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 曾替阿娇写了流传至今的《长门赋》

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 曾替阿娇写了流传至今的《长门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2 更新时间:2024/2/13 14:06:21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著名辞赋家,也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在汉景帝时期,因为少年时期的司马相如喜欢读书练剑,就用钱买了个官职,做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我们知道,这些并非其所好,所以他常有不遇知音之叹。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是这样评述的:“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受汉武帝赏识

汉景帝不喜欢诗词歌赋,司马相如做汉景帝的武骑常侍做的不是很开心。后来因病退职,就前往梁地找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相如为梁王写了那篇流传古今的《子虚赋》。

后来,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无意间看到《子虚赋》以为是古人之作,非常喜欢,还叹息不能与作者同时代。

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这下好了,刘彻非常意外,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于是就有了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这两首内容可以相衔接,但后者更有文采。而且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宗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而且又有对统治者有所讽谏,它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

此赋一出,司马相如立刻被刘彻封为郎。

建元六年,相如担任郎官已经有些年头了,这年,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为唐蒙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唐蒙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为之震惊恐惧。汉武帝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不是皇上的本意。而机智的司马相如在那儿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司马相如替汉武帝老婆写情书

在现代,文人写稿换来的钱叫“稿酬”,古代却美其名曰“润笔”。

其实,润笔在晋、宋之前就已经有了,而且是汉武帝的老婆陈皇后叫人写情书开始有的,而代写的这个人就是风流才子司马相如。

陈皇后小名阿娇,她的母亲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据东汉班固《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还是胶东王的时候,才四岁,姑妈馆陶公主刘嫖将他抱在膝上,问道:你想娶媳妇吗?又指着身边一百多名女官和宫女一一询问,刘彻都说不要。刘嫖又指着自己的女儿说:娶阿娇好不好?刘彻说:好!我要是能够娶阿娇作媳妇的话,就造一座金房子给她住。

刘嫖经过精心策划,终于使得刘彻和阿娇得以成婚,刘彻即位后,遂册立阿娇为皇后。

没想到,卫子夫出现之后,刘彻移情别恋,逐渐冷落了阿娇。阿娇怀恨在心,就找来女巫楚服,用巫术诅咒卫子夫。可事情还是败露了,楚服被斩首示众,阿娇本人也被废去后位,迁居长门宫。

大多古装剧都是这么演的,被打入冷宫的妃子千方百计想见到皇上。阿娇亦是如此,她有满腹相思与忧愁想说给刘彻听,但没机会见到他,刘彻也根本就不会来看望她,她实在不甘心就此了结残生,想来想去,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彻,可写什么呢?怎样才能打动他那颗已经对自己失去好感的心呢!

这时,她想到了远在蜀郡成都的司马相如,早听说他是情场老手,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于是赶紧叫人送上黄金百斤,请他也给自己写一篇“解悲愁之辞”。司马相如是个结巴,虽然说话不大利索,但确实善于作文,他就为阿娇作了一篇《长门赋》,开头是这样写的:“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文章大意就是说我为什么魂魄失散、形容枯稿而独居呢?就是因为你忘记誓言,有了新欢而把我忘在了脑后。结尾是这样写的:“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这句话表示阿娇虽遭冷遇,暗自悲叹,即使长年累月如此,仍然不会将皇帝忘掉。

据说阿娇得到《长门赋》后,就命人谱曲传唱,目的是要传到负心郎刘彻的耳朵里去,想用此唤起汉武帝和刘彻的美好回忆,从而回心转意。果然,刘彻很快就听到了,也的确为其中情真意切的言辞打动了几分钟。但事实上,《长门赋》并未真正唤回刘彻的心,阿娇最终还是在二十六岁时抑郁而终。据史料记载:“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以黄金百斤奉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悟主,此为润笔之始。”

