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 他们分别是指谁?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 他们分别是指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4/3/2 9:58:53

明四家说的是明朝时期四位在绘画领域取得过突出成就的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徵明、唐寅和仇英。他们四位当中,沈周和文征明主要擅长画山水画,他们也继承了北宋以来山水画方面的传统;唐寅则是山水、人物都有较高的成就,他的风格属于南宋院体;至于仇英则在工笔人物和描绘青山绿水方面富有盛名。因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地点都在江苏苏州,因为苏州古称为吴地,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吴门四家”。

1、沈周

是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出生于1427年,字南,号石田,晚年号为白石翁,是长洲即现在的江苏苏州人。他出生在一个书画世家,因此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花鸟和山水都是信手拈来,当然最被后世人所称颂的是他的山水画,主要的艺术特点在于:下笔刚劲有力,但是又保留了元朝时期的的含蓄笔致,其山水意境主要为平淡’质朴和广阔。代表作品为《沧州趣图》。

2、文徵明

出生于1470年,原名为壁,子徵明,号为”衡山居士”。他在诗、书、画和文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人物。他的绘画主要是跟沈周所学,有他的一些痕迹但又融合了自己的特色,笔墨苍劲淋漓,简洁但是富有韵味。主要作品为《惠山茶会图》。

3、唐寅

和文徵明同岁,字子畏和伯虎,号为六如居士、桃花庵主。他原本是打算走科举这条路的,只不过因受考场舞弊案的牵连,从此便绝意科举。他的绘画风格自成一体,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各有特色。主要作品为《落霞孤鹜图》。

4、仇英

生于1498年,字实父,号十洲,原本是江苏太仓人,后来迁到了苏州。一开始是一名漆工,之后拜画家周臣为师学习绘画,他最擅长的一个是人物画,既富于技巧又不失灵动,风格圆转流美,劲丽艳爽。主要作品为《桃源仙境图》。

这四位画家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们的作品一直流传到今天,广受绘画爱好者的喜爱和追崇。

一、明四家排名

明四家又被称做“吴门四家”,具体是指明代时期四位著名的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而对于“吴门四家”这一个名称,也主要是相对于“元四家”而来的。

有人问明四家的排名是什么,我想既然是合称为“吴门四家”那就说明他们的才艺相当,不分上下,所以应该就不存在什么排名的问题。

“吴门四家”中的这四位人物都是来自于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如今的苏州地区,又因为苏州有个别称叫做“吴门”,因此他们就有了“吴门四杰”或者“天门四杰”的称号。下面就分别来介绍一下明四家中的四位画家:

沈周,他的字是启南,号白石翁,人们都称他为石田先生。他是来自江苏吴县人,从小就出身于书画世家的家庭,因此受到熏陶,他拥有了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以及善于画山水人物。其中《沧州趣图》就是来自于他晚年时期的杰作。

文徵明出生于1470年,去世时间为1559年,他的本名并不是叫这个名字,他的原名壁,字征明。在在他四十二岁改了自己的字,更字为征仲,号衡山居士。他是来自于长洲人,是画家兼学者。既能够画人物、也能够画花鸟、山水,其中的绘画以细笔画山水的作品最佳。

唐寅,字子畏,又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是苏州人士,才艺过人。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来自太仓,他本是漆工出身,但私下也是人物、山水画高手,因此被称为异才。

二、明四家之首

明四家指的是明朝中期在当时的画坛上取得了很高成就的四位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又因为他们都居住在当时的吴地即现在的江苏苏州,因此又把他们才称为“吴门四家”。

其中,这四个人里面排名首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沈周。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沈周出生在书画之家,祖上收藏了很多前人的作品,因此他对书画的喜爱应该是最深刻的的;第二是他受到了祖上先辈的影响,一生不入仕途,因此他的艺术风格质朴而富有情致,画风纯粹简洁;第三点,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一点,是因为他在这四人中年纪最大,再加上寿命也比较长,作品很多,身望也很高。

沈周,生于1427年,卒于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又自号为白石翁。沈周在绘画方法上,一开始学习的是同样身为书画家的父亲沈恒吉,后来又跟随当时很有名望的画家杜琼学习,当时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在融汇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独创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方法。沈周的技艺十分全面,功力深厚,他画名山大川可以凸显出它们的雄奇壮丽,他画小桥流水又能表现出它们的幽静闲适,让人不禁赞叹不已。

