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故宫用的砖为何被叫做金砖

明朝故宫用的砖为何被叫做金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760 更新时间:2024/2/5 20:04:54

按说,用砖铺地,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开始用砖砌墙铺路。到了明朝,已有的砖瓦等建筑材料,用来修建紫禁城不是问题。但由于明成祖在迁都的问题上,不仅要求高,也要求严。他一再下旨,规定工匠们不惜重金也要打造恢宏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哪怕是踩在脚下的路,都精选装点修饰的对象。据此建成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只能让百姓们望而止步。于是,民间便流传着“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砖墁的”这样的传言。实际上,只要到过故宫的人都清楚,并非使用了金砖铺路,而是使用了特定的砖罢了。

紫禁城使用的砖,真的很有讲究吗?只要留意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虽说紫禁城铺地的不是“金砖”,却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涩的方砖。

据史料记载,明代在营建紫禁城时,铺地所用的细砖都是苏州等五府烧造的,因为苏州等地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澄浆容易,制成的砖质地密实,而且,制成之后,可就近利用运河水运到北京。

透过史料,我们看看这种砖的制作、烧制铺设都有什么特别要求:

其一,砖的制作工艺非复杂。根据明代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此砖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并按照正确的顺序才能铸成。首先是选取“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然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

其二,烧制工序更是极为复杂。明代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之所著的《造砖图说》详细介绍了烧制此砖入窑的情况:入窑后要以糠草熏1月,片柴烧1月,棵柴烧1月,松枝柴烧40天,凡130日而出窑。至此远未结束,出窑后还要在特制的桐油中浸泡百日,这才算是制作完成一批紫禁城建设需要的特种砖。当时,这些砖主要有1尺7寸、2尺、2尺2寸等三种型号。

其三,铺设过程要求甚为严格。有资料称,首先进行砍磨加工,以使砖墁好后表面严丝合缝,即所谓的“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墁好、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规定,砍磨2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3块;而墁地时每瓦工1人、壮工2人,每天只能墁5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致程度。

下面我们再粗浅谈谈这种特殊用途的砖,以在民间被称之为“金砖”的问题。笔者收集了一些史料章,也查阅了一些民间传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此砖端正完整,颗粒细腻,质地密实,颜色纯青,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叫“金砖”;二是认为,由于此砖只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所以叫“京砖”,之后逐步被人们演绎为“金砖”;三是认为,此砖从制作到烧制,再到铺设,所有工艺都极为讲究,都凝聚了无数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若就其包含的价值,不啻与金砖相媲美。

笔者虽觉得三种说法皆有道理,但最认可的还是第三种。毕竟,这种特制的砖尽管不是黄金打造,但它比金砖更不易更珍贵,其中隐含的劳动与汗水、凝结的聪明与才智,是不能以黄金来等价的。若一定要比较的话,称其为“金砖”,确实是实至名归,丝毫不谬。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明代是武术发展史上重要的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历史

    在中国武术运动史上明代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武术史研究有人赞成这样的说法——“明成清盛”说。亦即武术运动形成于明朝,发展鼎盛于清朝之意。 武术发展中明代的重要主要体现在: 开始规范分类成不同流派,这是武术发展到一个较高程度的标志。而明朝以前,中国武术以军阵冲杀格斗技术为主体内容,训练以兵器实

  • 《醒贪简要录》:历史上首部反腐教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清历史

    《醒贪简要录》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反腐教材,颁布于明代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这份教材详细记载了朱元璋制定官吏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并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放纵各级官吏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当时贪官敛财的花样无奇不有:“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

  • 《警世通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清历史

    《警世通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完成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来自史传和小说。故事描述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 《警世通言》与作者稍前完成的《喻世明言》、以及稍后完成的《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通常亦与凌濛初的“二

  • 《菜根谭》:助人修身养性的语录世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清历史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

  • 《二刻拍案惊奇》:古代著名拟话本小说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清历史

    《二刻拍案惊奇》为拟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编著。于1632年(崇桢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

  • 大奸臣严嵩靠青词上位? 青词在明代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清历史

    严嵩是嘉靖皇帝时代的大奸臣,但是这个大奸臣貌似还有点才学,他被称为青词宰相,那么这个青词究竟是什么呢?青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吗?1、青词是什么 青词,又叫绿章。因在青藤纸上用朱红色字写而得名,青词本是道教举行斋醮仪式时献给天界神明的章表奏文,以极其华丽的文笔表达出皇帝对天帝的敬意和求仙的诚意。唐代开

  • 明朝曾经创下十个世界第一的纪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清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明朝也是继汉唐宋后,又一个强盛的中原王朝。都说明朝强大,到底有多强大呢?一组数据表明明朝曾创下了当时十个世界第一的纪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矿产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铁产量是宋朝的两倍,万历年间达9000多吨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清历史

    王阳明书知行合一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是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美美与共”出自费孝通先生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知行合一”则出自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有着深刻的哲学含义。1、王阳明和知行合一思想 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他主张“致

  • 关宁铁骑有多厉害, 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清历史

    关宁铁骑号称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实力超级强悍。但是就是这样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最后却没能挽救大明的江山。如果袁崇焕不死,是不是一切都会有改变呢?1、袁崇焕苦练关宁铁骑 关宁铁骑是袁崇焕苦练出的一支兵力并不很大,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能与清八旗军正面交锋的不败之神。明朝实行的是文官

  • 天启大爆炸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清历史

    天启大爆炸又称作王恭厂大爆炸,这次爆炸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也因此丧命。天启大爆炸被称作是一次离奇的爆炸事件,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前所未有。1、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 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以万计”。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