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两者有什么关系?

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两者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572 更新时间:2024/1/19 11:12:05

少康中兴”是相对于“太康失国”而言,太康为夏朝的第三世君王,夏后之子。夏后启死后,启的儿子互相争夺王位。东夷人后羿乘机篡夺了政权,致使太康和仲康不得不流亡在洛水一带,后来二人相继死去。在夏朝历史上,太康是位亡国之君,史称“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夏朝疆域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

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藉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微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也四出游猎,不管民众疾苦,并让寒浞代他管理国家。寒浞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时,乘机杀死了后羿,取得了王位。后来又消灭了斟灌氏、斟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后来寒浞在攻杀夏后相时,相后缗已怀身孕,从墙洞中逃回母家有仍氏,生了少康。少康长曾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氏那儿。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练了一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还没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做“甲”,战胜了夷族,夏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标签: 夏朝商朝周朝

更多文章

  • 武观之乱 夏启的五子争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武观是谁?武观,一作五观。夏王启的第五子。夏启十五年,武观叛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武观之乱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夏朝启十五年间的武观之乱吧。1、武观简介武观,他本是大夏王朝的皇子,夏启的第五子,本名武观,其惊为天人的隽秀容貌与尊贵严苛的皇室教育令其气质非凡,儒雅而沉静。少时的鲜衣怒马造就了他的自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农民起义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汉之际,政出豪门,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无权过问政治。做王侯将相的人,无不是天生下来,就有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家族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举行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是中国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话讲了出来,意义不一般!可王侯将

  • 盘点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扩土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1、武丁 商商代国王。后世称作高宗。传说名昭,为盘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时﹐武丁曾在外行役,与“小人”一起劳作,因而较了解“稼穑之艰难”。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傅说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加以重用。武丁还任用甘盘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史

  • 夏朝部落:三苗被禹征服后衰亡 夷夏争斗不断终和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所以很多关于夏朝历史的资料都是来自后世的记载,尚无定论。根据后世的记载,夏朝有不少蛮族的存在,比较有名就是禹征三苗中的三苗和有穷氏的部落东夷。那么,这两个部落和夏朝之间有什么纠葛?最后怎么样了呢? “苗”与“蛮”在上古汉语中同音同意,三苗与后世的南蛮应是同源。《战国策·魏策》记载

  • 夏朝历史开端:夏王朝的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再次征讨三苗。据《左传》记载“执玉帛者万国”参加了涂山会盟,可见夏部落的号召力。有一次在会稽(浙江绍兴)部落会盟时,防风氏首领因迟到而被禹

  • 中国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兴衰史 夏朝如何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世袭制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沿用的王位继承制度,而相传上古时期炎帝、黄帝、尧及舜却曾用“传贤不传子”的公天下制度。但在夏朝,这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话说公天下时期的舜传位于禹,而禹除了会治水,领兵打仗扩张领土也十分有一套。他的军队训练有

  • 夏朝军事制度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的军队,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发明的专职征战的工具。夏以前,各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征战由部落内部的青壮年男子负担,夏建立后,中原形成了统一的部落共同体,并出现了国家机构,因此专职战斗的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禹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氏,严厉告诫所属的军队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足

  • 夏朝服饰特征:宗教信仰色彩的上衣下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服装服饰也在进步,各个时代都有其特色代表。那么时代久远的夏朝服饰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呢? 夏朝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彩,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

  • 夏朝灭亡之后夏人后裔何去何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

  • 外国学者为何不承认古代有夏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夏朝是在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