沈周为传统的山水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创新,主要有两点:一是融南入北,比如说他在画北方的险峻名山时,融入了南方画派的力感和硬度;二是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了起来,画中有诗,以诗衬画,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艺术情趣和文学美感。

明四家画集

《明四家画集》初出版于1993年12月1日,是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由故宫博物院负责实际整理的一本十分珍贵的绘画图书。该画集主要收录了明代时期居于苏州的四位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的主要绘画作品,这些作品是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和辽宁博物馆等博物馆精挑细选收集了129件最具特色和风格的藏品汇编而成的图书,对于绘画爱好者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明代四画家是后人对这四个人在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和称颂,他们另外一个称呼是“吴门四家”,这个称呼的来历主要是因为这四位画家的居所都是在当时的吴地即现今的苏州。这四位画家的绘画风格和擅长领域各有所不同。其中最年长的沈周主要创作领域为山水画,他的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呈现了“细”和“粗”两种不同的面貌,在笔墨形式上特短为苍中带修,柔中有刚,意境十分质朴和开阔。而文徵明则是山水、人物和花卉无一不精,笔墨苍劲有力,气魄雄伟,妖而不艳。唐寅则是自成一派,画风隽秀清丽,飘逸清雅。而仇英的成就主要在人物画方面,他善于运用水墨、白描等多种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人物之间的差异和特色。

《明四家画集》除了收录这些画集的代表作品之外,它里面也提到了这四位画家在艺术方面的特色和表现形式,这对于那些对明四家还不是很了解的人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宪宗朱见深堪称是明朝最被低估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历史上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天顺八年朱

  •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全才皇帝 令人可惜的是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个皇帝,朱瞻基不仅是整个明朝综合素质最为全面、最有才华的皇帝,更是整个中国古代都很难见到的全才皇帝。作为皇帝;他开创了明朝的一段盛世繁荣,作为艺术家;他的作品至至今还是无法逾越的明代宫廷画作高峰。生于祥瑞、长于富贵朱瞻基出生于1398年,那时他的祖父朱棣还只是燕王。一天,朱棣梦

  • 明英宗朱祁镇:两次为帝 一生跌宕起伏 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清历史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一位在位两次的皇帝,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却是一个好人。明英宗朱祁镇,死后葬于明十三陵裕陵之中。该陵墓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英宗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

  •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侵略,而清政府昏庸无能,许多官员胆小怕事,最终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南京条约

  • 清朝的什么人可以当清朝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都带刀,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其人身安全的保障,可以说是最高的,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安保的组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御前侍卫,什么人可以当,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曹寅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家族关系,进入皇宫做了銮仪卫。因为经常跟皇帝见面,所以产生了一定感情。后来,他被下放到地

  • 宋应星: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 最著名的作品是《天工开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宋应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长庚,出生在现今的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他因此查阅和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众多资料,这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还编写了许多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了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当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

  • 孙传庭:大明朝最后擎天柱 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如何理解传庭死而明亡矣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清历史

    孙传庭是明朝名将,被称为明朝最后一位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悍将。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民军的镇压活动,是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然而,孙传庭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明朝是一个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的王朝,它富庶,它节气,它强大,它传奇。没有一个朝代如同明朝

  •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势的分水岭 东王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被杀 翼王石达开出走 此后太平天国逐步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了一次公开的分裂,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使得太平军元气大伤,太平天国因此由盛转衰。1850年代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短

  • 左宗棠: 晚晴第一硬汉收复新疆名垂青史 左宗棠对清朝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左宗棠是晚清军事家,湘军著名将领。左宗棠是真正的英雄,是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拍案而起,挺身而出。他给后人收复了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驰骋的广袤疆场。千秋功业,罕有匹敌。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清晨,74岁的湘人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

  • 丁宝桢: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 怒斩慈禧宠臣安德海 清廉传家 是晚清有名的廉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为官生涯中,勇于担当、清廉刚正,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四川总督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饬吏治、修理都江堰水利工程、兴办洋务抵御外侮,政绩卓著、造福桑梓、深得民心。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1853年考中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不过,由于母亲去世,丁宝桢不得不辞去官职,回到老家为母亲守制。就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