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大贝勒之首代善:虽是废太子但是他影响了大清两位皇帝的继承

四大贝勒之首代善:虽是废太子但是他影响了大清两位皇帝的继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444 更新时间:2024/1/16 5:21:24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几十年披坚执锐,戮力疆场,立下汗马功劳,在国家政治活动中同样立有安邦定国的勋劳。代善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以及皇太极去世后的两次争嗣斗争关键时刻,敢于直言,使入关前两代嗣位得以顺利进行,稳定了清入关前统一的大局。堪称清朝开国奠基者。

努尔哈赤在位期间,一共立过两位太子,一位是嫡长子褚英,他能力是没的说,但是由于与其他兄弟们关系不好,因此就在辽阳大战喝酒误事之后,又接着被兄弟们落井下石,就这样被拉下台了。后来又因为心怀怨气,诅咒在努尔哈赤面前告状的兄弟,直接被处死。

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太子是次子代善。代善的能力丝毫不必褚英差,无论是在讨伐女真各部,还是蒙古和明朝,都立了不少战功。因此褚英死后,代善就取代了褚英的地位。代善虽然没有正式被封为太子,但是努尔哈赤的态度已经显而易见,他经常让代善代理朝政。但是代善成为继承人仅仅过了五年,就被剥夺了嗣位。那么代善究竟做了什么,让努尔哈赤就这么对他失望了,竟然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努尔哈赤对他失望肯定不是一件事情造成的。

第一件事就是因为一场家丑。努尔哈赤的第四位大妃阿巴亥由于年轻美丽,深得宠爱。但是由于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年龄比较小,因此努尔哈赤连后路都给她安排好了。后来努尔哈赤成立后金之后,代善被封为大贝勒并且说:“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意思就是让代善娶了自己的继母阿巴亥,这在当时的女真是非常正常的。

阿巴亥知道之后,就打算提前讨好代善,经常给代善送吃的。努尔哈赤的其他女人发现之后,就告发到了努尔哈赤面前。还有人说阿巴亥曾经深夜打扮的花枝招展去代善家。努尔哈赤后来留心观察,果然发现两人在宴会上的眼神有些暧昧。因此努尔哈赤就找借口将阿巴亥休掉了,家丑不可外扬,他并没有处置代善,但是这还让他在心里种下了猜忌的种子。

第二件事就是因为代善的人品问题了。天命五年的时候,努尔哈赤打算迁都到萨尔浒,提前给自己的儿子们分配了宅基地。代善看到自己的长子岳托的宅地比自己的好,就想要将岳托的宅地给霸占了,因此岳托心怀怨气。过了几个月,岳托同母所生的弟弟硕托也因为不想忍受父亲的虐待离家出走。有人告诉努尔哈赤,硕托是投奔明朝去了。这时候代善不仅没有替儿子辩解,反而也说儿子叛逃了,还让努尔哈赤杀了他。努尔哈赤并没有答应,将硕托给放了。

对于代善对儿子的态度,努尔哈赤产生了很大的疑心,因此开始找人调查。努尔哈赤这才知道,代善和继妻一直在虐待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岳托和硕托。努尔哈赤知道了非常生气。不仅让岳托和硕托与代善分了家,还将代善的太子之位也废掉了。虽然后来代善杀了自己的继妻,亲自向努尔哈谢罪。但是努尔哈赤依旧认为他不适合做太子,不过并没有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代善在朝中依旧有很高的地位,只是对于皇位再也没有机会。

爱新觉罗•代善虽然是废太子,但却决定了大清两位重要皇帝的继位,堪称清朝开国奠基者。那么这话怎么讲,为何说爱新觉罗•代善如此重要?

1、代善其人的特点,以及他的突出战功。

爱新觉罗•代善生于公元1583年8月19日,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儿子,其母为佟佳氏。在《满文老档》中对其有简单的介绍,佟佳是姓,其名叫哈哈纳扎青,乃是辽东地区的汉人望族。佟佳氏在18岁的时候,也就是1577年和努尔哈赤成婚。不过不是努尔哈赤娶,而是以入赘的方式和佟佳氏结婚了。由此可见佟佳氏家族之兴旺、富足和其地位了。

佟佳氏一共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孩子,2子1女,分别是:褚英、代善、东果格格。这三个孩子都很了不起,作为长子的褚英战功极高,深受努尔哈赤的器重,最先被列为继承人选。不过后来,因为褚英没有处理好和其他贝勒、大臣们的关系,遭到诸贝勒和大臣们的联手对付,结果促使他和父亲努尔哈赤的矛盾激化,被软禁而死。

在褚英之后,最重要的人物就要算代善了。论战功,代善比褚英的战功更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前期,在后金的崛起过程中;另一方面是在清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尤其是代善获得过一个称号:古英巴图鲁。此称号在满语中的意思为勇士之最。如此称号,整个清朝,只有代善一人获得。由此可见努尔哈赤对代善之看重,因此,在长子褚英被废之后,努尔哈赤就立代善为太子。

