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献公:让晋国迅速崛起,然晚年昏庸而见事不明最终被小人利用

晋献公:让晋国迅速崛起,然晚年昏庸而见事不明最终被小人利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1/16 14:22:42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君主,是个有为而且非常有雄心的国君。然而,他的缺点是太过权谋,以致自视太高,结果晚年被身边小人玩弄于鼓掌之中,酿成了杀子的悲剧。

一部晋国史就是半部春秋史,由此可知晋国在春秋时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在晋国史中声名最显赫、带领晋国走向辉煌和巅峰的,自然是春秋五霸之首的晋文公姬重耳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楚国,自此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同时也开创了晋国的百年霸业。晋国的称霸固然离不开英明神武的晋文公,然而,他在位的时间仅仅九年,何以积攒称霸之资?

究其原因,则必须从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说起。后世大多人对晋献公的印象并不太好,晋献公晚年昏聩,宠信骊姬,逼死太子申生,驱逐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致使晋国发生了长达数十年的内乱。不过这只是晋献公的一面,平心而论,晋献公对晋国霸业的贡献,丝毫不输其子晋文公。他在位二十六年,使晋国由一个“其土又小,大国在侧”的“偏侯”,一跃成为为雄踞中原的强国,为其子晋文公的霸业铺平了道路。

晋献公即位之初所面临的严峻局势公元前677年,晋武公驾崩,其子姬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晋献公即位之初,晋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内乱“曲沃代晋”,彼时晋献公所面临的状况之恶劣,用烂摊子来形容丝毫不夸张。首先从内部形势看,“曲沃代晋”虽然消灭了旧势力,但百废待兴,君权很不稳固。从国际形势看,用《国语•晋语》的话说:“今晋国艺方,偏侯也,其土又小,大国在侧”。

何为“大国在侧”?指的是晋国周围强国环伺,东边的齐国正逢齐桓公称霸,雄踞于诸侯;南边的楚国已是疆土千里,带甲数十万;西边的秦国日渐强盛,意欲东出,虎视中原。相比之下,当时的晋国不过是国贫的小的“偏侯”,在在诸侯会盟等国际事务中还未有一席之地。面对如此严峻之形势,胸怀大志的晋献公即位之后决心振兴晋国,争霸中原,完成晋武公未尽之遗志。

消灭公族势力,稳定内部要想争霸中原,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内部,晋献公清楚地认识到,国内的宗室公族势力过于庞大,“曲沃代晋”的旁支夺嫡事件很容易再度重演。“桓、庄之族,献公患之,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在心腹士蒍的配合下,晋献公大举诛杀桓、庄之族,“尽诛群公子,自此,晋无公族”。消灭了公族势力之后,晋国成了当时诸侯列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公族的诸侯国。

晋献公还颁布规定,此后晋国国君之位由嫡长子继承,剩余的儿子要全部赶往其他诸侯国,或寄住,或为人质。此举极大地巩固了国君的权利,由此直至三家分晋,其时许多诸侯国君死后,兄弟之间因争位而发生的“公子之乱”,在晋国历史上从未上演过。在消灭公族、巩固了君权、稳定了内部之后,晋献公开始着手扩充军备,积极对外扩张。

晋献公对外扩张自公元前1033年叔受封建立晋国之后,一直到“曲沃代晋”之前,疆域基本上没有扩大。直到晋武公时期,才开始对外扩张兼并他国,“晋是以大,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晋献公秉承父志,积极对外扩张,他首先将扩充后的晋军分为上下二军,“献公亲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自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伐骊戎、灭骊子、获骊姬,晋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扩张期。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并杨、耿、魏、霍四国。公元前660年,晋献公伐山东皋落氏。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并冀国,取虢国之下阳。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并虞国、焦国和虢国。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取邯郸、百泉、河内三邑,并攻入卫国旧都朝歌……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献公在位期间,使晋国的版图扩大了近一倍,晋国自此成为中原霸主。

假道伐虢在晋国的一系列对外扩张中,有一个典故值得提一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假道伐虢”。史载“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周”。晋献公欲吞并两个邻国虞和虢,但又不能同时向两国开战,以免两国联手,同时会给南方的楚国以可乘之机。晋献公便向虞公提出,将屈地产出的宝马和美玉送给他,以求虞公能够借道给他伐虢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虢乃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其虞、虢之谓也”。然而昏庸的虞公认为“晋乃吾宗,岂害吾哉”,遂同意借道给晋献公伐虢。果不其然,晋军在灭掉虢国回师途中,“馆于虞,遂袭之”,将虞国一并兼灭。假道伐虢之事,能够看出晋献公出众的能力,不愧为晋国的一代雄主。

晋献公:春秋五霸中有一个是我儿子,有两个是我亲戚,我骄傲了吗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征伐,还经常有诸侯联姻,晋献公就是诸侯之间联姻的典型。晋献公即位之初,恰逢如日中天的齐桓公尊王攘夷称霸诸侯,遂决定同齐桓公联姻。公元前676年,齐桓公接受了晋献公的提亲,将女儿齐姜嫁给了他,齐桓公就成了晋献公的老丈人。齐姜嫁给晋献公做夫人之后,生下太子申生,女儿伯姬。

