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宗李治:一位常被后世忽视的明君 做到了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做不到的事

唐高宗李治:一位常被后世忽视的明君 做到了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做不到的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3/8 16:20:12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历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因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亲李世民,在他后面则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则天和开创盛世的孙子李隆基,李治夹在这些猛人中间,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软善良,懦弱无能。然而,李治却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懦弱无能,而是一个被后世忽视的明君。

在大唐王朝璀璨的的星空中,高宗是寂寞的,千百年来大家提起他只会说他是一代英主李世民的乖儿子,或者说他是女皇武则天的弱丈夫。关于他本人的记载我们反而模糊不清。在现有的历史课本上,上面一句话带过高宗的历史,“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协理朝政”,无数的影视剧给我们传递的高宗形象要么是懦弱,要么是无能,要么是好色。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甚至把高宗认定为“昏童”。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1、 高宗凭借智慧获得太子之位。

贞观后期围绕太子之位诸皇子展开激烈的争夺。首先是作为太子的李承乾试图谋反,不久阴谋败露,李承乾的太子生涯宣告结束。接下来魏王李泰这个实力最强,深得太宗宠爱皇四子浮出水面。当时支持魏王的朝臣不计其数,大家都认为皇太子之位非李泰莫属,李泰大概也是这么想的,不料最后结局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名不见经传的九皇子李治却成了笑到最后的人,如愿以偿拔得头筹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很多历史学家在评论这段历史得出的一个观点是李治运气好,天上掉了馅饼。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天上从来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可能大家就奇怪了,李治为什么能成为一匹黑马,杀出重围呢,答案是“智慧”。在诸皇子忙着争夺皇位时,李治在干什么呢?他什么都没干,他既没有像大哥承乾去结交天下豪杰,也没有像四哥李泰一样去勾结朝臣。

其实这就是道家所讲的智慧:“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无人与之争”。尤其身在帝王之家,众多皇子为了皇位相互残杀,拼命地培植势力,殊不知这是帝王最反感的。

历史上像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康熙的四皇子胤禛能够最后继承大统不也是靠这种不争吗。高宗最终胜利除了长孙无忌等颇有实力的大臣的支持,靠的恰是这种不争的智慧。

2、高宗借立后破除顾命大臣的藩篱,最终实现乾纲独断君主专权。

太宗临终之际为高宗指定了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作为托孤之臣。起初高宗和两位大臣相处也比较愉快。然而让高宗郁闷的事朝廷的大事基本上都是长孙大人一个人说了算,高宗和群臣讨论治国之道群臣不发一言,递上来的奏折大部分都是无用之论。俗话说国无二主天无二日,有权力的名号却无权力之实。然而此时的高宗深知自己的羽翼尚未丰满,他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埋藏起来,静待时机。

由于前朝被长孙无忌控制的很严,各部门几乎都是长孙的亲信,高宗决定选取薄弱的后宫作为突破口。高宗做太子时和同为太宗才人的武媚娘相识,二人产生了爱情,太宗去世后武媚娘去感业寺出家,再后来在太宗周年忌日那天,难忘旧情的皇帝见到了这个曾经让自己魂牵梦绕的女人,最终经过重重努力把她接回宫中。由于高宗不喜欢现任王皇后,最终高宗在以许敬宗李勣等一大批寒门子弟的支持下最终改立中宫。

通过“废王立武”高宗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接下来他一步步剪除长孙无忌的党羽,由易到难,在此过程中,高宗未曾有丝毫的莽撞,而是步步为营最终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集团赶出朝堂,最终实现君主专权。在此过程中高宗体现了作为政治家的素养,试问这是昏童也就是傻小子的所作所为吗?

3、高宗在位时关心国计民生,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明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否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事实上,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再次尖锐。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罢辽东之役及诸土木之功。” 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故永徽年间,百姓阜安,史称“永徽之治”。

4、高宗在位时解决西突厥高句丽这些太宗朝不曾解决的问题,重新确定了大唐帝国的东亚霸主地位。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反叛,自号沙钵罗可汗,公元657年,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奔石国,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唐高宗时,朝鲜半岛分成三国: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永徽六年,高句丽与百济联军攻新罗,新罗遣使乞援。龙朔三年,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其国王奔高句丽。总章元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实现了隋炀帝唐太宗荡平辽东的夙愿。这个功劳完全是高宗自己取得的。

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失败,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无功而返,但是这个未完成的事业在高宗手中得以完成。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由此看来高宗 绝非等闲之辈,他是一位进取心和开拓性极强的帝王,否则也不可能超越唐太宗,完成太宗未完成的事业。

