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律疏议》:中国法系代表作

《唐律疏议》:中国法系代表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571 更新时间:2024/3/22 9:58:40

中国有令人骄傲的历史,令人自豪的发明,令人陶醉的音乐,令人震撼的建筑,同时也有令人惊叹的法律,如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唐律疏议》。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长孙无忌、李绩等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并作郑重说明:“旧律云言理切害,今改为情理切害者,盖欲原其本情,广思慎罚故也。”最终,奏上新撰律12卷,是为《永徽律》。鉴于当时中央、地方在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每年科举考试中明法科考试也无统一的权威标准的情况,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条义疏奏以闻”,继承汉晋以来,特别是晋代张斐、杜预注释律文的已有成果,历时1年,撰《律疏》30卷奏上,与《永徽律》合编在一起,于永徽四年十月(公元653年)经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至元代后,人们以疏文皆以“议律”字始,故又称为《唐律疏议》。由于疏议对全篇律文所作权威性的统一法律解释,给实际司法审判带来便利,以至《旧唐书·刑法志》说当时的“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疏议的作用至重,学者杨鸿烈在《中国法律发达史》一书中认为,“这部永徽律全得疏议才流传至今”。

《唐律疏议》总结以往各朝的立法经验及其司法实践,折中损益,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故其立法比较审慎,内容比较周详,条目比较简明,解释比较确当。其立法理论依据儒家学说,并以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法律思想基础,因此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调整各方面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通过唐朝与周边各国频繁通使和文化交流,《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立法,大都摹访《唐律》。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与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国(华)法系”的代表著作。

《永徽律疏》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可以说是世界中世纪法典的杰作。唐律的内容承前后,在总结前人的立法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且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典中法律与历史结合的先河。

在中国法制史上,唐律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无论是立法思想、原则、篇章体例,还是法律内容,都承袭了以往各代立法的成果,是前朝立法之集大成者,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使唐律熔封建法典之共性与自身发展完善之特性于一体,以“一准乎理,而得古今之平”著称于世,成为完备的封建法律形态。《唐律疏议》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因此前的《贞观律》等至今都已轶失,所以,《唐律疏议》成为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最为重要的地位。

标签: 隋唐历史

更多文章

  • 羁縻统治:唐朝的羁縻府州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唐历史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统治者有自己统治的方式,对于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措施。唐朝时期,主要运用羁縻府州来进行少数民族统治。 羁縻府州是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

  • 唐朝行政区划:“道州县”三级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历史

    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三级”。而且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道”的概念,仍然

  • 节度使:唐代特色的地方军政长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历史

    唐代的特色职位是节度使,许多人在历史书或者电视剧中都曾听过或看过这么一个职位。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唯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

  • 《新修本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历史

    《新修本草》是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由苏敬(公元657-659年)主持编纂,李勣等二十二人修定,于唐显庆2-4年编著,世称《唐本草》。本书有本草20卷,目录1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

  • 日本为何大量派出遣唐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唐历史

    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山上忆良﹑小野篁﹑菅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学之士(后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两家父子先后被任命为使臣,也是由于具有教养和经验,利于向唐朝学习。随

  • 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历史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政权更替,天下重回李唐怀抱。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

  • 唐朝的三宫六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历史

    皇权至上是古代皇帝特有的一个文化产物,与之相并行的东西有很多,三宫六院就是其中一个体现。 老百姓习惯称皇帝的妻妾们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在各朝各代,所谓“后宫三千佳丽”,是有严格等级界线和分寸的。以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大唐王朝为例,就颇具代表性。根据唐制,母仪天下的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

  •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唐历史

    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

  • 唐朝宫廷乐舞《秦王破阵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唐历史

    唐朝国势强盛,通过许多侧面可知一二,比如音乐、文学、建筑、军事等,在舞蹈方面也有展现,如唐朝宫廷乐舞《秦王破阵乐》就是典型例子。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遂

  • 《四部医典》:藏医药领域经典名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历史

    世界医学体系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中医,别的国家的医学也有许多瑰宝,除了汉医,今天就来介绍一下藏医,确切的说是藏医药学中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四部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