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疆域 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汉朝疆域 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20 更新时间:2024/2/13 11:43:36

1、汉朝版图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战乱不休,致使河套为匈奴所据,南越、闽越、黔中等地相继独立,至汉初国土仅剩214万平方公里。到汉武帝时期,大规模开边拓土,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派卫青北击匈奴,收复河套置朔方郡、五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击灭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部落,以其地设武威郡、酒泉郡,后又分出张掖郡、敦煌郡;元鼎六年(前111年),攻灭南越国并进占海南岛,于该地设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又平西南夷设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元封二年(前109年),吞并滇国置益州郡,将西南边境推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元封三年(前108年),灭亡卫满朝鲜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自此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太初三年(前102年),又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居延塞,将北疆推进至戈壁沙漠一带。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在西域乌垒城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对海南的控制;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据独立;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置于河套,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扩充至缅甸北部;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彻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滨;后“及孝和晏驾,西域背畔”,直至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并于汉顺帝永建二年(127年)平定西域诸国,然而乌孙及葱岭以西诸国已脱离汉廷的控制,自此“三绝三通”而终。东汉末年,因海内虚耗、人口锐减,曹操放弃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不过将盘踞河套的南匈奴分为五部,各设汉官司马兼领之。

汉朝初期,刘邦封异姓王七人。但因各地叛乱不断遂而消清大部分异姓王,仅留长沙王吴芮。同时大封同姓诸侯,这些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谮于天子”。地方王国势力的强大导致中央政府所实际控制的区域萎缩。吕后时期,增加外戚诸侯王。到文帝时期又纷纷铲除,增加刘氏诸侯王。但是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已经对中央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文帝接受贾谊的建议,用分地的方法削弱诸侯的势力。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直接缩减王国的封地,引发诸侯王的强烈反弹,导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但未几就宣告失败。景帝借此缩小各王国的辖地。武帝时期则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位由嫡子即位,而余子皆分一县或一乡的土地。因此王国不断缩小,汉郡不断扩大,加上边郡的开扩,汉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日益加强。同时,政府将大量面积较大郡予以分割。到平帝元始二年,共有郡国103个,辖县、侯国、邑、道等县级政区1587个。蜀汉时期的领土范围大致为今四川、云贵、陕西旧汉中府及缅甸北部地区一带,虽然昭烈帝刘备曾经大举伐吴,诸葛亮姜维屡次北伐,但终究未曾改变蜀汉的基本国土范围。

2、行政区划

州作为行政区,在西汉武帝时萌芽,到东汉末年正式成型。自元封五年,始在郡之上设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个行部管辖若干郡(国)。但此时的行部是监察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东汉末年,地方多事。中平五年,朝廷选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军民。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至此,中国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县两级制度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十三个州为:司隶(治雒阳)、徐州(治剡县)、青州(治临淄)、豫州(治谯县)、冀州(治高邑)、并州(治晋阳)、幽州(治蓟县)、兖州(治昌邑)、凉州(治陇县)、益州(治雒县)、荆州(治汉寿)、扬州(治历阳)和交州(治龙编)。兴平元年(194年),又分雍州。则至汉亡,全国有十四州。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司隶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弘农郡,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豫州颖川郡,汝南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冀州魏郡,巨鹿郡,常山郡,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赵国,渤海郡兖州陈留郡,东郡,东平国,任城国,泰山郡,济北郡,山阳郡,济阴郡徐州东海国,琅邪国,彭城国,广陵郡,下邳国青州济南国,平原郡,乐安国,北海国,东莱郡,齐国荆州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扬州九江郡,丹阳郡,庐江郡,会稽郡,吴郡,豫章郡益州汉中郡,巴郡,广汉郡,蜀郡,犍为郡,牂牁郡,越巂郡,益州郡,永昌郡,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凉州陇西郡,汉阳郡,武都郡,金城郡,安定郡,北地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张掖属国,居延属国并州上党郡,太原郡,上郡,西河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朔方郡幽州涿郡,广阳郡,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辽东属国交州南海郡,苍梧郡,郁林郡,合浦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朝文化 隶书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汉历史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

  • 汉武帝刘彻奠定了大汉王朝强盛的局面,这个英雄时代却充满了人民的血与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汉历史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还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有人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古往今来,中国人精神的空白,往往由历史弥补。我们没有圣经而有古典;没有神殿但

  • 河西走廊对古代中国有多重要?为何古代中国会多次反复争夺?河西走廊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汉历史

    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称雍凉之地,河西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之西,夹在祁连山脉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西连大沙漠,东西长约一千公里,南

  • 贾谊作品深受文帝赏识却为何不被文帝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汉历史

    《贾谊不至公卿论》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作。这篇文章中关于贾谊的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而语言严谨顺畅,是欧阳修比较优秀的文章之一。在这篇文中,欧阳修肯定了贾谊的才能,认为他的才华绝对可以超越伊尹和管仲,而他的政治主张也是非常敏锐和现实的,可是汉文帝却不懂的招揽人才,重视人才,使得满腹才能的贾谊

  • 天下第一阳谋“推恩令”的内容及作用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汉历史

    “推恩令”是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的一项重要法令,“推恩令”吸取了因为晁错削藩的计划从而导致七国之乱的前人教训,“推恩令”的规定是诸侯王除去自己的嫡长子可以继承侯位以外,其他庶子在本国原有的封地内也可以封侯,新封侯国从此不受本国王的管制,而是直接隶属于各郡的管理,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县。那么推恩令巧

  • 历史上后宫干政的现象为什么两汉时期发生最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的思想非常的严重,但是女人们却不甘寂寞,她们总是想出各种办法来和命运抗争。人们见得最多的女人与命运抗争的方式,大多数都走到了同一条路上——干政。后宫干政几乎每朝都有,为何汉朝会最为严重?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的象征,君临天下。而皇后则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漫漫历史长河中,

  • 马邑之围:开启了汉朝对匈奴主动出击的新纪元,马邑之战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133年,西汉在马邑策划的对匈奴进行一场诱敌歼灭战,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汉朝的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向匈奴单于透露了汉军包围计划,致使匈奴军未达到包围圈就撤退了。此后匈奴四处出兵侵扰汉朝边境,以报复马邑之围。自此,西汉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马邑之战发生于公元前133年,由公认为是伟大皇帝的

  • 周秦之变: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汉历史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周秦之变从春秋礼坏乐崩开始,到商鞅变法之际剧烈变化,并以秦始皇建立帝制中国为终点。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文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历史并不仅仅是这块土地上

  • 麒麟阁十一功臣丙吉一生传记 丙吉问牛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汉历史

    1、丙吉传丙吉在年轻的时候研究法律,本来是一名鲁国的狱史,后来受到朝廷的重用,最终官至御史大夫、丞相。他一生辅佐汉宣帝可以说是兢兢业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其中《丙吉传》这本书中就是对丙吉这一人物的介绍。首先在《丙吉传》这本书的开篇,就先对丙吉介绍了一番。其中由于丙吉的出生日期历史上并没有记录

  • 秦朝郡县制:影响了中国两千年历史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汉历史

    周朝地方诸候的势力大于中央的事件重演,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为避免周朝地方诸候的势力大于中央的事件重演,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1、郡县制度由于历史原因,各类史籍对于秦朝设立的郡县数量的说法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