除了卓著的战功之外,代善的性格也比较好,为人谦逊、随和。此外,相比急于继位的褚英,代善对大位的野心平平。倘若不是后来德恩泽的诬告,能征善战、性格随和、人缘颇好的代善可以说是最合适的继承人选。

2、代善率先拥立皇太极的重要性。

上面说了,代善虽然是合适的人选,但代善过于谦和,心机或城府不够,缺乏警惕之心,竟然吃了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所赠的食物。在父亲努尔哈赤还健在的时候,这种事是很敏感的。但代善却忽略了它的敏感性,结果让暗中觊觎大位的皇太极借机抓住了把柄,并借德恩泽之嘴添油加醋地传播到了努尔哈赤那里。此后,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废,从此,与大位彻底告别。

虽然代善不能做皇帝,但他的影响却一直存在,并将影响2位皇帝的继位。第一位便是皇太极。皇太极虽然工于心机,把代善的太子之位搞没了,他也受到了努尔哈赤的特别看重。但是因为前面两个儿子,都因立嗣出现问题,这使得努尔哈赤心灰意冷,或者比较谨慎,不敢再随意确定立嗣。因此皇太极虽然处心积虑,但在努尔哈赤时期,并未被立为太子。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得了毒疽,病逝。按说努尔哈赤是病逝,从7月病发,到8月11日去世,中间有这么长的时间,是可以决定继承人的。但是努尔哈赤一直没有定,此事说来也算蹊跷。不管怎样,努尔哈赤一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谁来继承可汗之位?

虽然代善被废,但是代毕竟曾经是努尔哈赤钦定过的太子,而且努尔哈赤虽废代善太子之位,但念代善并无大错,并未更深惩罚,代善仍是四大贝勒之首。皇太极虽然后期受宠,但毕竟努尔哈赤至死也没有指定他为太子。这就是一个悬念。就在这关键时刻,代善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他主动放弃竞争,主推皇太极。代善虽是废太子,但其“四大贝勒之首”的地位和影响力依然很大,因此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支持代善的看法,并且代善发动起草劝进书,终于把皇太极推上了可汗之位。

当时后金正是崛起的关键时刻,倘若因可汗之位发生兄弟之争,那么极有可能出现的大分裂的局面,所谓清朝将不存在。代善能够顾全大局,此举确实令人钦佩。这也为何后期,皇太极打压众兄弟,甚至残害,但一直对代善留有余地的关键原因。

3、代善拥立爱新觉罗•福临之的可贵之处。

皇太极做了17年皇帝,对于大清朝的基础奠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过皇太极跟其父亲努尔哈赤一样,都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立嗣问题。因此皇太极驾崩后,出现了努尔哈赤死后的局面:谁来继承帝位?这时候,代善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原因当然是他的特殊身份,一方面是于国有巨大之功,一方面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太子,又有推皇太极为帝之功。

不过这时候,又冒出了两个实力派:一个是豪格,豪格为长;一个是多尔衮,多尔衮才干惊人,颇有皇太极之风。以代善之性格,他对帝位毫无野心,如有,在皇太极时期就出手了。因此,豪格和多尔衮谁能胜出,或者说决定谁来继承皇帝位,代善这一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是该推立豪格?还是多尔衮?还是皇太极的儿子们呢?

代善说了两句话:第一句:“睿亲王如应允,当是国家之福。”第二句:“否则,应立皇子。”代善一言,一锤定音。实权派多尔衮一看,自己做皇帝的计划大概是没戏了,那么就干脆退一步顺着代善的建议往下走,从皇太极诸子中选择了第9子爱新觉罗•福临继承皇帝位。福临,即顺治帝。可以说,如果没有代善的决定票,豪格和多尔衮争执不休,难免出现刀兵之争,这对于刚刚强大的清朝来说,无异于一场噩梦。

4、功成身退,稳定大局。

代善一生是值得研究的,论功劳,他居功至伟,不亚于皇太极和多尔衮,但是得到的待遇却大不相同。皇太极做了皇帝,多尔衮做了摄政王,而他的命运却令人唏嘘。先是在他的带领下,拥立了皇太极继承了可汗位,但是皇太极继承可汗位、乃至建立清朝称帝之后,初期对于代善的态度还不错,但到了后期,基本是打压,险些被免贝勒之职、夺去人口产业。在这样的情况下,代善心怀自知之明,也不怨恨,克己忍让,主动隐退。这等胸怀,其实是很了不起的。

再往后,到了拥立顺治之后,前期顺治帝福临年幼,多尔衮自居摄政王,把持朝政,排挤代善,代善也不竞争,主动退让,在家闲居,直至终老,公元1648年病逝。康熙追谥号“烈”,乾隆时期入祀盛京贤王祠,得以配享太庙。