彼时西边的秦国在秦穆公的率领下逐渐崛起,未来可期。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将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成了秦穆公的岳父。伯姬嫁到秦国之后改成穆姬,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晋之好”。春秋五霸中的齐桓公成了晋献公的老丈人,另一位霸主秦穆公又成了晋献公的女婿,在加上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如此一来,春秋五霸中有三位霸主跟晋献公有亲戚关系。如果晋献公有幸活到现在,那他肯定会骄傲地说一声:我也想低调,可实力不允许啊。

因为晋献公早期靠权谋杀光公族才得以稳固君位,从而得以大展宏图,因此他对于任何威胁到他地位之人都异常防备——即便这人是他的近亲、甚至是他的儿子都不会放过。晋献公的这一心理弱点,却被骊姬和优施充分利用了。骊姬是晋献公夫人,优施是晋献公宠爱的戏子。两人合谋,先是离间晋献公父子,将申生、重耳、夷吾三人分别调离晋都翼城,分别去驻守曲沃、蒲城、南北二屈,然后再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内外勾结,造谣陷害太子申生,迫使晋献公杀死了申生、再把自己的大儿子都赶出了晋国!从此,晋国陷入内乱,直到重耳回国后,才得以恢复实力,走上了称霸的道路。

晋献公是晋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一位国君,对内消灭国内公族,斩断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使晋国具有尚贤、尚功、尚法等特点。对外积极扩张,兼并了周边众多的诸侯国,极大的扩展晋国的疆域,为儿子晋文公的霸业奠定了基础。虽然晋文公后期昏聩,导致了“骊姬之乱”,晚节不保,但他为晋国所做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

标签: 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为什么最后客死异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

    廉颇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一生大小数百战,几乎百战百胜,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赵国保护神。廉颇对于赵国,无愧于心。虽然忠心耿耿,却难敌君王猜忌,小人作梗。离开赵国后,廉颇便再也没回到故土,留下的只有对赵国无限的思念。廉颇,河北保定人,战国时期赵国将领,位居上卿,封号信平君,戎马一生,战功显赫,东伐齐国,

  • 平原君赵胜的生平 平原君的历史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平原君的赵胜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贤能善德之人。他的身份尊贵,是赵国国君武灵王的儿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还是另一个著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说是赵国的皇亲贵族。他在历史上既有谋略过人的一面,也有顽固浪荡的另一面。平原剧的雄才大略可以从著名的“邯郸解围”

  • 齐威王是如何一鸣惊人的 齐威王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

    “一鸣惊人”是中国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本是指林中的一只鸟,平时并没有飞起,也没有鸣叫,然而一当它振翅而飞,张嘴名叫的时候,却是惊人的。指代那些常日里没有什么特殊表现的人,一下子就做出了惊人的成果来。在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有一位齐国的君王就是这样的一鸣惊人,他是称雄七国的齐威王。淳于髡虽然貌不惊人,

  • 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在探讨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和意义时,必不可少谈论之处就是商鞅变法的背景。1、商鞅变法的背景首先,是大的社会背景。在战国时代下,每个诸侯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停地联合其它诸侯国发生战争。如果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不强,综合国力不显著

  • 田氏代齐:中国史上一场完美的鸠占鹊巢 权力下沉是权力被窃取的前兆 田氏是如何取代姜姓入主齐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

    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齐康公去世,奉邑入于田氏,姜姓吕氏从此退出统治齐国的历史舞台。史称田陈代齐。战国时代是何时开启的?在史学界上通常的看法是以“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为关键节

  •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消灭燕赵并以秦国60万兵力消灭楚国 是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60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1、精于谋略 计杀魏齐报相仇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关中人,他年少时期就喜欢军事,为人处世富有谋略。在秦昭王时期王翦就受

  • 先轸:春秋第一名将 晋国不败战神 先轸的死法足以秒杀无数忠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战国

    先轸是春秋时期晋国名将,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先轸的第一次亮相是城濮之战。楚国围宋,宋请求晋国出兵帮忙,晋文公组织大臣们商讨,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

  • 吴起:前帮魏国训武卒 后助楚国谋变法 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被忽视了的全能型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春秋战国

    吴起是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在战国时代的中原群雄眼中,“楚”这个字,带有一种莫名的凛冽,令人不由自主产生一股疏离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它太

  • 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美男子宋玉竟是屈门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

    宋玉是战国时期知名的楚国辞赋家,在中古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的一生虽然比较窘迫,没有什么显眼的功绩,但是他还是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通过他的这些典故让我们一起去走近宋玉,了解宋玉,看看这个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有着怎样的风采。宋玉一生最出名的就是他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的经典故事,这出自他的《

  • 春秋战国时期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