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成就 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是什么关系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成就 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19 更新时间:2023/12/10 6:19:34

柳宗元是唐朝人,于公元773年生于唐代宗年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哲学家。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惩咎赋》、《闵生赋》、《江雪》、《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

1、柳宗元的历史背景

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书香门第,柳宗元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父亲在朝为官,柳宗元自幼了解朝廷的腐败无能。柳宗元九岁的时候,遭遇建中战乱,柳宗元为了躲避战争前往父亲任职的夏口。过了三年,柳宗元再一次遭受战乱,两次战争经历让柳宗元感受到社会的动荡,他希望统治者能建立清明朝廷,不让百姓遭遇颠沛流离之苦。

柳宗元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后来,柳宗元和王叔文推行政治革新运动,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柳宗元被贬谪到贫困的永州,虽然柳宗元官职为永州司马,却有名无实。柳宗元在仕途上非常坎坷,后来他寄情于山水之间。每天研究文学散文和诗歌,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柳宗元在散文、哲学、辞赋、寓言等领域均有涉猎,并且都有很高的成就。柳宗元的散文作品大多以描写山间景色为主,借美景衬哀思;柳宗元在寓言作品上,以小故事讽刺现实,语言辛辣发人深思。

2、柳宗元世称什么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和“柳柳州”。柳宗元为河东人,所以称为“柳河东”,因遭到贬谪到柳州做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在朝廷为官时,和同僚王叔文持有相同的政见。他们都倡导以改革来治理国家政事,期间推行了“永贞革新”,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柳宗元倡导压制藩镇权力。除此之外,为了肃清朝廷腐败现象,柳宗元等人贬谪了朝廷贪污官员。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得罪了保守权贵派。唐宪宗上台后,王叔文遭到贬谪处死,柳宗元被流放到了贫穷崎岖的永州。

仕途上的怀才不遇,让柳宗元决心寄情于山水之间。在永州做司马时,柳宗元流连于永州山水,提升了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

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有《江雪》和《鱼翁》,这两首诗歌都是绝句作品,吟唱度很高。初学儿童都会背诵这首脍炙人口的《江雪》,全内容为:千万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虽然以描述冬天风光为主,但是却抒发了柳宗元心中苦闷之情。柳宗元在永州十分苦闷,他不甘仕途受阻于此,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都未来得及实现;但是,柳宗元面对这一困境,却无法走出瓶颈期,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间。

除此之外,柳宗元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现实,他们反对骈文空洞没有内容,提倡文章写作跟随时代而行,不要拘泥于形式。柳宗元在散文写作上,身体力行贯彻新型散文形式,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和韩愈发起的这场古文运动,推动了散文的发展,在文学史具有深远而悠久的影响。

3、柳宗元刘禹锡

常言道:“人生能得一知己,便是一件乐事”,对于柳宗元和刘禹锡来说,他们两人便是知己好友,并且都有共同的经历——都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也都被贬,最后,在被贬的生活中,也都寄情山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是自己的表现范围更加的广泛。

但是,又因为两人性格不同,所以导致后期的发展也是不同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两人合称为“刘柳”。两个人都是唐朝中期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两人在古诗的创作上风格确实不同的。刘禹锡在被贬之后,能够及时的化解内心的苦闷,积极阳光的对待事情,向我们传播的都是正能量,然而,柳宗元在被贬之后,确实苦闷愁苦,难以释怀,最后也是在被贬的地方抑郁生病而死。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前面也提到了,主要还是性格的不同,柳宗元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内心有着很深的执念,所以,在被贬之后,柳宗元便一直想着要回朝廷,继续做一个政治家,但是越是这样想就越不能。刘禹锡则是不同,刘禹锡也是性格比较刚毅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刘禹锡是一位旷达的人,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它能够以豪迈潇洒的态度面对生活,之后,也不会耽误刘禹锡抒发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刘禹锡最后还是回到了京城。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唐代宗李豫:从兵马大元帅做到一国之君 李豫的一生是多情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唐历史

