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14个盛世时期

中国历史上14个盛世时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2/12 21:26:05

1、”文景之治”

首先是汉初的”文景之治”, 这段时期算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好时期, 文帝, 景帝奉行黄老之道, 讲究无为而治,即政府不过多干预经济, 让老百姓自由发展.所以大家觉得负担轻, 框框少, 日子好过..

2、”武帝盛世”

和文景之治刚好相反, 武帝好大喜功. 连年征战, 虽大汉威名远播. 四海臣服. 但百姓过得不轻松.且武帝干预经济, 所有赚钱的生意如盐, 铁都要自己做, 搞垄断经营, 典型的与民争利. 不过, 这段时期大汉在邻国面前的确威风八面. 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对外强硬时期. 说盛世也不为过.

3、“昭宣中兴”

汉昭帝和汉宣帝则既不象文景那么柔,也不象武帝那么硬. 比较平均, 对内讲法制, 体恤百姓疾苦. 轻傜薄赋. 对外也打仗, 但规模不太大.“昭宣中兴”算得上好时期.

4、“光武中兴”

光武帝建立政权前很会打仗, 但当上皇帝后却尽量避免战争. 以柔治国, 和文景一样, 百姓日子好过, 但对外比较软, 不过凭借西汉打下的威风, 邻国倒也不敢侵犯.

5、“明章之治”

汉明帝与汉章帝在东汉算是不错的皇帝, 但”明章之治”比起前朝的”文景”, “昭宣”就差了不少,时间也短一些.至此, 汉朝的盛世算是结束, 中国进入了一个长达400年的混战时期. 基本没有盛世, 虽在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发展期, 但西晋朝王朝极其****, 和现在有得比, 相信百姓的日子不会好过.不过, 这期间有一些局部的, 小的盛世, 如:

6、“元嘉之治”

指南宋文帝时期有过短期的发展期, 虽不能与前面几个盛世相提并论, 但相对于当时天下纷争, 这也算是难得的好局面.400年的战乱结束后, 中国开始进入了又一个大场面.

7、“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并迅速拔乱反正. 国家马上走上正轨. 而文帝厉行节约, 并以身作则, 实在是当今贪官的一面好镜子. 不过百姓日子虽然好过, 但由于文帝猜忌心重, 大官反而提心吊胆, 过得很不踏实.

8、“贞观之治”

这应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李世民能文能武, 治国方面发展生产, 轻傜薄赋, 与民休养生息, 百姓的日子迅速好起来.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 在政治上颇有民主风气, 听得进不同意见, 不会因为刻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而护短. 如在当代做领导人, 定能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在国际上, 四面出击, 逐渐建立了大唐的领导地位, 而在打败对手之后, 并不赶尽杀绝, 能以比较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民族, 民族矛盾比较少. 各国都承认唐朝的大国地位, 这很象今天的美国. 只是三征高丽, 居然没有取胜,

有点遗憾.

9、“开元盛世”

承接前面太宗, 武周留下的好局面, 继续发扬光大, 将唐朝的盛世推向高峰. 玄宗各方面也象太宗. 只是后半段经安史之乱, 迅速破产. 李隆基的名望也大打折扣.大场面结束了, 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纷乱的五代十国, 不过也有偶尔的好时候.

10、“长兴之治”

这是一个很短的时期, 前后才八年,但在五代那样的一个乱世. 有这么一个时期, 很难得,后唐明宗李嗣源虽没文化, 但人不错.纷乱过后, 中国进入了统一的时期.

11、“咸平之治”

指北宋真宗时的一段小康时期, 北宋经济非常发达, 文化也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物资, 精神文明都搞得不错. 只是武力太弱, 只能向邻国割肉以维持和平, 从此中国再无汉唐的国威.

12、“永乐时期”

明成祖朱棣文治武功算是不错, 百姓生活还算可以, 对外五征漠北, 打出了国威, 同时积极与外界沟通,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比汉朝的张骞通西域,唐朝的三藏西天取经都大很多. 只是好象历史上没有一个特定的”永乐之治”或”永乐盛世”的称号.

12、“仁宣之治”

仁宗和宣宗是有名的仁慈守成之君, 百姓安居乐业, 仁宣很象汉代的文景. 但时间短.

13、”弘治中兴”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懒惰昏庸, 但明孝宗朱佑樘算是个例外. 勤政爱民, 把走向没落的明朝向上拉了不少. ”弘治中兴”名符其实.

14、“康乾盛世”

康熙, 庸正, 乾隆真有两下子, 这么大版图的一个国家. 居然能这么有效的治理. 这一点,汉唐都有所不如. 对外基本没有败仗, 对内百姓生活也基本可以, 不过, 毕竟是亡国奴生活, 遭受歧视, 受气是免不了的.

标签: 秦汉历史

更多文章

  • 据考证秦始皇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汉历史

    按照邢义田教授的测算,如果司马迁的《史记》一如江苏东海尹湾汉简《神乌赋》和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孙膑兵法》的书写形式,每简38字左右,则全书130篇,52.65万字,需要竹简13855枚。“以木简的重量计,则达43.7~48.1公斤,甚至55.9公斤。如以新鲜的竹简计,则达58.33公斤;

  • 秦朝骑兵的建立与中原王朝骑兵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汉历史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和陕西咸阳塔尔坡秦人墓葬中发现了秦最早的骑兵俑和骑马俑。二号俑坑内发现的一批骑马俑群,计有陶鞍马116匹,每匹马前立有骑兵俑一件。马背上雕有鞍鞯,头上戴着络头、衔、缰。骑兵俑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提弓状。俑和马的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生动,把秦始皇时代骑兵形象生动展现

  • 秦军与马其顿东征军实力的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汉历史

    马其顿方阵1、亚历山大四大著名战役介绍及分析 马其顿在腓力二世(大路按:也有不少史书翻译为菲利普二世)立国阶段,遇到的敌人大都是古希腊的个城邦军队,这些军队数量较少,而且战斗力不敢恭维。他们采取与马其顿方阵类似的希腊方阵,在硬碰硬的对决中落于下风丝毫不奇怪。更重要的是,不少敌人望风而逃,&ldquo

  • 盘点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汉历史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 222次。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

  • 王重阳与道教全真七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汉历史

    王重阳(1112~1170)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 金庸先生

  • 两汉时期的西域三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汉历史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汉武帝以前,那里小国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国受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西域:地理方位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

  • 神秘消失的古国——南越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汉历史

    在秦末楚汉相争之际,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在统治岭南的93年间,推行郡县制,和辑百越,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岭南地区社会历史的全面发展,是岭南开发史上的重要时期。1、南越国建立南越国又称为南越或南粤,在越南又称为赵朝或前赵朝。南越国是

  • 东汉时期国家所设的十三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汉历史

    东汉在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州"是监察区的名,又称部。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1. 司隶,又称司隶校尉部 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

  • 秦朝将青铜兵器发挥到了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汉历史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扫平了华夏大地上纷争不已的各诸侯国,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归一……中国从此进入了封建大一统的帝国时代。战国晚期,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称雄数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铜兵器开始逐步走向衰落。但在这个阶段,铜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别是在秦代,承战国

  • 探索震惊世界的秦朝“铁路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汉历史

    中国考古界曾惊奇地发现,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竟然有古代的“铁路”。经有关专家鉴定,是二千二百多年前的大秦帝国遗存。当年的秦国 “铁路”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不仅如此,当时秦国还拥有庞大的“铁路系统”,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