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宗李豫:从兵马大元帅做到一国之君 李豫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

唐代宗李豫:从兵马大元帅做到一国之君 李豫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29 更新时间:2024/1/29 7:28:57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的一生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不仅在消除余党有为,不仅在巩固帝位做到乱后求治,他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并且淋漓尽致。

李豫自幼性温和敦厚、相貌出众、才情过人。虽然,李亨并非是玄宗最宠爱的儿子。但是,对于这个长孙,玄宗却是宠爱有加。对于自己的父亲并不是特别受祖父所信任,而自己又格外受到父亲的正妃张良娣的排挤。

在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李豫获得祖父的青睐,无疑与他自身的修为是分不开的。 李豫原被封为广平王。后进封为楚王。马嵬坡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

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 唐肃宗重病,李辅国处死张皇后及越王等人,肃宗因受惊而病情陡然转重,又无人过问,当天就死于长生殿。公元763年李豫在宦官丞相李辅国的拥立下登基为皇,称唐代宗。

他是帝王中少有的同时为祖父、父亲尽孝和治丧的皇帝,特别是在那还充满着变数的乱世之时,他不顾及自己的危险,始终留在祖父和父亲身旁服侍左右,以尽儿孙之道。 唐代宗登基后就除了大奸臣李辅国。

李辅国是唐肃宗时期的心腹及左右手,后来还拥立了唐代宗可谓是一代功臣,但是李辅国独揽大权,手握兵权,目中无人,恃此骄横,干预朝政让代宗很是不满。唐代宗一登基就把目标定在李辅国身上,唐代宗私通大臣,将李辅国刺杀而死,除去朝廷一大危害。

唐代宗处理完李辅国后开始亲政在当年的“安史之乱”中,不论是京城长安,亦或是陪都洛阳都被叛军给攻破了。在位的唐肃宗选择任命儿子李豫担任天下的兵马元帅,掌控兵马大权,可见李豫在父亲眼里是一个很出色的儿子,可以肩负重任。

而李豫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唐军与回纥所组成的联军收复京师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战斗一开始,唐军就没有占到什么优势,甚至被对方压着打,逐渐导致军心不稳。就在这时李豫手下的将军李嗣业站了出来,脱下铠甲和敌军战斗在一起,唐军见将军如此勇猛果人,遂士气大振。

局势渐渐的向唐军这边倾斜,最终叛军不敌,四散而逃。李豫看到逃跑的叛军,下令连夜攻城,并且成功的将长安收复。 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利民措施,确立了“养民”的大政方针,实现了国家的太平,百姓不断发展生产,使唐朝从“安史之乱”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

唐代宗李豫一直都是宽容仁爱孝顺让世人记住,祖父,父亲,舅父等还在的时候就一直恭敬孝顺,他们去世后也是一生在怀念,是一个亲情之上之人。上元末年张皇后和李辅国狼狈为奸,把父亲唐肃宗李亨气的病情突然加重,唐代宗李豫当时很难过,暗自流泪,非常同情自己的父亲,但是只能节哀,李豫自己因为太难过也生病了。

当时唐代宗李豫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自己的太子之位被张氏虎视眈眈,前途可以说是一片渺茫的,但是他还是不顾自身的安危每天都来回奔波一边照顾年迈的祖父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亲自熬药,不敢懈怠。

宝应元年,唐肃宗李亨病情加重,让太子李豫监国,李豫一边哭泣一边接旨。又一次张皇后让太子入宫,跟太子协商除掉李辅国,太子哭着说父亲仍病重,在这个时候除掉李辅国,可能会对父亲的情绪影响很大,不利于养病,而婉言拒绝了张皇后。

张皇后见到李辅国不愿拥立自己的儿子,太子也不会除掉李辅国,于是只能跟自己的儿子越王李係合作,说服越王除掉太子便可以称帝,越王相信不已,听从母亲张氏的安排设埋伏欲杀太子,一边张皇后骗太子李豫说是父亲唐肃宗着急要见太子,蓄意要让埋伏的儿子越王杀掉,但是张皇后的计谋让李辅国知道并告诉了太子李豫。

太子即使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危险,还是要去看父亲,这是孝。当然张皇后也死于这次的阴谋中,唐代宗李豫登基后,对李辅国是非常忌惮的,但是李辅国掌握着兵权,只能忍让,表面上是非常的恭敬,但心里早就想除掉他。后来抓住机会在晚上派人杀了李辅国,还将李辅国的手臂送到泰陵祭奠祖父,算是给祖父报了仇。

唐代宗李豫在宝应元年,追封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广德元年加追生母为章敬皇后,并把母亲同父亲李亨合葬。大历二年唐代宗李豫根据母亲生前的爱好在长安城花费巨款修章敬寺,并亲自主持为千人剃度出家,为母亲超度,希望母亲脱离苦海。

宝应二年,追封自己的外祖父为太尉代宗追赠外祖父吴令桂为太尉,甚至把母亲娘家封赏个遍。唐代宗李豫从小母亲就去世了,一直住在百孙院,其实他的成长跟他的外祖父没有很多的牵扯。只是登基之后对母亲的思念太重,所以对母亲的娘家人都厚待一番。当然舅舅们的忠心耿耿他也是心怀感激的。

唐代宗李豫对教育过他的老师张涉也是特别感恩,登基的第一天便找老师,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请教老师,第二天直接让张涉在翰林学院当学士,特别的器重。

