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十六计》:南北朝一部影响深远的军事著作

《三十六计》:南北朝一部影响深远的军事著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4/2/28 20:03:19

现代战争虽然靠的是科技和枪炮,但兵法依旧给人以很大的借鉴。中国的兵法有很多,《三十六计》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部。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汉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的作者据考证基本确定为南北朝时的名将檀道济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古代汉族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标签: 两晋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古画品录》第一部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两晋南北朝

    古代绘画类别繁多,为了让后人更好地欣赏绘画之美,品评画家之工,就需要有人来编撰画论专著,很幸运的,我们拥有《古画品录》在内的诸多著作。 南朝齐谢赫撰的《古画品录》,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中国画论著作。全书1卷,收录了从三国吴至南朝齐代的27位画家,分为6个品级,评其优劣。书中提出

  • 《世说新语》: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中国小说大家族中成员庞杂,其中有一种特殊的体例叫做笔记小说,也就是一些笔记式的短篇故事。这类小说篇幅短小、内容繁杂,读起来颇有意思。其中以《世说新语》最为著名。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

  • 《水经注》: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晋南北朝

    《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在后世

  • 北朝时皇后爱出家因寺庙便于淫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晋南北朝

    北朝指的是三国之后中国历史上一连串统治北中国的政权,主要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中除北齐外,都是由鲜卑族建立。北朝与南朝分立的局面,被合称为南北朝。在北朝的中后期,大概100多年之中,竟然有文明皇太后冯氏、宣武皇后高氏、孝明皇后胡氏、恭帝皇后、文皇后乙弗氏、宣武灵皇后胡氏等魏、齐、周等

  • 《玉台新咏》:南朝的诗歌总集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两晋南北朝

    《玉台新咏》是继《昭明文选》之后,于公元六世纪编成的一部上继《诗经》、《楚辞》下至南朝梁代的诗歌总集,历来认为是南朝徐陵在梁中叶时所编。收诗769篇﹐计有五言诗8卷﹐歌行1卷﹐五言四句诗 1卷﹐共为10卷。除第 9卷中的《越人歌》相传作於春秋战国之间外﹐其馀都是自汉迄梁的作品。内容中多收录男女感情的

  • 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晋南北朝

    1、政治公元472年(延兴二年),政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公元475年(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公元484年(太和八年),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

  • 北魏六镇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晋南北朝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後发起的反汉化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

  • 南北朝北齐历史简介, 北齐王朝历史上有几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两晋南北朝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公元550年—577年。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北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

  • 南北朝有那几个朝代?南北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两晋南北朝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

  • 北齐战神兰陵王高长恭 ,盘点有关兰陵王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两晋南北朝

    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