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真的借钱给康熙吗?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真的借钱给康熙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69 更新时间:2024/1/16 13:20:58

康熙是清朝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后世甚至有人赞誉他为千古一帝。看他一生的功绩,年幼登基,少时亲政,铲除权臣鳌拜,收复台湾、平定三藩,保卫雅克萨等等。

康熙的功绩无法忽视,但并不意味着这位帝不会犯错。事实上晚年的康熙,心渐渐变得柔软,对国家掌控力不够,于是有了九龙夺嫡。

同时他对老臣子的过分纵容,使得贪污腐败之事,渐渐成风。虽然说是康乾盛世,但实际上在康熙晚年,国库却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充实。

乾隆登基之后,能过的那么舒心,还亏得他爸爸雍正帝劳心劳力,铁面无情,充盈了国库。否则康乾盛世根本不可能,所以才说雍正是康乾盛世重要的过渡时期。

年老时犯错见,年少时轻狂也常见。后世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年幼的康熙与清朝名称陈廷敬的故事。

陈廷敬是康熙时期名称,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廉吏。他原本叫陈敬,因为当时考试的时候有一位同名之人,所以御赐“廷”,改名陈廷敬。

陈廷敬一生最大的功绩,应当是在反腐方面。他曾说:“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他自己也坚守底线,从未贪污过一分一钱。而康熙陈廷敬的故事,也与清廉有关。

康熙八岁的时候,当时陈廷敬正好在户部担任户部尚书,通俗点来说就是管钱的。

有一天康熙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留陈廷敬说话。他对陈廷敬说:“爱卿,能否借一点儿钱给我?”

陈廷敬听了非常诧异,皇帝虽然年幼但到底是皇帝,所以陈廷敬也不敢敷衍,于是就问:“陛下您借钱是要干什么呢?”

康熙说:“没什么,就想借些钱玩玩。”

陈廷敬于是说:“陛下臣这几天囊中羞涩,能否等臣领了俸禄,再把钱借给您?”

康熙听了说:“你那俸禄才几个钱,我才不稀罕呢。我要借的自然是国库里的,你借我个三万五万的,让我开开心心玩一回。”

陈廷敬听了后当即摇头:“陛下,国库里的钱是国家的,臣不能街给您。”

康熙说:“你不是管钱的吗?既然你管钱,怎么就不能借给我了。”

陈廷敬再次拒绝,康熙生气了,气愤说:“你给我走!”

陈廷敬退下之前,恍惚听见康熙说:“什么不敢借给我,还不是看我小看不起我,等我亲政了,定要砍下他的脑袋。”

陈廷敬听了,走的更快了。

后来康熙亲政了,早就忘记年幼时的戏言,但陈廷敬却还记着,所以多次请辞。等到康熙知道缘由后,特地对陈廷敬说:“那时候是我年幼不懂事,爱卿做的对。”如此陈廷敬才安心待在朝堂,为康熙效力。

这虽然是个故事,但也可以看出陈廷敬清廉公正之名,是广为人知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名相陈廷敬》:宰相明珠结局如何 明珠有多少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剧中,明珠可以说是头号反派了,他在朝中广结党羽,呼风唤雨,就连索额图都在他手里吃过几次暗亏。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形容纳兰明珠,那一定是“笑面虎”。明珠此人看起来非常好说话,是个大好人,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的权臣,在他眼中,儿子的婚姻都是可以当作政治筹码的。本剧

  • 《一代名相陈廷敬》:权臣索额图结局怎样 索额图为什么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后宫戏独霸荧屏的时候,《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播出可谓是一股清流。该剧讲述了清朝名臣陈廷敬整顿吏治的故事,不同于正在热播的其他清宫剧,该剧演员中没有流量明星,但是他们的演技却令人眼前一亮,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失为一部好剧。剧中,陈廷敬一直有两个强大的敌人,那就是康熙朝的两大重臣索额图和明珠。故事开

  • 采花大盗陈平:楚汉之争中的传奇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殿里,刘邦正对韩信的妙计称赞有加,见司马卬押上来了,他赶紧迎上前,亲手为他松了绑。然后进行了攻心之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败军之将,除非骨气硬得可以不在乎生死,否则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和司马卬一样,拜倒于地说道:“臣愿降于大王!”刘邦等的就是这句话。就这样,刘邦不多久就连降了塞王、翟王、河南王

  •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死后被葬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为清朝大臣,比康熙大十六岁,曾为他老师,为政清廉,《清史稿》对陈廷敬的评价为“清勤”,他对贪官污吏的行为甚是不喜,而且还曾严厉警告家人不得收取他人之礼,为杜绝贪污之事下了很大的功夫。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

  • 陈平:楚汉之争的重要人物,多次叛变换取功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里就不再谈陈平与其嫂子勾搭一事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胜吴广的起义给了天下众英雄一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这时,陈平顺应形势,也参加了革命。陈平选择的第一位主子是陈胜亲自委任的魏地之王魏咎。魏王见他谈吐不凡又相貌堂堂,便给了他一个官职:太仆(掌管王车乘事务的官员)。这个官职看似不大,但因为总是跟魏

  • 战神项羽:优秀的将领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得到刘邦攻克彭城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但他不愧是沙场老将,马上调整情绪,做出了火速回援反击的决定。事实证明,项羽这次表现出来的果断,充分展现出一名优秀将领对形势敏锐的判断和大无畏精神。他不但做出了火速回援的决定,而且还做出从军中精挑细选三万精兵去抗敌的决定。三万精兵去对抗刘邦四五十万联军,乍一看,

  • 陈廷敬为什么被后世评为“几近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生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兵入关后,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上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于是朝廷帅帅的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廷敬廷敬,意思是你要为大清国服务,成为大清子民的公仆的意思。

  • 刘邦的成功之路:九死一生,在夹缝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毋庸置疑,关键时候肯定是樊哙挺身而出挡住了项羽。然而,樊哙在刘邦手下是第一勇士,但在项羽面前只能发出“既生樊何生项”的感叹。数回合过后,已是左支右绌,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了。周勃见了,挥刀就上。于是,接下来上演的是“二英战项羽”一幕。《三国演义》里面,三英战吕布,最终打成了平手,双方握手言和。而此

  •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将军,20岁就封狼居胥,他舅舅是大将军卫青。李敢是飞将军李广之幼子,也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和李敢父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他们三人都是忠心为主的名将,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为何霍去病却一定要致李敢于死地呢?这其中也是有一个典故的。公元前11

  • 揭秘霍去病死后惨遭灭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氏一族的发迹,始于汉武帝时期,在宣帝霍光辅政期间达到顶峰。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战神”,因为抗击匈奴屡立奇功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他的舅舅,正是大司马大将军兼驸马卫青,姨母是武帝皇后卫子夫。此时霍家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卫青、霍去病两人当时均称得上战功赫赫、权倾朝野,关系也甚是亲厚,但却从不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