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鸡肋编》:宋朝一部八卦杂志

《鸡肋编》:宋朝一部八卦杂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88 更新时间:2024/1/15 19:25:28

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宋人庄绰,在他集行走语言和史料笔记于一体的著作《鸡肋编》中,以其轻松的笔触展示了我们的祖先摆乌龙阵、议论时政、侃知名人士八卦、起绰号的真功夫。 建中靖国初,韩忠彦曾布同为宋徽宗的宰相。韩忠彦是前朝宰相韩琦的长子,身材魁梧高大但生性淡泊;曾布也有来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同父异母弟弟,家学渊源。

曾布身材矮小但个性棱角分明,力挺王安石新法。因为工作的关系,韩忠彦和曾布一同出镜的频率很高,他们一高一矮并列在一起的反差常常让人哑然失笑,于是,“龟鹤宰相”的冠名不胫而走。真是不能小觑民间智慧,“龟鹤”对曾布、韩忠彦来说无论从形象还是政见作为上都十分贴切。

当时的滕甫也长得丰姿伟岸,他是翰林院做学问的学士,为人随和宽厚一副冬烘像,他的雅号是“内翰夹袋子”。

北宋国际贸易来往颇多,东京(今开封)街头时不时会冒出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秦观的儿子秦湛长了一个大鼻子,面相妩媚却是个大舌头,被封为“娇波斯”。

在政府部门供职的黎东美和在京城开书铺的陈嘉言长相相似、特点相同,他们共享一个雅号“虾蟆”。两人所居的地方又都近水,被称为“虾蟆亭”、“虾蟆窝”。这还不算,还有歪诗人写了首很生动的诗:“佳名标上苑,窝窟近天清。道士行为气,梢工打作更。嘉言呼舍弟,东美是家兄。莫向南方去,将君煮作羹。”超级不敬,让人无可奈何却又恼怒不得。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朝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元朝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那么我国宋代四大书院有哪些? 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1、岳麓书院 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采纳刘*的建议,由官府

  • 程朱理学: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

  • 宋朝蹴鞠:拜师要敬二郎神 赢球要谢主隆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在商业发达的北宋,各种行会都已出现,蹴鞠也不例外,民间已经有了组织叫做圆社,也叫齐云社,相当于足球俱乐部,并有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选拔、比赛机制。高俅这些高手,少不了是经过圆社“青训”的。 因为圆社的存在,宋代蹴鞠有很多规矩,其中,无论是拜师、评级比赛还是欢迎外籍球员,都得先拜祖师爷。拜的谁呢?清

  • 清明上河图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元朝

    历史上对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年代,以及“上河”一词曾有过一些争论,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从金代以来,似无异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并且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1、 秋景之说 对春景之说首先怀疑者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

  •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元朝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 仿宋体简介 仿宋体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元朝

    仿宋体是一种采用宋体结构、楷书笔画的较为清秀挺拔的字体,笔画横竖粗细均匀,常用于排印副标题、诗词短文、批注、引文等,在一些读物中也用来排印正文部分。仿宋体被国家指定为机械制图使用的标准字体、中文打字机所采用的字模及电脑中使用的主要字体。仿宋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字体,因其字体秀丽整齐,

  • 宋代婚姻观念开放 宋朝元宵节成“相亲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唐宋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不能见面”等规定,都是政府倡导的;但政府倡导的风俗习惯也开始逐渐动摇,甚至出现了“非诚勿扰”以及“万人相亲会”那样的相亲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载:“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男以酒四杯,女则添备两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

  • 苏轼与东坡肉 ,东坡肉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元朝

    东坡肉(滚肉、红烧肉)是杭州名菜,用猪肉炖制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喜爱。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腻,带有酒香,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十分美味。1、东坡肉的来历 相传为北宋词人苏东坡(四川眉山

  • 发明于宋朝时期的爆米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商业发达,人们生活多姿多彩,衣食住行都很丰富。其中,中华美食不可忽视。现代人观影必备的爆米花,其实就是宋朝时发明的。 爆米花也是发明于宋代,范成大在《吴郡志·风俗》中记载:“上元,……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卜一年之休咎。”在新春来临之际宋人用爆米花来卜知一年的吉凶,姑娘们则

  • 《水浒传》中的蒙汗药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元朝

    《水浒》里的趣事莫过于蒙汗药,而且还神奇得很,无论是谁,只要吃下有蒙汗药的食物或酒,没有不倒的。黄泥冈上,吴用、晁盖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还是中计。虽说自己只是喝了半瓢,但还是“软了身体,挣扎不起”。那么这种药物到底是用怎么做的呢? 《水浒》毕竟不是医书,所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