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参合陂之战:北魏强盛的关键一战

参合陂之战:北魏强盛的关键一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1/25 7:19:42

参合陂之战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东北,一说在今山西阳高)大败后燕的一场重大战役。登国十年(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后燕太子慕容宝率领八万后燕军进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敌进我退,诱敌深入,拖而不打”的战略,渡黄河南下,与后燕军队隔河对峙。后燕军队长途跋涉,不能速战速决,加之天气渐冷,又误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决定撤兵。被拓跋珪率领的二万北魏军在参合陂大败。这场战役加速了后燕的灭亡,也奠定了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北魏建立初期,在后燕扶植下成为塞外强国。鉴于后燕不断索取马匹,双方关系恶化,北魏于是联合西燕威胁后燕。

北魏登国十年(395)五月,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八万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出发讨伐北魏。北魏得知后燕来攻,采取避开后燕主力不与决战的策略。慕容宝离开后燕时,慕容垂已重病在身,拓跋珪暗暗派人在通往后燕都城中山的路上,劫获了使者,然后逼迫使者慕容宝诡称慕容垂已死,后燕军心大乱。十月,寒流忽至,黄河河面结冰,拓跋珪留下辎重,亲率精锐骑兵两万余人,日夜兼行,到叁合坡(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北)西时,后燕军队驻在坡东。慕容宝虽采纳部下建议加紧设防,但因数日不加岗哨戒备,将士们都放松了警惕,魏军将人已分成几路,封住马口,乘夜色,悄然无声登上山顶。第二天日出时,魏军从山顶长驱直下,冲入后燕军营,后燕军队惊慌失措,人马相踏,压死、溺死者数以万计。慕容宝及其兄弟只身逃走,魏军缴获器甲、辎重、资财无数,并将燕军俘虏全部活埋。

叁合坡大战是后燕衰弱,北魏强盛的关键性一战,为北魏推进中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三次衣冠南渡: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历史上有3次因动乱而发生的大规模人口南迁现象,分别是:西晋末晋元帝渡江,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安史之乱"后,中原士庶避乱南徙;北宋末,宋高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其中,史学界亦有只认可西晋末与北宋末这两次为“衣冠南渡”,但在文学应用上,三次都冠以“衣冠南渡”者比比皆是。 “安

  • 五胡乱华后的结果:持续150年的南北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420)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南朝与北朝为扩张势力和疆土进行争夺、兼并的战争。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拓跋珪称魏王后,即进行统

  • 晋武帝的太康盛世 太康之治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晋南北朝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 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 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初年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局面。因为晋武帝此时的年号叫“太康”,所以史称

  • 晋朝的九品中正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两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

  • 《九章算术注》:将古代数学推向一个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古代对于数学痴迷的人才一直都有,《九章算术》是我国最古老的术书,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写的《九章算术注》将古代数学推向一个高峰。 刘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

  • 魏晋时期的宽衣博带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政治险恶、社会动荡,然而魏晋风度却是今天人们乐意探讨的话题。其实不仅仅是他们的气度,就连他们所着服饰也以宽衣博带为主要特色。这是为何呢? 魏晋时期军阀割据、王室贵族自相残杀,北方游牧人如洪水一般从高原横冲直下,同中原汉人争夺生存空间。从汉到三国鼎立到司马晋代魏,政权不断嬗递,王朝频繁更替。

  • 《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志怪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搜神记》对后世

  • 《脉经》:首开脉象鉴别先河的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医历史上的名著有很多,名医大家也是浩如星海,但是呈现的多是相对集中的态势,像汉朝唐朝的佳作比例就比较高,晋朝虽然国运不长,但也有一本重要的医学著作问世,是为《脉经》。 《脉经》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

  • 晋朝的书法水平为何受到历代推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两晋南北朝

    晋朝的书法水平受到推崇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蔡伦造纸术推广在晋朝广泛普及到民间,书写成为普遍需求。晋朝司马氏皇族又有书法传统,在张彦远《法书要录》中记载曹魏五名杰出书法家中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占两席,被赞有“雄神”气势,开始具有艺术品流。晋朝还能开创书博士,继承前朝钟胡正字,普及文字书法的基础教育。正

  • 《三都赋》:一手造就洛阳纸贵的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晋南北朝

    古人写下的名篇,是时人夸赞的宝贝,也是流传后世的经典。左思写的《三都赋》,就是这么一篇佳作。 《三都赋》,是晋朝时期左思的作品。分别是《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历时十年所作,一时被传为经典。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这些赋实际上不只是写三个都城,而是写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概况。左思早年曾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