    唐代宗李豫是唐朝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的一生不仅在战场上英勇奋战,不仅在消除余党有为,不仅在巩固帝位做到乱后求治,他的一生也是多情的一生,并且淋漓尽致。李豫自幼性温和敦厚、相貌出众、才情过人。虽然,李亨并非是玄宗最宠爱的儿子。但是,对于这个长孙,玄宗却是宠爱有加。对于自己的父亲并不是特别受祖父所信任

  • 唐德宗李适:统军平定安史之乱 成为最特殊的凌烟阁功臣 本有机会成为一代明君 却昏庸无能 致使唐朝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历史

    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还不是皇帝的时候,因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画像被放入凌烟阁时,后来才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位皇帝虽然进了凌烟阁,但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很长,却搞乱了唐朝的秩序,为唐朝的衰亡埋下祸根。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

  • 唐高宗李治:一位常被后世忽视的明君 做到了自己的父亲李世民做不到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历史上李治的存在感低,因为在他前面有千古一帝的父亲李世民,在他后面则有千古一女皇帝的妻子武则天和开创盛世的孙子李隆基,李治夹在这些猛人中间,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心软善良,懦弱无能。然而,李治却不是人们所说的那样懦弱无能,而是一个被后世忽视的明君。在大唐王朝璀璨的的星空

  • 唐末名将高骈:文武双全 半生英明 晚年却昏招频出 欲独占镇压黄巢之功 使黄巢长驱直入进长安 从一代名将沦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高骈是唐朝后期名将,高骈出身名门,他不仅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家,还是一个著名的诗人,黄巢起义时高骈曾力挫黄巢的军队,然而在胜利在望之时驻足不前,导致黄巢得以长驱直入,直捣河洛地区,最终攻陷国都长安。唐朝有许多文武兼修之士。譬如李白、高适,剑法堪称是文人墨客中的高手。但如果要评出一名射箭冠军,晚唐时代

  • 唐中宗李显:有着显赫的身世 父亲母亲儿子都是皇帝 一辈子生活在三个女人的手掌心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唐历史

    唐中宗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本应该大展宏图,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没想到在他的一生中,本该给他爱和关怀的母亲、妻子、女儿,最终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这三个女人,可以说是掌握了他的一生。唐中宗李显一生庸弱无能,被几个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第一次即位才两个月,便被母后武则天废黜为庐陵王,软禁在均

  • 为何说唐朝时很开放的?唐朝的开放表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之所以说唐代这么开放,不如先说中国人有一种贞操观。其实,贞操观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的产物,题上方向相反的两个极端。贞操观应该说是阶级社会对女子的压迫,因为女子是男子的私有财产,不能让别人染指;同时为了确保财产能传至出自自己血统的子女手中,所以严格要求妻子的贞洁。而对男子来说,是从来不讲什么贞操的。

  • 渭水之盟: 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最后在李世民的退步下 一场箭在弦上的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条件下的作战,为自己稳定局势。为发展经济、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是唐朝与突厥强弱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今,人们一提起唐朝,便会想起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然而大唐也不是从开始就是

  •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两地关系的和谐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唐历史

    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流传了上千年,她对于藏民族发展、李唐王朝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为人们所铭记和称颂,她的功绩是是李唐王朝外交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后世所敬仰。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命族弟李道宗,也就是文成公主的父亲为送亲使持节护卫文成公主进藏和亲,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王后。关于文成公主进藏后的故事

  •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原本地位卑微 武则天是怎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善于察言观色,在太宗时期不是特别得宠,就转向了储君李治,后来李治当了皇帝,就把出家为尼的她又接进宫去,拜为昭仪。此后因为高宗体弱,武则天就借机一步步地干涉朝政、收买人心,最终以周代唐,当上了皇帝。武则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就连她的这

  • 李茂贞:唐末割据西北的最大的藩镇势力 控制西北45个州 加封岐王 唐朝灭亡后却依然奉其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隋唐历史

    李茂贞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军阀,他从普通军卒到雄居一方的统帅,也可谓之传奇。他和其他的藩镇一样,在势力坐大后都不把中央的命令放在眼里,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他虽然跋扈,但是却一直算是一个唐朝的忠臣。可以说虽然李茂贞是一个唐朝的割据势力,但是也是唐朝的忠臣。他是河北人,却发迹于西北,凤鸣于岐山。他为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