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的繁荣为何能远超汉唐?

宋朝的繁荣为何能远超汉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59 更新时间:2024/1/19 16:15:49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

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统一的巨大胜利面前不能自持,竟至忘乎所以。汉承秦祚,唐承隋祚,吸取了前朝失败的教训。而宋朝却以兵变立国,与汉、唐两朝不同。

其次,北宋立国是建立在五代十国四分五裂的基础之上,同秦以前的春秋战国和隋以前的五胡乱华的局面类似,实现国家统一需要进行长期战争。而汉、唐两朝均建立在前朝大一统的基础之上,立国后可以专心为政。

另外,宋朝立国时面临着强敌的侵犯,其周边环境远不如汉、唐。汉的主要敌人是匈奴,唐的主要敌人是突厥。匈奴、突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他们仅仅是势力较大的部落,部落管理尚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他们侵犯汉、唐的主要目的是强夺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往往是袭扰性的。宋的主要敌人是辽、金等国。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辽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国以及距离较远的吐蕃。

宋朝建立之时,辽政权已经存在了约50年,而且从一个游牧民族逐渐变成了实力雄厚的国家,军队战斗力较强,他们有强烈的争夺生产资料也就是扩张土地的欲望。从公元979年至1004年,宋、辽两国发生了长达25年的战争,双方损失极其惨重。

西夏建立于1038年(即北宋宝元元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凭借相当富庶的宁夏平原建立了“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抵大漠”、“方二万余里”的西北大国。从第二年正月起,李元昊率领大夏铁骑连续对宋朝发起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等数次大规模的战争,致使宋军损失惨重。

但是,北宋在这么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却稳住了政局,并使经济得到恢复和较快发展,这不得不让人问几个为什么。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宋太祖及后任皇帝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制度和政策。

许多人都知道“杯酒释兵权”这个历史典故,但对此事的看法却歧说不一。我认为,采取某种方式解除兵变之忧,这是专制社会的必然。相比其他朝代的帝,宋太祖的做法也较为合理和人道。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又针对前朝历代的流弊,进行了体制上、制度上的大变革。

一是改革军制。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调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止官兵“亲党胶固”。

二是改革行政。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对独霸一方的节度使,则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办法,逐步从地方调回都城担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派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三是改革财政。规定地方财政每年赋税收入,除支度给用外,凡属钱币之类,“悉辇送京师”。

经过改革,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政治趋于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宋真宗宋哲宗统治时期,北宋继续改革经济制度,实施两税法、代役制和租佃制等,又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无论寒门士子,还是农桑人家,学而优者,均可以出入庙堂。文官出任中央及各地最高行政长官,地位居于武官之上。军队是军无常帅,帅无常军。地方官员的主要责任是牧民,守土之责由中央任命专职的军事长官去处理,二者皆由中央调遣,互不统属。这就彻底革除了唐以来军阀割据的政治传统,也彻底消除了五代朝代频繁更替的政治基础。据史载,太祖立国之后,曾在太庙里刻下祖训,其中的一条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明的政策,确保了文官政治,并且得到切实执行达三百年之久。

由于宋代皇帝都能较好地执行太祖的祖训,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这种比较开明的政治为他朝罕有,也为宋朝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标签: 宋朝元朝

更多文章

  • 宋太宗当众强奸小周后 画工现场创作春宫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元朝

    1、不择手段,灭亲登台太宗是“烛影斧声”千古疑案的主角。经近几十年的研究,他经过预谋,弑兄夺位,已成为大多数史家的共识。即使《宋史》一书,因时间仓促,元人多照抄宋代国史,对帝王多为谀词,仍不能不露出蛛丝马迹。如《太宗本纪》说:“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

  • 中国历史上北伐战争为何均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元朝

    史上以失败而告终的八次北伐,“北伐”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词,北伐所指的往往是历代南方政权未恢复中原,长江黄河、统一全国的举动,但是,实际上却差强人意。历史上中国的北方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实力都高于南方,南方统一北方的时机还不成熟,这就是为何每次北伐都以失败

  • 沈万三是怎么发家致富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在长江三角洲不少地方,谈及沈万三,普通老百姓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这样一个“富可敌国”的人物,究竟“富”到什么程度?周庄水乡的斜阳充满画意。小桥旁边,一位中年妇女呵斥掉下饭粒的孩子:“家里阿

  • 中国古代宋朝与清朝的18个细节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元朝

    1、【文人煽颠】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鼓动四川割据独立。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六百年后,又有一个叫曾静的文人,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反清,结果雍正掀起一场文字狱,然

  • 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元朝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

  • 宋朝为什么有那么多黑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元朝

    很多观看新《水浒传》的观众,认为这部电视剧把梁山好汉拍成了黑社会。这是一句笑言,代表了观众对它的看法。不过宋朝确实有很多黑店。所谓黑店,就是专门图财害命的客店,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各小说之中。在许多宋代史籍中都有关于各种黑店的记载,为什么历史上最多和最为有名的黑店都产生在宋朝呢? 宋代文学中有很多

  • 宋太宗毁太原城之谜:毁掉”千古龙城“的龙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元朝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并率军入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因赵匡胤所领的归德军驻在宋州,所以建国号为宋,定都于开封。史称北宋。宋王朝

  • 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元朝

    宋徽宗是宋钦宗之父,钦宗子承父业后仅仅一年有余,即和宋徽宗一起被金兵俘虏,两人均在大金渡过残余岁月。公元1125年(宋钦宗靖康元年一月),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金兵直逼汴京(今开封市)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迁都杭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元朝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领。南宋政权初建,他曾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即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享乐。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

  • 手榴弹的起源竟可追溯到金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元朝

    相信看过战争片的观众都知道,那种可以手抛的小型炸弹称之为手榴弹。在近现代的战争之中,手榴弹是近战非常有利的武器。无论进攻还是防御,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手榴弹是哪国发明的?您可能万万想不到,手榴弹竟然起源于我国宋朝时期的金国。 众多周知,金国是火药的故乡。火药发明之后,许多火器相继问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