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相陈廷敬》:宰相明珠结局如何 明珠有多少后人?

《一代名相陈廷敬》:宰相明珠结局如何 明珠有多少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99 更新时间:2024/1/15 11:41:46

在《一代名相陈廷敬》这部剧中,明珠可以说是头号反派了,他在朝中广结党羽,呼风唤雨,就连索额图都在他手里吃过几次暗亏。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语形容纳兰明珠,那一定是“笑面虎”。明珠此人看起来非常好说话,是个大好人,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的权臣,在他眼中,儿子的婚姻都是可以当作政治筹码的。

本剧大结局中,陈廷敬揭开了明珠的真面目,明珠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纳兰明珠虽然贪恋权势,但他却有一个一身正气的好儿子,也就是清朝大名鼎鼎的词人纳兰性德,也称作纳兰容若

剧中的容若早年曾是陈廷敬的学生,与陈家小姐陈采薇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是当他察觉到父亲明珠打算将他和采薇的感情当作笼络陈廷敬的筹码时,他便拒绝了与采薇在一起,看着采薇嫁给别人。

后半生的容若,一直在思念采薇的日子中度过,写了很多伤情之词,成就了他深情词人之名。

在真实的历史上,容若也如剧中一般,能够不受父亲权力之心的影响,坚守本心吗?

真实的容若跟剧中一样,文韬兼修,他自幼饱读诗书,17岁就入国子监,后因抱病错过殿试,于两年后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中进士那年他只有22岁。

康熙十分欣赏容若,将容若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其为一等侍卫。

容若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深受康熙的宠信。

容若花了两年时间编写了一本《通志堂经解》,除此之外,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可见其见识之广博。

历史上的容若对朋友极为真诚,经常仗义疏财,对朋友极为敬重,因此很多文人雅士都愿意与他交往。

可惜的是,容若30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去世,只留下一本传世之作《纳兰词》。

明珠次子叫纳兰揆叙,他和明珠一样,权欲心很重。康熙非常器重纳兰揆叙,纳兰揆叙初为佐领、侍卫,后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掌翰林院事。

纳兰揆叙因卷入康熙朝立储风波,使康熙震怒。到了雍正朝,纳兰揆叙的身后名份又进一步被贬,雍正发纳兰揆叙及阿灵阿罪状,追夺纳兰揆叙官,削谥,最后还将其墓碑改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

明珠的三儿子名叫纳兰揆方,他长大以后娶了礼亲王代善第八子祜塞的第三子和硕康亲王杰书第八女为妻,成为和硕额附的纳兰揆方,能够享受与公爵一样的礼遇,他与郡主生了两个儿子,后来被康熙过继给了揆叙夫妇。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名相陈廷敬》:权臣索额图结局怎样 索额图为什么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清朝后宫戏独霸荧屏的时候,《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播出可谓是一股清流。该剧讲述了清朝名臣陈廷敬整顿吏治的故事,不同于正在热播的其他清宫剧,该剧演员中没有流量明星,但是他们的演技却令人眼前一亮,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失为一部好剧。剧中,陈廷敬一直有两个强大的敌人,那就是康熙朝的两大重臣索额图和明珠。故事开

  • 采花大盗陈平:楚汉之争中的传奇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殿里,刘邦正对韩信的妙计称赞有加,见司马卬押上来了,他赶紧迎上前,亲手为他松了绑。然后进行了攻心之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个败军之将,除非骨气硬得可以不在乎生死,否则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会和司马卬一样,拜倒于地说道:“臣愿降于大王!”刘邦等的就是这句话。就这样,刘邦不多久就连降了塞王、翟王、河南王

  • 《一代名相陈廷敬》:陈廷敬死后被葬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为清朝大臣,比康熙大十六岁,曾为他老师,为政清廉,《清史稿》对陈廷敬的评价为“清勤”,他对贪官污吏的行为甚是不喜,而且还曾严厉警告家人不得收取他人之礼,为杜绝贪污之事下了很大的功夫。陈廷敬为政清廉,为官时深受康熙重任,不仅博览群书甚有远见,于朝政之事颇有见解,久居官场,甚知隐忍之重。在文学上具

  • 陈平:楚汉之争的重要人物,多次叛变换取功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里就不再谈陈平与其嫂子勾搭一事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陈胜吴广的起义给了天下众英雄一展才华和抱负的机会,这时,陈平顺应形势,也参加了革命。陈平选择的第一位主子是陈胜亲自委任的魏地之王魏咎。魏王见他谈吐不凡又相貌堂堂,便给了他一个官职:太仆(掌管王车乘事务的官员)。这个官职看似不大,但因为总是跟魏

  • 战神项羽:优秀的将领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项羽得到刘邦攻克彭城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但他不愧是沙场老将,马上调整情绪,做出了火速回援反击的决定。事实证明,项羽这次表现出来的果断,充分展现出一名优秀将领对形势敏锐的判断和大无畏精神。他不但做出了火速回援的决定,而且还做出从军中精挑细选三万精兵去抗敌的决定。三万精兵去对抗刘邦四五十万联军,乍一看,

  • 陈廷敬为什么被后世评为“几近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廷敬生于崇祯十二年也就是1639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清兵入关后,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上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于是朝廷帅帅的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廷敬廷敬,意思是你要为大清国服务,成为大清子民的公仆的意思。

  • 刘邦的成功之路:九死一生,在夹缝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毋庸置疑,关键时候肯定是樊哙挺身而出挡住了项羽。然而,樊哙在刘邦手下是第一勇士,但在项羽面前只能发出“既生樊何生项”的感叹。数回合过后,已是左支右绌,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了。周勃见了,挥刀就上。于是,接下来上演的是“二英战项羽”一幕。《三国演义》里面,三英战吕布,最终打成了平手,双方握手言和。而此

  • 霍去病为什么要杀李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大将军,20岁就封狼居胥,他舅舅是大将军卫青。李敢是飞将军李广之幼子,也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广和李敢父子曾多次与匈奴作战,屡立战功,由校尉渐升至郎中令,他们三人都是忠心为主的名将,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为何霍去病却一定要致李敢于死地呢?这其中也是有一个典故的。公元前11

  • 揭秘霍去病死后惨遭灭族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霍氏一族的发迹,始于汉武帝时期,在宣帝霍光辅政期间达到顶峰。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战神”,因为抗击匈奴屡立奇功被封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他的舅舅,正是大司马大将军兼驸马卫青,姨母是武帝皇后卫子夫。此时霍家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卫青、霍去病两人当时均称得上战功赫赫、权倾朝野,关系也甚是亲厚,但却从不肯养

  • 陈廷敬和张廷玉谁才是清朝第一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清自努尔哈赤开国,到皇太极一统关外,再到顺治入关以来,经过康雍乾三朝,国力鼎盛,盛世空前。期间名臣无数,有多尔衮,鳌拜,索尼,明珠,于成龙,马奇等,其中有两位汉臣内阁,一个是陈廷敬,一个是张廷玉。两者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但都是清朝汉臣楷模。陈廷敬是康熙时期的重臣,得到了康熙近半个世纪的倚重,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