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幽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幽云十六州的丢失对中原王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幽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幽云十六州的丢失对中原王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1/5 18:42:03

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

1、幽云十六州的割让

幽云十六州,以幽州、云州为中心,还包括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到了后唐废帝李从珂统治时期,由于李从珂与大将石敬瑭的矛盾尖锐,最后石敬瑭在晋阳发动叛乱,李从珂派大将张敬达出兵镇压,他把晋阳团团围住,石敬瑭在无奈之中向辽国求救,辽太宗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铁骑深入唐境,达到晋阳城下,打败了唐军,解了晋阳之围。

但是当时的后唐的实力还是远强于石敬瑭,为了取得契丹更大的帮助以达到彻底推翻后唐的而建立自己政权的目的,石敬瑭与耶律德光达成了一项“协议”,即耶律德光承认石敬瑭做他的儿子,并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而石敬瑭称耶律德光为干爹,并允诺献幽云十六州,而且每年献帛绢三十万匹。从这时起幽云十六州便开始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部分。

2、幽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

幽云十六州自古为险要之地,自古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天然分界线,是历代中原王朝抵御北方草原民族的强大军事力量,在这一带修建万里长城,以抵挡游牧民族的骑兵冲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使骑兵只能望巍巍长城而兴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中原王朝的安全。

3、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努力

第一个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帝王是后周世宗柴荣,在后周的国力得到充实以后,世宗便开始计划统一全国。显德二年,周世宗制定了先易后难的统一计划,首先对南方割据政权发动了军事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战果,使中原王朝额版图大大地扩大了。

世宗的下一步是收复幽州,显德六年,世宗亲自领兵北伐,水陆并进,一个多月内收复了赢、莫、宁三州世宗准备直取幽州,但在行军途中,世宗突然得病,于是匆匆南下,不久世宗便病逝,收复幽州之事只得作罢。至此,此次北伐之举彻底失败了。

争幽云是件大事,可惜柴荣死的太早,来不及完成时代赋予给他的历史使命。而到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便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大举进攻南方各国,把幽云问题先搁置一边。

而此时辽国在位的君主是辽穆宗耶律述律,辽穆宗是历史有名的“睡王”,他昏庸无道,不理政事,每天不是打猎便是酗酒,喝醉了,不分昼夜,昏睡不醒。契丹兴起之后,在穆宗统治时期,国势很是萎靡。因此可以说在宋太祖在位期间错过了一次绝好的收复幽云的时机。

宋太宗继位后,由于当时很多人怀疑宋太宗是亲手宋太祖后夺取皇位的。为了安抚人心,树立威望,宋太宗急欲平定北汉,收复幽云十六州,希望通过建立超过哥哥宋太祖的功业来巩固自己的皇位。加上此时南方各国,已经次第削平,北宋已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而且宋太祖在位期间,为了收复燕云,太祖设立了封桩库积存每年的财政收入盈余,因此国库充足,是北伐的有力保障。太平兴国四年,宋太祖亲自率大军征讨北汉向辽国求救,宋军在打败了辽军之后,一举攻克了北汉。

宋灭北汉之后,太宗试图乘胜东进,一举夺占幽州,然后占领整个幽云地区。宋军在击败前来阻挡的辽军之后,迅速将幽州城包围,太宗督促将士日夜攻城,但守城的辽国大臣韩德让坚守不出,宋军一时难以攻克。

而此次辽国在位的皇帝辽景宗耶律贤正在打猎,他听说幽州城被围后,紧急派大将耶律休哥和耶律沙统率十万驰援幽州。宋军从晋阳赶到幽州,加上连日作战,而且是在炎热的夏天,已经疲惫不堪,锐气大减,双方幽州城西的高粱河决战,宋军大败,狼狈南逃。此次北伐战争以高粱河之战的失利而没能成功。

到了雍熙三年,宋太宗收到边将的密报,说契丹“主少国疑,幕后专政,宠幸用事”,便开始积极准备再度北伐。然而此时在位的辽圣宗刚刚即位,年仅16岁,政事听命于其母成天皇太后,萧太后虽是女主,但他却是辽国十分出色的政治家,在她主政时期是辽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宋太宗做出了再攻幽州的决策,宋军兵分三路,总共三十万兵力,从东、中、西三路同时出发,其中东路军兵力超过二十万,是主力军,以曹彬为统帅,起初连败辽军,兵至岐沟关,但因粮草不济欲退至雄州。宋太宗认为曹彬退军是重大失策,加上西、中两路连克州县,屡战屡胜,曹彬部下也求功心切,都主张出战,曹彬只得北进。

