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国是怎样攻灭室韦、平定渤海逐步统一北方?

辽国是怎样攻灭室韦、平定渤海逐步统一北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95 更新时间:2024/1/27 7:34:50

唐时,在契丹的西北边居住着室韦。该族最西一部即呼伦湖西南的乌素固部,与回鹘接界。由此向东,依次为移塞没部、塞曷支部、黑车子室韦部、乌罗护部,再往东即是“那礼部”。“那礼”即阿保机的祖先泥礼。契丹人同室韦人在语言、风俗等方面十分相近。

回鹘强大时,黑车子室韦与达靼一同受其役属,是其左厢。唐末,回鹘散亡,黑车子室韦则南徙至幽、并近塞地区,依靠当地的割据势力抗衡契丹。天复四年(904)九月,尚未即汗位的阿保机曾率军讨黑车子室韦,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发兵数万,派其养子赵霸率领前来救援。赵霸至武州(今河北宣化),为阿保机伏兵擒获,其众则大半被歼。次年七月,阿保机再讨黑车子室韦,与河东军阀李克用在云州会盟,易袍马,约为兄弟。及即位,又在907年二月、十月及次年五月、十月多次征伐黑车子室韦。

契丹因伐黑车子室韦而同刘仁恭交兵,同时完全征服了另外一些同它语言、风俗相近的部族。这样,它的势力范围就大大向西南扩展了一步。神册元年(916)阿保机称帝后,又继续向西南方向发展。这一年的七月,他亲征突阙、吐浑、党项、小蕃及沙陀诸部,皆平之。

神册四年(919)征乌古部,俘获人口一万四千二百多,牛马、车乘、庐帐、器物二十余万,乌古被迫举部来降。次年八月,阿保机又亲征党项诸部。天赞三年(924)六月,他又大举征吐浑、党项、阻卜等部,率军至古回鹘城,获甘州回鹘都督毕离遏,遣使诏谕其主乌母主可汗,可汗遣使贡谢。这样,契丹的势力就达到了西北广大地区。

这不仅使他们免除了以后东征、南下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契丹朝的疆域,获得西北许多部族首领长时期的效忠,直至辽末,契丹还能够依靠这些部族抗衡女真,建立西辽政权。

唐代武后时,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乘契丹李尽忠反唐,率部东迁,在今东北东部地区建立了一个地方二千里、户十余万、兵数万人的震国,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开元元年(713),唐以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故这一政权又称渤海国。

阿保机的契丹王朝崛起之后,东北西部诸部族先后被征服,于是,其东即以渤海为邻。渤海毕竟与那些小部族不同,它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政权,契丹初曾与之通聘。天赞三年(924),渤海攻掠契丹辽州,杀刺史张秀实,并掠走居民。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渤海国似乎并未认识到它在与新兴的契丹王朝的力量对比中已处于劣势。他们既然主动挑起了冲突,于是,阿保机正好以此作为进攻的口实。

然而,他必欲灭亡渤海的原因却更为深刻得多:当时,他的主要目标是南下中原,但惧渤海从背后发动攻击,故必欲灭之而后已。在西讨与东征问题上,他显然是选择了先易后难的策略。渤海攻辽州之时,他正准备出师西讨。他命长子耶律倍留守皇都,耶律倍向他陈述了攻灭渤海的主张,于是,灭亡渤海的方针就确定下来了。但是,他的全盘计划丝毫不受渤海寻衅滋事的干扰,仍按既定部署率部西讨。

西征获胜后,天赞四年(925)十二月,阿保机下诏称,他耿耿于怀的两件事,其中之一——西征已经完毕,“惟渤海世仇未雪”,使他寝不安席。于是以青牛白马祭天地,率部征渤海。从征的有其长子耶律倍及次子大元帅耶律德光,还有赵思温、康默记、韩知古、韩延徽等汉臣及他们统领的汉军。天显元年(926)正月,阿保机指挥大军攻克渤海都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渤海国国王出降。阿保机接受他投降后,仍放他回到城内,然后诏谕各郡县。

但是,渤海国国王被放回后,却又负隅顽抗。当契丹将领康末怛等入城收缴兵器时,竟被渤海巡逻士卒杀害,而渤海国国王本人则躲在宫中任其下属所为。在这种情况下,契丹军再度攻城。

城破后,渤海国国王向阿保机请罪,被扣留在军中。在征服渤海之后,阿保机选择了耶律倍作为这一地区的统治者:改渤海为东丹(即东契丹),以耶律倍为东丹王,仍以渤海王都为东丹国都城,改名“天福”。赐耶律倍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分别由契丹及渤海权贵担任。耶律倍在这里继续维持渤海国原来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变,仍用“汉法”治理这一地区。

