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神宗朱翊: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也是大明的掘墓人

明神宗朱翊: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也是大明的掘墓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3/14 8:51:37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神宗在位之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明神宗统治的后三十年,“万事不理”,“静摄深宫”, 怠于政事而耽于享乐,日益挥霍侈靡,不知遏止。史家有云:大明王朝实败亡于万历皇帝。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绵延了276年的大明国祚就此终结。崇祯皇帝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但有些责任确实不应该由他来负。崇祯皇帝勤于政事,宵旰玉食,无奈大明帝国已经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最后一步步走向灭亡。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治下的封建王朝,它的辉煌比起汉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明太祖朱重八一手打造的这支大明舰队最终还是落下了船帆。对于明朝的覆灭,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着“明朝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的说法。史学家们对此也是争论不休,各有看法。不可否认,明朝自万历开始便已经显出颓败之势,而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万历连续几十年不曾上朝,实为明朝“旷朝第一人”。万历皇帝才是大明灭亡的真正罪魁。

清算张居正,自毁基业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10岁登基,58岁死去,在位48年、在他幼年的时期,大明帝国实际的掌舵者是张居正。张居正依靠自己的铁腕与雄心,在李太后和太监冯保的支持下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元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赋和稅合并在一起征收,将一个地方的人头税转变为这个地方的徭役,一石粮食折合银子若干、每人交银子不交粮,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一条鞭法”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明王朝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由于皇亲国戚、地主豪强也要交税,百姓的负担反而减轻了。大明王朝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对待北方的蒙古、女真等部,张居正调派戚继光为蓟辽总督,辅之以李成梁等。大明王朝的边境一时间风平浪静。明朝出现了真正的“中兴”。可惜好景不长,1582年,张居正病死,长期以来生活在张居正阴影下的万历皇帝开始亲政。半年以后,他对张居正展开了清算。褫夺了以往给张居正的一切荣誉和称号,下令查没张居正的家产。张居正的6个儿子有的被抓,有的被押,有的被充军。真正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万历皇帝把张居正时期实行的一切改革全部推倒重来,张居正的一切心血付之东流。大明王朝的“中兴”也就此无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荒于朝政,几十年不上朝,许多大臣多年难得见皇帝一面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是穷苦农民出身,他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即位后。打击豪强势力,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朱元璋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皇帝,他事无巨细,为后世子孙精心制定各种法律、法规,以保证“大明号”航船一路向前。200多年以后,当大明王朝来到万历皇帝是时候,一切都变了。万历皇帝刚亲政时,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很想有一番作为。在大规模清算张居正以后,他发动了著名的“三大征”,保证了大明边境的稳定。他率领群臣亲赴天坛祭祀求雨,表现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怀。但没有了张居正的束缚与羁绊,成年后的万历皇帝也就越来越随心所欲了。万历20年以后,他借口腿脚不方便干脆不再上朝理政,把一切军国大事全部推给了内阁和司礼监,自己一个人躲到后宫享清闲去了。遇有重大朝政,阁臣才可以觐见皇帝。除六部九卿以外的其他官员几十年也难得见一次皇帝。万历皇帝宠幸郑贵妃,日夜与美人厮守在一起,早已把朝政抛在了九霄云外。虽然怠于朝政,但他却贪婪成性。明朝后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江南一带出现了大量的开采矿产的,万历皇帝派出宫中的太监到各地区收取矿稅银。矿税银的征收,肥了皇帝和那些太监们,大小矿主苦不堪言,百姓流离失所。万历皇帝搜刮来的这些钱财完全供自己支配,户部无权干涉。由于万历皇帝20多年不上朝,六部九卿、各科衙门缺员严重。万历皇帝却不愿意为各部配齐人马,因为这样就要支出俸银。万历皇帝让他们一个人干两个人、三个人的差使,甚至,户部兼任礼部,刑部兼任工部。官员们忙得是团团转,皇帝在一旁偷着乐。无奈之下,许多事情也就只能是无人过问,甚至一拖再拖。

明末“三大案”让大明王朝元气大伤,无力回天明末“三大案”指的是梃击、红丸、移宫。这“三大案”都发生在万历、泰昌年间。其中,泰昌皇帝在位仅仅一月就去世了,可以说“三大案”都是万历皇帝一手造成的。由于万历皇帝宠幸郑贵妃,一心想立自己和郑贵妃所生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可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后无子,朱常洛就是长子,这太子的位置就应该是朱常洛的。由于朱常洛的生母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万历皇帝很不喜欢她,恨屋及乌,自然也就不喜欢常洛了。

万历皇帝认为立哪个儿子为太子是自己的家事,外人无权干涉。可那些饱读诗书的大臣们却认为皇家无私事,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才是正道。大臣们和皇帝、郑贵妃展开了20多年的明争暗斗。一天,一个大汉手持一条枣木棍冲进了太子府见人就打,被侍卫拿下。这大汉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轻而易举地闯进戒备森严的太子府?没有内应肯定是办不到的。再愚笨的人都会想到是郑贵妃干的。万历皇帝为了息事宁人,下令处死了大汉张差,不许牵连其他的人。梃击案变成了一个谜案。

