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争霸的形成及影响

春秋争霸的形成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62 更新时间:2024/2/14 13:05:40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春秋争霸有两层意思,先来简单说“春秋”是什么意思。鲁国史官当时按照年、季、月、日,春、夏、秋、冬的顺序详细记载了鲁国以及其它国家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后来孔子在此基础上整理成为儒家典籍之一《春秋》。这本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由于它的时间跨度大体上和周平王动迁以后到“三家分晋”这段历史吻合。因此为了方便,就把东周前半段称之为春秋,“三家分晋”以后更加激烈的兼并称之为战国。第二意思争霸中的“霸”是什么呢?这就和春秋争霸的形成有关系了。

简单来说,春秋争霸就是在争谁来当老大,而且这个老大是得到周王室公开承认的。《礼记•王制》中记载说: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这个方伯就属于地区老大,协助周王室对其它属国进行管理,实际上类似于周王室树立的话事人。毕竟周王室鞭长莫及,权力无法辐射到很多遥远的国家里,那这时候周王室通过树立方伯来进行协助管理,从而能够有效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周朝的历史发展到周平王这里时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周王室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了。而这种弱化本质上是分封制逐步瓦解导致的缘故,周平王时代是周朝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经历两周交际的大动乱以后,王室丧失了大片的土地、军队和人民。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事情呢?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分封制看的过于复杂,它就是一种质朴的利益分配方式,诸侯有功劳,那王室就封它一块土地。虽然《礼记•王制》中周天子的地位“天子将出,类乎上帝”,但本质上周王室也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个。

区别仅仅在于它掌握了利益分配权,因此成为诸侯联盟中的盟主。但是随着这位盟主手里的资源越来越少,其它的诸侯却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此一来周王室的盟主地位就发生了动摇。除了周平王分封了大量土地,原来周王室在都城镐京附近的大片土地也被犬戎占领,经过周幽王时代这一场大动乱,周王室的实力和影响力直接来了一个断崖式下跌。所以到了周平王时代就成为了一个烂摊子。

“政由方伯”,这四个字很直观的阐述了周王室丧失的权力和影响力。周朝的政治基本上就是被方伯操纵了,换言之从周平王时代开始,整个东周的君主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导致的缘故。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周王室这个诸侯盟主没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依托,从未节制各个诸侯。

相反,西周灭亡以后,周王室迫切需要一两个强大的诸侯来扶持自己,而秦国和晋国就是就是在西周灭亡之际迅速掌握了政治主动权。那么春秋争霸争的其实就是这个政治主动权,谁成为了方伯,谁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周天子发挥以前无法做到的许多事情,譬如发动战争。诸侯是没有权力发动战争的,只有周天子才有这个权力。

秦国由于周平王同意它只要收复了岐山附近的土地,就把那片土地分封给秦国。所以当时秦国就忙着去打犬戎,晋国因此获得了这种政治主动权,从而开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主地位。不过尽管晋国占据了主动地位,但是却被齐桓公率先赶上,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五年,齐国牵头、组织了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这次会盟是第一次以诸侯的身份召开,以前只有周天子有这个权力。这次会盟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如何解决宋国内部的政治混乱,就和今天的联合国是一样的。

齐国在这一次会议中成为了盟主,后来他又陆续召开了高达十四次会盟的记录,而在葵丘会盟中齐桓公确定了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在这次会盟中,连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此外“尊王攘夷”的旗号就是齐桓公打出的,这也让齐桓公获得了很好政治主动权。

此后齐桓公一直以诸侯长的身份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对其它诸侯国内部的事务进行干预,当然作为诸侯长,也需要承担保护周王室的义务,抵御外敌的入侵,其实就是在政治上取代了周天子。齐桓公死后,晋文公后来在践土之盟中被周襄王命令为诸侯长,从此开启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春秋争霸”争的目的来看它形成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1.西周灭亡时,周王室遭受严重打击,需要依靠诸侯的扶持来稳固自己的地位;2.分封制的瓦解,导致周王室必然的衰微,进而导致礼乐制度的崩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

一、春秋争霸的评价

1、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这种集权趋势的加强,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2、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春秋时代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变革的过渡阶级,社会上存在着开始产生的封建制与日趋没落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尤其如此。

3、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如姜戎获得晋赐予的“南鄙之田”后,披荆斩棘,为晋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山戎特有的“戎菽”,也因齐桓公伐山戎而“布于天下”。正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互通有无,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与此同时,各族劳动人民把反对腐朽统治的斗争作为他们共同的战斗任务。公元前五五六年卫国境内的“戎州人”和工匠一起攻杀卫庄公的史实就是一个例证。至于相互通婚以及统治阶级执行的“和戎”政策等等,对民族大融合也起了促进作用。

总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逐渐泯灭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南方以楚国,东方以齐国,北方以晋国、燕国,西方以秦国几个融合的中心。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轨迹。

