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时期,张溥和张采是如何创立复社的?

明末时期,张溥和张采是如何创立复社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3/13 2:59:54

张采同为明末时期学者、学家,二人齐名,合称“娄东二张”,二人也同为复社的领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娄东人,1620年张溥成为博士子弟,声名鹊起;1630年,张溥考中举人,次年考中进士。张采(1596-1648),字受先,号南郭,也是江苏娄东人;1627年,张采考中举人,1628年考中进士。张溥和张采同是娄东人,被时人称为“娄东二张”,1620年,两人相见,成为好朋友,1623年两人在“七录斋”学习五年,感情深厚。张溥和张采的主要活动之一,即创立复社。

在成立复社之前,张溥和张采已成立燕台社,不仅涉及文学,而且还涉及政治。1629年,二张在苏州成立复社,即主张文学复古;复社合并了当时江南许多文社,比如江南应社、浙东超社和江西则社等,并制定规章制度,旨在文学复古与议论时政。因而,复社的主要活动不仅有文学往来,也有参与时政。复社成立后发展迅速,不久之后就有社员三千多名。1633年,复社在苏州召开第三次大会,有一千多人赶来参加会议,一时间群毕至,这也是复社的鼎盛期,张溥也借复社扩充势力,企图左右政局。

张溥和张采在政界也有活动。由于复社参与政治,时人首辅温体仁的弟弟温育仁请求入社,被二张拒绝,于是温体仁记恨二张,指使人写《绿牡丹传奇》,传播复社的不光彩的一面;二张与黎元宽下令烧毁《绿牡丹传奇》,并将温育仁逮捕,这就更触怒了首辅温体仁,温体仁于是采取种种措施,欲致二张于死地;二张由于权力不大,处于惊慌之中。但温体仁很快就下台了,但继任的薛国观依然仇视复社,此间,还发生怀丹撰写《复社十大罪檄》,二张和复社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好在薛国观很快就下台了。为了改善处境,二张积极在朝野运动,谋求周延儒出任首辅,他与吴昌时在朝廷内部运作,恰好崇祯帝也怀念周延儒,于是周延儒又出任首辅,对张溥及复社成员比较友善,还会请复社成员担任重任,朝政也暂时好转起来。

在文史方面,张溥有作品《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史论元史论》、《历代史论》和《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主张复古,即复兴经学;当然,张溥复古的同时,并不被复古的口号束缚住手脚,他也主张文学观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为现在的时代而创作,揭示当时的社会现实,并提出解决方案。

标签: 复社明末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道教为什么会在汉朝产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道教为什么会在汉朝产生?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个宗教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般认为道教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道陵创建的五斗米道横空出世。为什么道教会在汉朝创立?这是因为东汉末年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首先,东汉末年产生了深重的社会危机,民不聊生,为道教产生提供了土壤。

  • 邓艾到底是被谁杀死的?其实并不是钟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司马炎,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钟会被杀之后,留在蜀地的魏军最高统帅,就只剩下卫瓘(音同惯)了。早在钟会决定谋反的时候,就曾拉拢过卫瓘,钟会把众将领看管起来之后,以商议事情的名义把卫瓘留在身边,他在木片上写到“欲杀胡烈等”给卫瓘看,可干这种大事,卫瓘也不敢同意啊,从此两个人就开始互相猜忌了。后来卫瓘去厕所,遇到了丘建,

  •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之后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这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自938年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京一带已有约43

  • 同样是裹脚女人,朱安嫁给鲁迅是悲催的,武钟谦嫁给朱自清是幸福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钟谦,民国,历史解密

    1916年,朱自清考上了北京大学。这时候家里人都很为她高兴,还有一家人也很为她高兴,这就是朱自清几年前订婚的武家。和朱自清订婚的女孩子叫武钟谦。是一个只是受过旧式教育的女孩子,一生少年时候从父亲,结婚了就要从丈夫,老了就要从孩子。不懂外语,不懂外面世界,不得新学,但是学的是针工女织,孝敬老人,爱丈夫

  • 曹操为何能活捉吕布?程昱的计谋立了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就是曹魏,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谋略家、诗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道出了曹操的人生信条,称他为奸雄是再合适不过了。曹操曹操不仅有野心和谋略,最重要的是他懂得用人之道,帐下聚集了一大批东汉时期的名人,文有郭嘉、荀彧等人,武有许褚、张辽、徐晃、张郃等大将,帮助曹操在

  • 如果刘备禅让给诸葛亮,蜀汉最后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英雄好汉,数不胜数。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如果提到三国英雄,那么可能很多的人都会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大名。虽然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是有些夸大的,不过正史三国志中,诸葛亮也非常的厉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备三顾茅庐将诸葛亮请出山,可能是刘备这一辈子中做出的最正确的一个

  •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代,君臣冲突,历史解密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这一现象逐渐成了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和谐能够促进政治生态的稳定性,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逐渐的稳定下来。纲常伦理的束缚使得臣绝对的服从于君主,但是在明代对于君臣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君臣之间

  •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将岳父满门抄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朱元璋在位期间法令制度极其严苛,其所颁布的《明大诰》更是“誉满天下”。朱元璋甚至强制平民百姓家里家家必备一本《明大诰》,若有罪,家有《明大诰》者罪减一等;无《明大诰》者罪加一等。洪武年间,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重大冤案层出不穷

  • 有关于大蒙古国的评价如何 对中国及世界各国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评价正面大蒙古国在鼎盛时期统治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东欧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国。蒙古帝国的建立加速了东西方的文化、技术交流,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整个丝绸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被只有一个国家控制,这使得东西方的商贸往来比其他分裂时期要容易得多。大蒙古国的驿站制度,形成了当今邮政的雏形。负面成吉思汗曾梦

  • 在古代是如何选拔官员的?需要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员,唐朝,历史解密

    古代官位门类、级别和现在相比,也是挺齐全和有趣的。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中国古代在选拔官员的时候最开始是以品德为标准,汉代的举孝廉,就是以一个人的品德为考核标准,而且最后能够成功入仕还需要层层选拔,非常不容易。而且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始,中国对人才的定义中就有了“贤”的标准。而“贤”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