朱常洛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当了20多年的太子。公元1620年8月,万历皇帝驾崩。朱常洛即位,是为泰昌帝。压抑了20多年,如今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郑贵妃给他进献了10名美女,他照单笑纳。由于纵欲过度,他的身体急剧下降,很快一病不起。鸿胪寺的官员李可灼进献了两枚红丸,说是仙丹。泰昌帝不顾众人的反对,服用了这两枚红丸。初始感觉神清气爽,但不久再次虚脱,很快就奔赴黄泉。泰昌皇帝在位不过1个月,这就是红丸案。泰昌帝的一个妃子李选侍霸占乾清宫,试图凭借太子朱由校当上皇太后。后来在大臣杨涟等人的努力下,把李选侍赶出了乾清宫。这就是移宫案。明末三大案把明朝的朝堂搅得天翻地覆、乌烟瘴气。至此,任你是神仙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萨尔浒大败,明朝丢掉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由于明朝政府的军饷不足,所以在戚继光死后,李成梁父子镇守辽东的时候对女真等各部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策。甚至经常采取“虚报军队人数”、“杀良冒功”等做法来充实军饷。结果坐视女真一步步强大起来,终于到了养虎为患的地步。建州女真已经成为威胁明朝北方安全的一个重要隐患。1519年,明朝与后金在辽东展开了一场决战。明朝以辽东经略杨镐为总指挥统率四路大军20多万人马对后金进行合围。名将杜松、刘铤都参加了这次战役,明朝可谓是倾全国之力。可惜的是由于万历皇帝的一再催促,杨镐不得不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对后金发动了进攻。努尔哈赤贯彻一个原则: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明军。

东路军率先发动了攻击,很快深陷重围。刘铤号称“刘大刀”,一口大刀舞得飞转。饶是如此,依然挡不住凶猛的八旗子弟,最后战败身死。杜松一路也战败。李如松畏敌如虎,一路上磨磨蹭蹭,走得很慢。当听到刘铤、杜松战败的消息时,立刻掉头就跑自相践踏着不计其数。萨尔浒会战以明朝的惨败而宣告结束。自此,明朝再也无力抵御后金的进攻了。萨尔浒战役后一年,1620年,万历皇帝驾崩。24年后,崇祯皇帝缢死煤山,明朝276年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句号。

明朝灭亡时的各种问题,都出现在明神宗时期,他长期怠于政事,不能积极处理各种矛盾,只能把亡国恶果留给后代子孙。最终勤勤恳恳的崇祯皇帝成了亡国之君,但无论是清朝的统治者,还是明朝的遗民都认为,明朝的灭亡并非崇祯的责任,罪人应该是他的爷爷万历皇帝朱翊钧。

标签: 明清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 他们分别是指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历史

    明四家说的是明朝时期四位在绘画领域取得过突出成就的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他们四位当中,沈周和文征明主要擅长画山水画,他们也继承了北宋以来山水画方面的传统;唐寅则是山水、人物都有较高的成就,他的风格属于南宋院体;至于仇英则在工笔人物和描绘青山绿水方面富有盛名。因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地点

  • 明宪宗朱见深堪称是明朝最被低估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明宪宗朱见深是明朝历史上第八位皇帝,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天顺八年朱

  •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全才皇帝 令人可惜的是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清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个皇帝,朱瞻基不仅是整个明朝综合素质最为全面、最有才华的皇帝,更是整个中国古代都很难见到的全才皇帝。作为皇帝;他开创了明朝的一段盛世繁荣,作为艺术家;他的作品至至今还是无法逾越的明代宫廷画作高峰。生于祥瑞、长于富贵朱瞻基出生于1398年,那时他的祖父朱棣还只是燕王。一天,朱棣梦

  • 明英宗朱祁镇:两次为帝 一生跌宕起伏 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清历史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一位在位两次的皇帝,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却是一个好人。明英宗朱祁镇,死后葬于明十三陵裕陵之中。该陵墓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英宗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裕陵始建于英宗去世

  •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清历史

    《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款。标志着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签订于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与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英国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侵略,而清政府昏庸无能,许多官员胆小怕事,最终在英国的胁迫下,签订《南京条约

  • 清朝的什么人可以当清朝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都带刀,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清历史

    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其人身安全的保障,可以说是最高的,也因此诞生了许多安保的组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朝御前侍卫,什么人可以当,带刀上朝,难道皇帝不怕被刺杀吗?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曹寅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家族关系,进入皇宫做了銮仪卫。因为经常跟皇帝见面,所以产生了一定感情。后来,他被下放到地

  • 宋应星: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 最著名的作品是《天工开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宋应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长庚,出生在现今的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在研究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的生产实践,他因此查阅和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众多资料,这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他还编写了许多的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了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当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

  • 孙传庭:大明朝最后擎天柱 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如何理解传庭死而明亡矣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清历史

    孙传庭是明朝名将,被称为明朝最后一位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悍将。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民军的镇压活动,是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然而,孙传庭为何不能挽救大明王朝?明朝是一个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的王朝,它富庶,它节气,它强大,它传奇。没有一个朝代如同明朝

  •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势的分水岭 东王杨秀清 北王韦昌辉被杀 翼王石达开出走 此后太平天国逐步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清历史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之间嫌隙日生,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各自结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了一次公开的分裂,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使得太平军元气大伤,太平天国因此由盛转衰。1850年代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在短

  • 左宗棠: 晚晴第一硬汉收复新疆名垂青史 左宗棠对清朝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清历史

    左宗棠是晚清军事家,湘军著名将领。左宗棠是真正的英雄,是爱国者,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拍案而起,挺身而出。他给后人收复了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驰骋的广袤疆场。千秋功业,罕有匹敌。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清晨,74岁的湘人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