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辽澶渊之盟: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

宋辽澶渊之盟: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1/19 7:11:19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宋、辽之间百馀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1、澶渊之盟的积极作用:

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非教科书所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失去的钱宋又可以通过外贸赚回)。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2、澶渊之盟的消极作用:

王安石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3、澶渊之盟的评价: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一方面幽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输金纳绢以求辽朝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以金钱换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对辽国而言,却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蒋复璁曾说及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黄仁宇说:“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朝军力孱弱,为什么说罪不在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元朝

    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高峰。其城市之繁荣,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之弱,实在令人惊诧,最后导致整个中国被外族完全占领。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些人简单地归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误以为把兵权从将领那里拿过来由皇帝或文人控制,当然是要打败仗的。

  • 建炎南渡:北宋的灭亡,赵构在逃亡中建立南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元朝

    1、建炎南渡 金国在靖康之难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算是其中的一位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改元建炎。之后,宋高宗一路从淮河、长江,到杭州恢复宋朝,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元年(1131年)正式定都临安,名为“行在”(陪都),实为

  • 两宋理学: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两宋儒学,又称道学、理学、性理学和新儒学,是继先秦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于公元11-12世纪崛起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又一座高峰。这一思潮,集前人思想精华,汇经、玄、佛、老于一体,以孔孟儒学为主干,经300年雕琢,形成了一个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造就了以濂学、关学

  •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中华文明的中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元朝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原因,我认为,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

  • 元祐更化:司马光为什么推翻王安石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元朝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 宣仁太后是前此宫廷中反对变法的后台,掌权后遂援引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种反变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马光打着“以母改子”的旗号,反对新法。他把变法的责任都推给王安石,攻击“王安石不达政体,

  • 宋词:中国词史上的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词作为新兴的诗歌形式,从隋唐发轫,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唐圭璋先生所编《

  • 《鸡肋编》:宋朝一部八卦杂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元朝

    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宋人庄绰,在他集行走语言和史料笔记于一体的著作《鸡肋编》中,以其轻松的笔触展示了我们的祖先摆乌龙阵、议论时政、侃知名人士八卦、起绰号的真功夫。 建中靖国初,韩忠彦和曾布同为宋徽宗的宰相。韩忠彦是前朝宰相韩琦的长子,身材魁梧高大但生性淡泊;曾布也有来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同父异

  • 宋朝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元朝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有别于官学的重要教育制度。我国历代创建的大小书院,有7000余所。但因时久境迁,世事沧桑,保留至今的书院极少。那么我国宋代四大书院有哪些? 宋代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1、岳麓书院 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采纳刘*的建议,由官府

  • 程朱理学: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

  • 宋朝蹴鞠:拜师要敬二郎神 赢球要谢主隆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在商业发达的北宋,各种行会都已出现,蹴鞠也不例外,民间已经有了组织叫做圆社,也叫齐云社,相当于足球俱乐部,并有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选拔、比赛机制。高俅这些高手,少不了是经过圆社“青训”的。 因为圆社的存在,宋代蹴鞠有很多规矩,其中,无论是拜师、评级比赛还是欢迎外籍球员,都得先拜祖师爷。拜的谁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