标签: 辽国金朝西夏

更多文章

  • 河曲之战:西夏的立国之战 小国西夏居然击败大国辽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1、河曲之战的起因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国商谈和议。宋仁宗密诏庞籍与元昊谈判,“元昊闻之大喜”。关键问题仍然是元昊称帝的问题,宋国坚持要元昊自削“僭号”。元昊恼怒,大言:“(我)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经过拉锯谈判,元

  • 铁鹞子:西夏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1、铁鹞子的介绍铁鹞子,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除了用它作为西夏最高统治者的护卫、仪仗外,后来发展成为西夏的主力军,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阵的“前军”。西夏以武立国,军队以骑兵和山地重步兵最为著名,骑兵中尤以重装铁骑平夏铁鹞子战斗力最强。铁鹞子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

  • 西夏灭国后,党项人后裔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1、西夏后裔的历史记载公元1038年,党项族在中国西部建立大夏国,史称西夏,西夏立国190年,传10代帝王,先后与宋、辽、金鼎足而立。1227年西夏国被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所灭,其典籍、文书付之一炬,文物、古迹毁坏殆尽。在中国二十四史里,辽有《辽史》,宋有《宋史》,唯独没有西夏史,为后人留下了不尽的难

  • 夏仁宗:通过一些列改革使西夏进入了全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夏大德五年(1139年)六月,崇宗李乾顺卒,终年56岁,在位54年,谥号“圣文皇帝”,庙号“崇宗”,陵名“显陵”。他的儿子李仁孝继位,当时16岁,就是西夏仁宗。仁宗与前三代君主有所不同,西夏毅宗谅祚、惠宗秉常、崇宗乾顺都是幼年继位,朝政都曾被后党把持,而仁宗从继位之初就执掌政权,开始彰显自己的政治才

  • 党项族发展过程 李继迁是如何奠定党项政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崛起的党项拓跋部一方面逐渐成为分散于各地的党项羌诸部的核心,另一方面又高居于党项诸部之上,成为统治阶层,并迅速地汉化,开始与其他党项诸部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夏州割据政权一方面对唐朝基本上做到了“有征必至,无役不从”,唯朝廷马首是瞻,与唐朝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夏州政权的统治者还趁各藩镇在河南

  • 西夏的建立:李元昊是如何称帝的 李元昊称帝过程中有哪些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李元昊经过6年的经营和准备,夏州割据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他便积极谋求脱离宋朝。西夏大庆三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与野利仁荣、杨守素等大臣共同谋划,在都城兴庆府南郊的戒坛寺筑坛受封,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定国号为“大夏”,也称

  • 李元昊有8个妻子的结局如何 李元昊结局怎样?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李元昊戎马一生,建国立业,但却因贪图女色引发了一场儿子弑父的历史悲剧。李元昊一生取妻八个1、第一妻为卫慕氏是他的生母惠慈敦爱皇后的娘家侄女,也就是李元昊舅舅的女儿。广运元年(1034年),因皇太后卫慕氏的弟弟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的事泄露,李元昊便将卫慕氏全族斩草除根

  • 宋夏之间的战争:三川口之役、好水川之役、定川寨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国建立后,元昊没有像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之君那样,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为了能够掠夺到更多的邻国财富,转移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并迫使宋朝承认他所建立的大夏国,他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宋战争。其中大战三次,使夏宋两国人民都遭受了深重的灾难。1、三川口之役天授礼法延祚三年(1040)正月,元昊集中了10万优

  • 西夏王朝:西夏是如何建国、灭亡的 西夏文化核心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建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其创建者为夏景宗李元昊。党项族原属于羌族的一支,居地在今青海东南部黄河曲一带。从唐末经五代到北宋,党项拓跋氏均以中原王朝节度使的身份统辖以夏州(今陕西横山)为中心的五州之地。经过李继迁(元昊之祖父)、李德明(元昊之父)两代人的艰苦努

  • 黑水城之谜:黑水城怎么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辽国,金朝,西夏

    在我国的北部边陲,历史上闻名的居延海南侧,有一座城墙保存完好的古城遗址,从城内市井建筑的颓垣断壁可看出昔日街巷的布局,从城外残存的田畦沟渠可想到当年农业的兴盛。这就是有名的黑水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意为黑城)。传说过去黑水城是西夏都城,最后一位君主号称黑将军。他英武盖世,所向无敌,在与汉族争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