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观之乱 夏启的五子争权

武观之乱 夏启的五子争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1/27 5:37:32

武观是谁?武观,一作五观。夏王的第五子。夏启十五年,武观叛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武观之乱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朝启十五年间的武观之乱吧。

1、武观简介

武观,他本是大夏王朝的皇子,夏启的第五子,本名武观,其惊为天人的隽秀容貌与尊贵严苛的皇室教育令其气质非凡,儒雅而沉静。少时的鲜衣怒马造就了他的自信与自负,但尊显的身份也成为其悲剧的引子。

墨子•非乐上》引《武观》曰:“启子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磬以方。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

2、为什么会发生武观之乱?

武观之乱的发生是人们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国家出现了,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这就是武观之乱。

在周代文献中,曾将“夏有观、扈”和“有三苗”并论,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观则为武观,或作五观。还将他与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说“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奸子”。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仅见今本《竹书纪年》中有:“(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时代更早的《逸周书•尝麦》篇也记述了对这次叛乱的征讨:“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卑正夏略。”文中的“五子”当为“五观”之误。

据今本《竹书纪年》启在位十六年。约略可知在姒启的晚年已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季子武观因此被放逐西河。后来,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姒武观发动叛乱,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幸而有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观的叛乱。

关于西河之地望历来说法不一,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的晋南或河水之西的陕西韩城一带,还有河南安阳附近的内黄说等。以在晋南河汾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较多的证明。

武观叛乱影响很大,开王子争斗历史之先河。

标签: 夏朝商朝周朝

更多文章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农民起义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汉之际,政出豪门,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无权过问政治。做王侯将相的人,无不是天生下来,就有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家族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举行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是中国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话讲了出来,意义不一般!可王侯将

  • 盘点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扩土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武丁 商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

  • 夏朝部落:三苗被禹征服后衰亡 夷夏争斗不断终和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所以很多关于夏朝历史的资料都是来自后世的记载,尚无定论。根据后世的记载,夏朝有不少蛮族的存在,比较有名就是禹征三苗中的三苗和有穷氏的部落东夷。那么,这两个部落和夏朝之间有什么纠葛?最后怎么样了呢? “苗”与“蛮”在上古汉语中同音同意,三苗与后世的南蛮应是同源。《战国策·魏策》记载

  • 夏朝历史开端:夏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浙江绍兴)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而被禹

  • 中国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兴衰史 夏朝如何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世袭制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沿用的王位继承制度,而相传上古时期炎帝、黄帝、尧及舜却曾用“传贤不传子”的公天下制度。但在夏朝,这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话说公天下时期的舜传位于禹,而禹除了会治水,领兵打仗扩张领土也十分有一套。他的军队训练有

  • 夏朝军事制度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氏,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

  • 夏朝服饰特征:宗教信仰色彩的上衣下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服装服饰也在进步,各个时代都有其特色代表。那么时代久远的夏朝服饰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呢? 夏朝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

  • 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

  • 外国学者为何不承认古代有夏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朝是在原始

  • 周朝简介 周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周亦为“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指代。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