但疲困的曹军未能抵挡住辽军骑兵的冲击,在岐沟关大败而逃。东路军的失败迫使宋军全线撤退,辽军则全线反击。此次北伐,宋军前后丧失兵力不下三十万,自太祖以来的精锐损失殆尽,宋军在宋辽战争从此一蹶不振,只能对辽采取被动的守势,再也无力收复幽云十六州。

4、幽云十六州割让后的影响

对辽国而言,后晋割地后,燕山山脉出于契丹的内地,幽州已成为契丹的重镇。马足一动,不到黄河再也碰不到难以逾越的地形。然后对辽国最大的影响是契丹族的发展加速了,在割让幽云之前,契丹境内部落繁多,社会经济发某些地区虽发展了一点农业,但主要还是以畜牧业为生,比展水平很不一致,较落后。

而幽云十六州是封建经济高度发达的汉人聚居的地区,契丹获得这块土地之后,升幽云为南京,并在本国进行官制改革,宣布改元,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辽国也因此开始从单纯的游牧民族向游牧农耕相杂交的民族过渡。

在幽云地区,汉族与契丹族杂居,从而加速了辽国的封建化进程。逐渐巩固和完善了其政权。进而大大提升了辽国的国力。可以说,从这时候开始,中原王朝与契丹才真正形成了新的南北朝局面。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幽云十六州的丧失使中原王朝失去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一道天然的屏障,从此契丹骑兵可以 华北平原长驱直入,而唯一的黄河在冬季有结冰期,使辽军亦可轻松跨越,无险可守的中原王朝在骑兵的冲击下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特别是北宋时期,由于两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中大量的财富和军队的被耗尽,使北宋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而在宋辽澶渊之盟中,辽国向北宋大肆敲诈和勒索,北宋的积弱之势愈演愈烈。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是一条天然的战略防线,有了这条防线就有了对抗北方势力的资本,就有了战略的纵深,可以赢得发动全国之力应对入侵的时间。对于北宋,从建立之初就没有能够收回燕云十六州,北方的势力总能够凭借燕云之地防御宋军的进攻,也同样以燕云之地为进攻北宋的前沿阵地。北宋在与辽和金的对抗中一直处于劣势,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一直没能控制燕云十六州之地,北宋的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燕云十六州。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下河东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

  • 宋元襄樊之战: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元朝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 早在窝阔台灭

  • 宋朝的开端: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元朝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军队驻扎在宋州(河南商丘)。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为东京(开封),并设陪都西京(洛阳)。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 赵匡胤首先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

  • 宋朝的军事政策及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元朝

    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

  • 南宋与金朝绍兴和议产生了怎么样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元朝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订立的和约。宋军在反击金的入侵中已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宋高宗与宰相秦桧唯恐有碍对金议和,解除了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的兵权,甚至制造岳飞冤狱,使抗战派对投降议和活动无法进行反对。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与金于书面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

  • 宋朝的简介 宋朝的国号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

  • 宋朝疆域图 宋朝国土面积为460万平方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元朝

    1、领土范围 宋、(国土为460万平方公里,与现在中国比没有新疆,甘肃,宁夏,内蒙,整个东北三省,青海和西藏,云贵和台湾。) 政和元年宋因五代之旧,建都开封,结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完成了统一。宋朝与辽国的疆界长期稳定在雁门山-大茂山-白沟一线。由于失去燕云十六州的屏障,朝廷只能在边

  • 南宋灭亡:第一次被外族统治,南宋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南宋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与金国、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趋向衰落。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

  • 宋辽澶渊之盟: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元朝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

  • 宋朝军力孱弱,为什么说罪不在赵匡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元朝

    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等都相当发达,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高峰。其城市之繁荣,在当时的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但是,宋朝的军事力量之弱,实在令人惊诧,最后导致整个中国被外族完全占领。为什么会是这样?有些人简单地归之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误以为把兵权从将领那里拿过来由皇帝或文人控制,当然是要打败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