二、春秋争霸的影响

客观上改变了东周的历史发展,周天子的衰微,诸侯的兴起。这是一场新的势力洗牌,旧有的秩序都崩溃了。诸侯们在争霸的过程中使旧有的秩序不断遭到淡化,使各个诸侯国都从旧有的秩序阴影中挣脱出来。沉寂的政治生态被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在竞争之中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制度上分封制、世袭制逐步向郡县制的过渡,井田制相继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竞争虽然带来了混乱,但是却正迈步走向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各个诸侯国在相互的兼并之中,吞并了弱小的国家,原本国家林立的格局被打破,新兴大国逐渐崛起,成为新的主导者。实际上不难看到,在这种混乱之中其实是在制定新的秩序和规则。因此到战国时代后,原本百国林立的格局变成了战国七雄的划分,当这种竞争依然持续下去时,最终秦国从中胜出,重新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从这一点来看,春秋争霸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春秋争霸的乱象还孕育了“百家争鸣”时代,诸侯之间的相互争斗孕育了思想家们各种层出不穷的哲学、军事或道德理论。正是这种竞争赋予了时代的创造力,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大变革的时刻,每个国家都试图成为领头羊,每个阶层、不同出身的人都投入到为这场大变革添砖加瓦的运动中来。

可以说,春秋争霸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奠定了以后整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可以说那是一个非常伟大和灿烂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所有文化基本上就是从那时作为源头而开始的,不管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或兵家等等,都因为东周时代政治僵局被打破,在诸侯大竞争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标签: 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从秦朝到清朝2000多年间曾出现了三个黄金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战国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有人将西汉前期、唐朝前期和清朝前期称为中国的三大“黄金时代”。为什么说清朝前期是中国的三大“黄金时代”之一呢?从秦朝到清朝2000多年间,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了三个黄金时代:第一个黄金时代,史称“文景之治”,包括汉武帝刘彻的开拓疆域

  •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友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

    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古时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典范,那么与之类似的故事还有多少呢?“高山流水”的典故,讲述的就是伯牙子期的故事。时至今日,伯牙子期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并有着高超的琴艺。俞伯牙年轻时,曾拜高人为师学习琴技。俞伯牙聪颖好学,跟随高人学

  • 鬼谷子的真名是什么,鬼谷子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

    鬼谷子这个名字我们听来并不陌生,但是却十分神秘,那么鬼谷子到底是谁呢?鬼谷子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鬼谷子原名姓王名诩。据说是春秋时卫国人,因为他经常背着药篓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并且隐居在归谷,因为“归”与“鬼”二字读音差不多,鬼有比较不具有神秘色彩,所以归谷慢慢的就成了鬼谷。而王诩自称自己为鬼谷子。

  • 荆轲刺秦王之前,一直在等待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

    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很多著名刺客,刺杀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事情,不管刺杀成功与否,刺客往往都会死于非命,荆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荆轲刺秦王的事件使得荆轲在历史上留了名,但是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性命。有专家说,刺杀秦王的任务本应该是荆轲和其他人进行。可是由于荆轲出行前并没有等到那一位小伙伴,所以才自己上路。那么

  • 法家的代表人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依法治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战国

    法家的代表人韩非子主张的思想就是“依法治国”,这也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独霸中原的一个关键点,自秦国开始,就已经实行了唯一的君王制,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如今的民主社会体系,建立了中央集权制。他认为推广仁义都是在空谈,他的“法治思想”反对着“儒家思想”,君主应该采用手段统一自己的权利,将所有的权利统一起

  • 晋楚争霸: 一部春秋史半部晋楚争霸,晋楚之间有哪些恩怨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

    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的主旋律,而晋楚争霸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初略计算,春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有一百多年是以晋楚争霸为主旋律,由此可见一部春秋,半部晋楚争霸的说法没有问题。那么晋楚争霸到底有哪些恩怨?两国为何展开长达百年的争霸或战争呢?具体的过程和结果又如何呢?所谓晋楚争霸不是因为两国有什么世仇,也并非

  • 晋献公:让晋国迅速崛起,然晚年昏庸而见事不明最终被小人利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战国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是个有为而且非常有雄心的国君。然而,他的缺点是太过权谋,以致自视太高,结果晚年被身边小人玩弄于鼓掌之中,酿成了杀子的悲剧。一部晋国史就是半部春秋史,由此可知晋国在春秋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晋国史中声名最显赫、带领晋国走向辉煌和巅峰的,自然是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姬重耳了

  •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为什么最后客死异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

    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一生大小数百战,几乎百战百胜,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赵国保护神。廉颇对于赵国,无愧于心。虽然忠心耿耿,却难敌君王猜忌,小人作梗。离开赵国后,廉颇便再也没回到故土,留下的只有对赵国无限的思念。廉颇,河北保定人,战国时期赵国将领,位居上卿,封号信平君,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东伐齐国,

  • 平原君赵胜的生平 平原君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平原君的赵胜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贤能善德之人。他的身份尊贵,是赵国国君武灵王的儿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还是另一个著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说是赵国的皇亲贵族。他在历史上既有谋略过人的一面,也有顽固浪荡的另一面。平原剧的雄才大略可以从著名的“邯郸解围”

  • 齐威王是如何一鸣惊人的 齐威王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

    “一鸣惊人”是中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本是指林中的一只鸟,平时并没有飞起,也没有鸣叫,然而一当它振翅而飞,张嘴名叫的时候,却是惊人的。指代那些常日里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的人,一下子就做出了惊人的成果来。在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有一位齐国的君王就是这样的一鸣惊人,他是称雄七国的齐威王。淳于髡虽然貌不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