5、高宗能够接受不同意见,平心而论,唐高宗的能力、魄力虽然不如自己的父亲,却也绝非昏聩之主。

他曾询问以敢言著称的监察御史魏元忠:“外以朕为何如主?”素来直言不畏的魏元忠道:“周成、康,汉文、景也。”由此不难看出,在时人心中,高宗是文帝、景帝这样的明君。“时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频征伐四夷,厩马万匹,仓库渐虚,张文瓘谏曰:‘隋鉴不远,愿勿使百姓生怨。’上纳其言,减厩马数千匹。”“高宗将发兵讨新罗,侍中张文瓘卧疾在家,自舆入见,谏曰:‘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高宗乃止。”

仅从上面这两则史料,我们便能看出,李治是一位能够克制自身欲望,颇为体恤百姓的仁君,在张文瓘劝谏之后,他立即便放弃了征伐新罗的打算,足见其并非那种为了自身的帝王功业而不顾百姓死活的自私自利之徒,与为了追逐虚名而穷兵黩武,逼得百姓走投无路的帝王有本质的不同.

唐高宗不同于以往史学家笔下的唐高宗,他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进退,有分寸,懂得隐藏自己,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待百姓他能够做到爱民如子,不劳民伤财;对待强敌他敢于亮剑,最终奠定大唐的盟主地位。他继承和开拓了唐太宗的事业,并把它不断地向前推进,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而不是传统史学课本里懦弱多病的无能鼠辈。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末名将高骈:文武双全 半生英明 晚年却昏招频出 欲独占镇压黄巢之功 使黄巢长驱直入进长安 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高骈是唐朝后期名将,高骈出身名门,他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黄巢起义时高骈曾力挫黄巢的军队,然而在胜利在望之时驻足不前,导致黄巢得以长驱直入,直捣河洛地区,最终攻陷国都长安。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

  • 唐中宗李显:有着显赫的身世 父亲母亲儿子都是皇帝 一辈子生活在三个女人的手掌心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历史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本应该大展宏图,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在他的一生中,本该给他爱和关怀的母亲、妻子、女儿,最终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这三个女人,可以说是掌握了他的一生。唐中宗李显一生庸弱无能,被几个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第一次即位才两个月,便被母后武则天废黜为庐陵王,软禁在均

  • 为何说唐朝时很开放的?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之所以说唐代这么开放,不如先说中国人有一种贞操观。其实,贞操观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的产物,题上方向相反的两个极端。贞操观应该说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因为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产,不能让别人染指;同时为了确保财产能传至出自自己血统的子女手中,所以严格要求妻子的贞洁。而对男子来说,是从来不讲什么贞操的。

  • 渭水之盟: 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最后在李世民的退步下 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

  •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关于文成公主进藏后的故事

  •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原本地位卑微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最终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武则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她的这

  • 李茂贞:唐末割据西北的最大的藩镇势力 控制西北45个州 加封岐王 唐朝灭亡后却依然奉其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李茂贞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军阀,他从普通军卒到雄居一方的统帅,也可谓之传奇。他和其他的藩镇一样,在势力坐大后都不把中央的命令放在眼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他虽然跋扈,但是却一直算是一个唐朝的忠臣。可以说虽然李茂贞是一个唐朝的割据势力,但是也是唐朝的忠臣。他是河北人,却发迹于西北,凤鸣于岐山。他为风雨飘摇

  • 狄仁杰:让唐朝续命二百多年 狄仁杰除了会断案还有哪些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历史

    狄仁杰是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狄仁杰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惩治腐败,铲除贪官,辅助武则天建立起盛唐大业。他为治理国家和许多地方立下过汗马功劳,却命运多舛,屡屡遭受别有用心的朝廷官员或同僚的陷害与打击,几起几落,甚至于数次危及到人身安全;但他为了大局利益,敢于在朝廷上犯颜直

  • 房玄龄:谋划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 大唐贞观之治主要的缔造者 为大唐王朝的兴盛和发展鞠躬尽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唐历史

    房玄龄是唐朝初年名相,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范,中国古代十大贤相之一。他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帮李世民料理朝政,能让贞观精英们各尽其才,各得其所。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无私忘我的人,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大唐王朝的人。房玄龄,名乔,字玄龄。他自小聪明,博览经史,善著文章,书法超群,

  • 隋朝的政治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历史

    1、中央制度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废除北周附会《周礼》六官所建立的官制,代之以新的职官制度:“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监,左右卫、左右武卫等府。”以强化中央集权和恢复汉族王朝官制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