总的来看代善的一生,对于清朝的建立,功劳巨大。作为废太子,不怨不怒,关键时刻,总能以大局为重,决定2位清朝关键皇帝的继承,使得清朝度过了前期最为重要的两个时刻,为清朝享国数百年的历史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堪称清朝开国奠基者。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慈禧成功发动政变,独揽大权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清历史

    晚清政府的主要掌权者慈禧,虽然治国无方误国有术,但在权利斗争方面却是很有一套,那么她能成功发动政变,并大权独揽,靠的是什么呢?要说晚清政坛,慈禧是个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他以一介女流之辈,独掌大清政权数十年,一言九鼎,权势熏天。不是女皇,更胜女皇。她本是咸丰皇帝的一个妃子,是什么力量,把她推向了这个史无

  • 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 海瑞罢官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清历史

    大明名臣之清官海瑞一生经历四朝,因为当官的时候敢打击贪官污吏,所以他得到了民心,所以他的官位也越来越高,但是他依旧改变初衷,一直为百姓造福。海瑞是一个好官,所以即便他去世了人们还愿意传播他的故事,歌颂他的品质。海瑞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叫海瑞罢官,那么海瑞罢官的故事是怎样的呢?1、大明名臣之清

  • 电视剧中的香妃原型容妃,容妃背景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清历史

    容妃就是香妃,香妃和容妃是一个人。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曾经有过争论,现在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做这种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呢?其一,乾隆帝只有一个来自新疆的妃子。容妃,无论是官书、档案记载,还是实物考证,都证明是来自新疆的妃子。既然香妃也是乾隆帝的新疆妃子,那么香妃只能是容妃。其二,她们“二人”都来自新疆,都

  • 嘉庆年间的“癸酉之变”是怎么回事,导致癸酉之变的是不作为的官员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清历史

    癸酉之变简介或者称为天理教起事简介,指的是清朝时期嘉庆年间各地起义,以林清为首的天理教进攻北京的事件。官逼民反的事件在晚清时有发生,阶级矛盾的愈加尖锐使得这种状况愈演愈烈。嘉庆帝登上皇位之时,大清皇朝的阶级矛盾就已经十分尖锐,农民起义军此起彼伏,由现在的电视连续剧中也可以看到,鹿鼎记就是取材于当时的

  • 揭浓墨宰相刘墉为什么外号叫做刘罗锅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清历史

    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造诣深厚,还是清朝着名的帖学大家。在民间流传一个关于他书法的名号“浓墨宰相”。刘墉的一生也并不是像电视剧那

  • 解析明朝大奸臣严嵩遗臭万年的名声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清历史

    严嵩被《明史》列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后世流传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和电影里,他也一直是以奸臣的形象示人。但其实,严嵩有不少评价是错误的,而且也有许多优点。那么严嵩如此恶劣遗臭万年的名声是怎么得来的呢?1、来自他权力斗争的对手。严嵩专权二十年,铲除了不少异己,也树立了许多政敌,比如徐阶。徐阶不仅是严嵩倒台

  • 清朝的改土归流:各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废除了土地司制度,改革土地分配的政策,实行流官统治的政策,史称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背景是什么呢?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原来实行土司制度,土司权力很大,威胁清王朝的统治,为了解决土地割据的弊端,雍正四年期间,一位总督向雍正请命,建议取消关于土司世袭制度,因为未完善的土司制度

  • 大明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曾让满清八旗闻风丧胆,最后随吴三桂降清而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历史

    关宁铁骑是明末为克制后金骑兵而组建的一支铁甲骑兵。其主要由辽东难民组成,辅之以关内调拨的援兵与少数民族士兵。相对严格的训练,加上丰厚的军饷与土地,其战斗力远远超过一般的明军与民军,在优秀统帅指挥之下也有与清军正面交锋的实力。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明朝,作为一个从建立开始就没有停止过战争的王朝,诞生了太

  • 应该如何评价海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一生敢于直言、坚持正气,他的节操家喻户晓,是个“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的清官。素有“海青天”之称,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海瑞,明朝里又一个响亮的名字,特别是后来被重新定义之后。这是一个不被多数人喜欢的人,唯恐避之不及,因为大家都苟且,就你较真,没法相处。这是一个苟且世

  • 胡宗宪的抗倭功绩不亚于戚继光,为何却饱受世人非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清历史

    胡宗宪是抗倭名将,在消灭倭寇战争中担任主帅,亲临前线,指挥战争,最终消灭了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起到无人替代的伟大的历史作用。他聪明好学,擅长诗文,流世著作十余种;他二十七岁中进士,步入仕途,造福一方百姓;他善兵法谋略,抗倭立奇功;他品行不端遭非议,最终死于狱中。胡宗宪的一生令人钦佩,更令人叹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