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元襄樊之战: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

宋元襄樊之战: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18 更新时间:2024/1/31 9:45:33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

早在窝阔台灭金的过程中,蒙古贵族就已展开了对南宋的侵掠。但由于江南人民的奋起反抗,直到1271年元朝建号时,南宋王朝依然偏安在江南。不过,这时的南宋小朝廷已经日益衰朽,兵疲财溃,势在灭亡了。襄樊之战是南宋与蒙古之间的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重要战争,也是元朝统治者灭亡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对南宋而言,襄樊失守,长江中上游门户洞开,南宋的防御体系被突破,长江天险已经不能阻挡元军的前进;对元朝而言,占领襄樊,元军乘胜自两湖长驱南下,加速了元朝统一中国的进程。要完整认识这段历史,就应寻根溯源,从战争入手,深入分析其胜败原因,以之为鉴明得失。

1、襄樊之战的背景

1234年当蒙古借助南宋的力量灭亡金朝后,并没有按照原来的协议把黄河以南的土地交给南宋。同年南宋军队发起了所谓的“端平入洛”之战,北上收复汴京等地,宋军在军事上未做充分准备,粮食又不继,狼狈败回,这次战争揭开了蒙古与南宋战争的序幕。接着蒙古军队横扫大西南,当吐蕃、大理相继归附蒙古之后,除东边的大海外,蒙古已从南、北、西三面对南宋构成战略包围。

此时蒙古统治者认为攻宋时机已经成熟,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兵分三路攻宋。在1259年,蒙哥在进攻合州钓鱼城时被宋军炮石击中,死于军中。蒙军败退。此时忽必烈军事上也陷入了困境,同时为了北归争夺汗位也无意南征。而此时南宋宰相贾似道督大军援鄂,不敢战,使人求和,许称臣,划江为界。忽必烈借机罢兵北归。南宋与蒙古在江淮一带保持对峙局面。

忽必烈时期,对宋战争的进攻重点改为襄樊,实现了由川蜀战场向荆襄战场的转变。南宋襄樊地处南阳盆地南端,襄阳和樊城南北夹汉水互为依存,跨连荆豫,控扼南北。所谓“西临关陕,可以召将士;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南宋抵抗蒙古军队的边陲重镇。咸淳三年(1267年)南宋降将刘整进策说:“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算正统。”刘整还向忽必烈进献攻灭南宋策略,先攻襄阳,撤其捍蔽,他认为南宋如果“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刘整的“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的建议为忽必烈所采纳,宋元战争进入了元军对南宋战略进攻的新阶段。

2、襄樊之战过程及结果

1261年潼川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刘整以泸州十五郡叛宋降于蒙古,忽必烈以刘整为督元帅。1262年兀良合台子阿术统领南征蒙、汉诸军。在忽必烈结束汗位之争,稳定内部之后,又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方。忽必烈根据刘整的建议,开始实施对襄阳的战略包围。王夫之有一段分析,有助于衡估襄、樊的军事地理价值:“江东之险在楚,楚之险在江与汉之上游。恃大江者非恃,弃上游者弃其所依”。正如元将郭侃所说:“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荆襄而已。

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而直趋临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元军从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起全力以赴攻襄、樊,动员了十万以上的兵力,每年在襄、樊消耗的军费约为全部财政收入的一半。其主要战略部署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陆路据点,作为攻宋的根据地。早在1261年夏,忽必烈根据刘整建议,遣使以玉带贿赂南宋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樊城外置榷场,吕文德应允。蒙古使者以防止盗贼、保护货物为名,要求在襄樊外围筑造土墙,目光短浅的吕文德竟然同意。于是蒙古人在襄樊东南的鹿门山修筑土墙,内建堡垒,建立了包围襄樊的第一个据点。

咸淳四年(1268年),蒙将阿术在襄樊东南鹿门堡和东北白河城修筑堡垒,切断了援襄宋军之路。咸淳六年(1270年),蒙将史天泽在襄樊西部的万山包百丈山筑长围,又在南面的岘山、虎头山筑城,连接诸堡,完全切断了襄阳与西北、东南的联系,并建立起长期围困襄樊的据点,使襄阳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襄樊成为一座孤城,至此,元军完成了对襄阳的全面包围。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朝的开端: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元朝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军队驻扎在宋州(河南商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为东京(开封),并设陪都西京(洛阳)。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 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

  • 宋朝的军事政策及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元朝

    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

  • 南宋与金朝绍兴和议产生了怎么样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元朝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

  • 宋朝的简介 宋朝的国号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

  • 宋朝疆域图 宋朝国土面积为460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元朝

    1、领土范围 宋、(国土为460万平方公里,与现在中国比没有新疆,甘肃,宁夏,内蒙,整个东北三省,青海和西藏,云贵和台湾。)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建都开封,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统一。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

  • 南宋灭亡:第一次被外族统治,南宋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

  • 宋辽澶渊之盟: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元朝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

  • 宋朝军力孱弱,为什么说罪不在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元朝

    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高峰。其城市之繁荣,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之弱,实在令人惊诧,最后导致整个中国被外族完全占领。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些人简单地归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误以为把兵权从将领那里拿过来由皇帝或文人控制,当然是要打败仗的。

  • 建炎南渡:北宋的灭亡,赵构在逃亡中建立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元朝

    1、建炎南渡 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恢复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临安,名为“行在”(陪都),实为

  • 两宋理学: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两宋儒学,又称道学、理学、性理学和新儒学,是继先秦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于公元11-12世纪崛起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高峰。这一思潮,集前人思想精华,汇经、玄、佛、老于一体,以孔孟儒学为主干,经300年雕琢,形成了一个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造就了以濂学、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