通州人氏,也中考。朝廷为了区分两人,于是就赐他“廷”,此后改名为陈廷敬。据说陈廷敬这个名字,还是顺治帝亲自为他取的。

顺治帝去世之后,年幼的康熙继位,陈廷敬成为起居注日讲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日值弘德殿讲经。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陈廷敬可以算作是康熙帝的老师。终康熙一朝,陈廷敬深受重用。

公元1673年。陈廷敬转侍读学士,充武会试副考官。因为担任会试副考官的原因,得以接触更多的学子,也因为这样他的名声也渐渐传扬出去。

公元1976年,选内阁,陈廷敬被选出,升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每日为康熙帝讲课。

公元1682年,陈廷敬再次担任会试副考官。当时正好遇见副都御使国柱平定滇南,上奏请厘定乐章。礼部开会决定,依顺治帝时期的惯例,陈廷敬撰拟十四章,旨下所肄习。

两年之后,陈廷敬再次升迁,为左都御史兼管户部钱法。在掌管户部钱法之时,陈廷敬做了不少的改革。

第一就是请求钱币官铸,杜绝钱币私铸的情况,统一市场货币。第二就是减免铜税,方便民间采矿,促进矿产量的提高。第三,拟定朝廷官员服饰制度,倡导节俭,禁止奢靡风气的高涨。选择督抚官员,也以爱民廉政为准。加大对贪官污吏惩治力度,杜绝污吏贪官侵害百姓利益。

公元1685年,又再次《劝廉祛弊请敕详议定制疏》,严厉抨击官场贪污受贿之风,指出正是奢侈之风导致贪污的盛行,只有节俭才能保证廉洁。康熙帝对其大加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

公元1686年,陈廷敬迁工部尚书,与学士乾学奏进《鉴古集览》。同时受康熙帝器重,成为《三朝圣训》,《政治训典》,《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纂修的总裁官。

公元1687年,山西道御史陈紫芝弹劾刚上任湖广巡抚的汧,“位任未久,黩货多”。陈廷敬和张汧有亲戚关系,于是被敌对官员抓住把柄,趁机弹劾他。

张汧最后被查明,“贪污银九万余两”判处绞刑。陈廷敬也受到牵连,最后上书谢罪,请求辞职回家。

公元1689年 ,陈廷敬又被高士奇、徐乾学等人弹劾。但是康熙帝知道这二人人品不行,所以不仅没有处置陈廷敬,还反而把徐乾学、高士奇等人贬官外放。两人离京不久,陈廷敬就被起用为左都御吏。

公元1703年,陈廷敬拜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值讲经筵。公元1705年,成为杭州,苏州,江宁等地考官,后与大学士张玉书,掌院学士

公元1710年,与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开始编撰《康熙字典》,成为《康熙字典》总裁官。不久因病请求休假,第二年又因为张玉书去世,而被重新召回。

公元1712年,陈廷敬病情加剧。康熙帝下令让太医医治,无效,一个月后去世,康熙作挽诗悼之,谥文贞。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真的借钱给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是清朝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后世甚至有人赞誉他为千古一帝。看他一生的功绩,年幼登基,少时亲政,铲除权臣鳌拜,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保卫雅克萨等等。康熙的功绩无法忽视,但并不意味着这位帝王不会犯错。事实上晚年的康熙,心渐渐变得柔软,对国家掌控力不够,于是有了九龙夺嫡。同时他对老臣子的过分纵容,使得贪污

  • 《一代名相陈廷敬》:宰相明珠结局如何 明珠有多少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剧中,明珠可以说是头号反派了,他在朝中广结党羽,呼风唤雨,就连索额图都在他手里吃过几次暗亏。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形容纳兰明珠,那一定是“笑面虎”。明珠此人看起来非常好说话,是个大好人,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的权臣,在他眼中,儿子的婚姻都是可以当作政治筹码的。本剧

  • 《一代名相陈廷敬》:权臣索额图结局怎样 索额图为什么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后宫戏独霸荧屏的时候,《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播出可谓是一股清流。该剧讲述了清朝名臣陈廷敬整顿吏治的故事,不同于正在热播的其他清宫剧,该剧演员中没有流量明星,但是他们的演技却令人眼前一亮,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失为一部好剧。剧中,陈廷敬一直有两个强大的敌人,那就是康熙朝的两大重臣索额图和明珠。故事开

  • 采花大盗陈平:楚汉之争中的传奇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殿里,刘邦正对韩信的妙计称赞有加,见司马卬押上来了,他赶紧迎上前,亲手为他松了绑。然后进行了攻心之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败军之将,除非骨气硬得可以不在乎生死,否则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和司马卬一样,拜倒于地说道:“臣愿降于大王!”刘邦等的就是这句话。就这样,刘邦不多久就连降了塞王、翟王、河南王

  •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死后被葬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为清朝大臣,比康熙大十六岁,曾为他老师,为政清廉,《清史稿》对陈廷敬的评价为“清勤”,他对贪官污吏的行为甚是不喜,而且还曾严厉警告家人不得收取他人之礼,为杜绝贪污之事下了很大的功夫。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

  • 陈平:楚汉之争的重要人物,多次叛变换取功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里就不再谈陈平与其嫂子勾搭一事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胜吴广的起义给了天下众英雄一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这时,陈平顺应形势,也参加了革命。陈平选择的第一位主子是陈胜亲自委任的魏地之王魏咎。魏王见他谈吐不凡又相貌堂堂,便给了他一个官职:太仆(掌管王车乘事务的官员)。这个官职看似不大,但因为总是跟魏

  • 战神项羽:优秀的将领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得到刘邦攻克彭城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但他不愧是沙场老将,马上调整情绪,做出了火速回援反击的决定。事实证明,项羽这次表现出来的果断,充分展现出一名优秀将领对形势敏锐的判断和大无畏精神。他不但做出了火速回援的决定,而且还做出从军中精挑细选三万精兵去抗敌的决定。三万精兵去对抗刘邦四五十万联军,乍一看,

  • 陈廷敬为什么被后世评为“几近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生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兵入关后,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上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于是朝廷帅帅的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廷敬廷敬,意思是你要为大清国服务,成为大清子民的公仆的意思。

  • 刘邦的成功之路:九死一生,在夹缝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毋庸置疑,关键时候肯定是樊哙挺身而出挡住了项羽。然而,樊哙在刘邦手下是第一勇士,但在项羽面前只能发出“既生樊何生项”的感叹。数回合过后,已是左支右绌,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了。周勃见了,挥刀就上。于是,接下来上演的是“二英战项羽”一幕。《三国演义》里面,三英战吕布,最终打成了平手,双方握手言和。而此

  •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将军,20岁就封狼居胥,他舅舅是大将军卫青。李敢是飞将军李广之幼子,也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和李敢父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他们三人都是忠心为主的名将,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为何霍去病却一定要致李敢于死地呢?这其中也是有一个典故的。公元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