司马相如的确是一个擅于写文章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多情的人。司马相如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并通过自己的辞赋创作实践和有关辞赋创作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赋有不少的见解。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西域:天山南北 大好河山 历时千年 终归华夏 神秘的西域是如何纳入华夏王朝疆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大汉王朝时,有博望侯张骞孤行千里开异域,有定远侯班超绝地轻骑催战云,西域三十六部族就此纳入华夏王朝疆土。1、汉代西域西汉时期,出了玉门关、阳关

  •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昭君出塞让人们纪念两千多年 一曲琵琶两行泪 一颗丹心为汉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汉历史

    王昭君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在人们的心目中,王昭君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女英雄,一曲《昭君出塞》感动着无数代中国人。其实,更多时候,历史只让我们看到它光鲜的一面,历史背后的无奈与辛酸,却被如大漠黄沙般涌来的时间所覆盖。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西汉倪宽 中国农历的计算法竟然是他计算出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汉历史

    倪宽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以下就是关于倪宽的简介。倪宽,字仲文,西汉千乘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家境根本上不起学。所以就在当时郡国学校中帮助学校的伙房做饭,通过这一个手段来得到学习的机会。不仅如何,小小年纪的倪宽,还经常被有钱人家雇为短工。每次下地干活的时候,倪宽总是将经书悬挂在锄把上,

  • 七国之乱:西汉时期为什么会爆发七国之乱?爆发的背景、过程及结果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汉历史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平定以后,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了。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

  • 夏侯婴: 从刘邦车夫到开国功臣 四朝元老屹立不倒 传奇司机夏侯婴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汉历史

    夏侯婴是西汉开国功臣,一开始只是一个车夫,但是能从一介车夫逆袭成开国功臣,就足以见得夏侯婴的本领。在汉朝建立以后,许多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杀的命运,尤其是到了吕后时期,更是人人惶恐。然而,夏侯婴经历了汉高祖、汉惠帝、吕后和汉文帝四朝,一直屹立不倒,一生为汉室鞠躬尽瘁。夏侯婴是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

  • 大将军卫青 中国骑兵天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汉历史

    大将军卫青是平阳县人,他的父亲郑季充当县中小吏,在平阳侯曹寿家供事,曾与平阳侯的小妾卫媪通奸,生了卫青。卫青的同母哥哥卫长子,同母姐姐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家得到汉武帝的宠爱,所以冒充姓卫。卫青,字叫仲卿。卫长子改表字叫长君。长君的母亲叫卫媪。卫媪的大女儿叫卫孺,二女儿叫卫少几,三女儿就是卫子夫。后来卫子

  • 燕王臧荼介绍 臧荼谋反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汉历史

    燕王臧荼起初只是燕国时期的一名老将。在一场众所周知的历史战役“陈胜吴广起义”中,因为当时的陈胜和吴广不满当时的政权带动老百姓们一起来反抗,使得天下大乱,由于起义中老百姓占了大部分,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什么战斗策略,很快就被有能力的帝王将相给扑灭了。后来,韩广就受当时的帝王令去安抚当地的老百姓,想让他

  • 蒙恬: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 丰功伟绩下枉死小人之手 手握三十万大军却从未起兵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汉历史

    蒙恬是秦朝时期名将,出身名将世家,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秦二世胡亥夺位后,蒙恬被迫吃毒药自杀,其家族则被灭门,成为胡亥夺权的陪葬品、牺牲品。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为蒙恬写了列传,却没有为他的祖父和父亲专门写列传。但是如果要

  • 医圣张仲景:名垂千古的医者 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而比起好些名医的世家传承,甚至草根身世来,医圣张仲景,却是个绝对的另类,他的家庭,是当时东汉王朝的官僚世家,虽说比起名门显贵有差距,生活却还优

  • 张良:是中国文人的巅峰 做人当学张良拿得起放得下 所以张良能独善其身 幸免于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汉历史

    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臣,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汉高祖刘邦的疑心极大,张良陪伴皇帝左右还能够自保,这确实是一大奇迹!张良为什么能够在危机重重的宫廷斗争中得以善始善终?众所周知,秦末乱世中,刘邦的崛起颇为传奇。他出身低微,说好听点儿是一介布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