唐代宗李豫一共有14个兄弟,他是长兄,越王李係为老二,建宁王李倓第三,三兄弟都是当初皇位的主要竞争人,但是越王因为同其母亲发动过政变,想加害与他,最后被李辅国杀害,这个就另当别论。

建宁王李倓跟唐代宗李豫曾经一起出生入死,他的谋略和胆识是直接能与他争太子之位的人,但是张皇后设计陷害李倓,被父亲不问清楚便处死了。李豫特别同情弟弟,过了一年,李泌跟他谈起是弟弟被李辅国的谗言所害,唐代宗泪流不止。

唐代宗登基后,很快的下诏书追封弟弟李倓为齐王,大历三年五月,李泌又和李豫聊到弟弟被诬杀的冤情,唐代宗听取李泌的建议仿唐玄宗朝追封太子为帝的建议,唐代宗追封弟弟李倓为承天皇帝,归葬顺陵。并且下诏书表扬李倓生前的功德和才能,以表示自己对弟弟的思念。

唐代宗的妻子沈氏在安史之乱中与李豫走散被乱兵拘捕,送到洛阳掖庭,后来李豫领兵收复洛阳在皇宫与沈氏重遇,此时洛阳已经收复,李豫便把沈氏暂时安置在洛阳宫中,但是不久,洛阳再次沦陷,唐代宗再次收复洛阳时,再也找不到沈氏,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等后来登基李豫不停的寻找沈氏,甚至发动了天下人,中间有一个人冒充沈氏的母亲,经查实是骗局,便将她处死了。还是接着寻找,还是没有任何消息,便以为沈氏可能已经被叛军所杀。后来唐德宗继位也是一直在寻找母亲。

大历三年二月,唐代宗封孤独氏为贵妃,独宠她一人,与孤独氏生了韩王李迥和华阳公主,华阳公主特别的聪明,总能让父亲李豫开心,因此李豫也特别偏爱她。但是大历九年华阳公主生病去世,唐代宗悲痛不已。

过了一年心爱的孤独氏也生病去世,唐代宗短时间内失去了两个重要的人,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追封孤独氏为皇后,一直不把孤独氏下葬,过了三年才将她葬于庄陵。唐代宗还出书表示奶妈对他的哺育之恩。

779年,唐代宗被传病重,消息传出没多久不到10天的时间,病入膏肓无法上朝,18天后就驾崩了,享年53岁。 纵观唐代宗一生,能够做到平乱守成,虽也有缺憾,但终归还是引领着大唐王朝走出了最黑暗的低谷,欧阳修评价他为“中材之主”,他在位时间的17年中,也曾励精图治创下佳绩,并对整个唐朝的政治军事进行了改革在经济上,他还改革漕运和税制,对盐政理财开源,安定天下,为再造李唐一统河山,作出了贡献。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唐德宗李适:统军平定安史之乱 成为最特殊的凌烟阁功臣 本有机会成为一代明君 却昏庸无能 致使唐朝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历史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因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画像被放入凌烟阁时,后来才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位皇帝虽然进了凌烟阁,但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很长,却搞乱了唐朝的秩序,为唐朝的衰亡埋下祸根。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

  • 唐高宗李治:一位常被后世忽视的明君 做到了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做不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历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因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亲李世民,在他后面则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则天和开创盛世的孙子李隆基,李治夹在这些猛人中间,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软善良,懦弱无能。然而,李治却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懦弱无能,而是一个被后世忽视的明君。在大唐王朝璀璨的的星空

  • 唐末名将高骈:文武双全 半生英明 晚年却昏招频出 欲独占镇压黄巢之功 使黄巢长驱直入进长安 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高骈是唐朝后期名将,高骈出身名门,他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黄巢起义时高骈曾力挫黄巢的军队,然而在胜利在望之时驻足不前,导致黄巢得以长驱直入,直捣河洛地区,最终攻陷国都长安。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

  • 唐中宗李显:有着显赫的身世 父亲母亲儿子都是皇帝 一辈子生活在三个女人的手掌心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历史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本应该大展宏图,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在他的一生中,本该给他爱和关怀的母亲、妻子、女儿,最终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这三个女人,可以说是掌握了他的一生。唐中宗李显一生庸弱无能,被几个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第一次即位才两个月,便被母后武则天废黜为庐陵王,软禁在均

  • 为何说唐朝时很开放的?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之所以说唐代这么开放,不如先说中国人有一种贞操观。其实,贞操观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的产物,题上方向相反的两个极端。贞操观应该说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因为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产,不能让别人染指;同时为了确保财产能传至出自自己血统的子女手中,所以严格要求妻子的贞洁。而对男子来说,是从来不讲什么贞操的。

  • 渭水之盟: 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最后在李世民的退步下 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

  •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关于文成公主进藏后的故事

  •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原本地位卑微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最终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武则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她的这

  • 李茂贞:唐末割据西北的最大的藩镇势力 控制西北45个州 加封岐王 唐朝灭亡后却依然奉其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李茂贞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军阀,他从普通军卒到雄居一方的统帅,也可谓之传奇。他和其他的藩镇一样,在势力坐大后都不把中央的命令放在眼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他虽然跋扈,但是却一直算是一个唐朝的忠臣。可以说虽然李茂贞是一个唐朝的割据势力,但是也是唐朝的忠臣。他是河北人,却发迹于西北,凤鸣于岐山。他为风雨飘摇

  • 狄仁杰:让唐朝续命二百多年 狄仁杰除了会断案还有哪些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历史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立下过汗马功劳,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或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起几落,甚至于数次危及到人身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上犯颜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