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了封王,韩信竟屡次在刘邦面前耍小聪明

为了封王,韩信竟屡次在刘邦面前耍小聪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47 更新时间:2024/1/23 9:53:16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韩信的确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帅才,自汉军反楚以来,他先是为刘邦献上了平定三秦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后又在独自开辟的北方第二战场上绽放出万丈光芒,破魏、灭赵、定燕、平齐,战功赫赫,无人可以匹敌。

但能力突出的韩信也有他致命的弱点,一方面此人功名私欲极重,另一方面在权力场上,此人又好耍小聪明,关键时刻一味地讲念旧情,并对庙堂人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邦在阅人、用人、御人上,在那个时代是第一流的。对待韩信,很长一段时间,他是用其才而不赏其功,在韩信平定北方,创下无敌战功的那两三年,他仅仅授了对方左丞相、相国两个虚衔,此外再无实际的封赏动作。

刘邦之所以这么做,无外乎几个原因,忌惮韩信的能力,怕控制不住,再就是不喜韩信的功名私欲,难以将他引为心腹,彻底的信任。

处在这样的境遇下,历史上的韩信是怎么做的呢?

在权力场上,韩信将小聪明耍弄得淋漓尽致,却没有意识到卿卿的性命就是这样被误掉的。

《史记》记载,早在韩信刚登台拜将时,他就“别有用心”地在刘邦面前作了一席长谈。在那一席长谈中,他先是指摘项羽“有功当封爵者”,“忍不能予”,跟着就建议刘邦反其道而行之:“以天下城邑封功臣”,言下之意,我要是立下了功劳,你应该第一时间封赏我,否则你就是另一个项羽。

然而,刘邦随后的态度却是听之,放之。

没功劳时,韩信只能耍弄借题发挥的小聪明,到了攻灭赵地,创下大功劳后,韩信耍弄小聪明的方式紧跟着就变了,变成了含蓄带刺的暗示。

《史记》记载,平定赵地后,韩信在向刘邦呈送捷报时特意附了一笔:“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

细细品读这一笔,韩信其实是在软逼暗示刘邦,既然作为副将的张耳都可以封王,那我这个主将是不是应该赶紧考虑一下?

刘邦对此的反应颇为老道。

韩信一请时,刘邦装聋作哑,不予理睬;韩信二请时,刘邦仅仅只做了一个微妙的表态,“许之”,但没有真封。

《史记》记载,直到一年零一个月之后,即到了汉王四年十一月,刘邦才正式立张耳为赵王。

刘邦如此拖延,意欲何为呢?

其一,拖延即是对韩信的敲打;其二,拖延可以隔断对张耳封王与韩信请立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这其二,中间暗藏着刘邦对韩信的警告,立谁为王,这事轮不到你韩信越俎代庖,你这哪里是出于公心,分明是借公心谋私利,小心我治你“僭越”的大罪。

遗憾的是,随后的韩信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小聪明没被点破叫他看成了得逞,于是乎,当拥有七十座城池的齐国被平定后,韩信第三次耍弄了他的小聪明。

这一次,表面上,韩信做得很得体,很聪明,实则恶劣失败的很。

刚平定齐国,韩信随即给刘邦上了一封《请自立为假齐王书》。明明是自己想当齐王,韩信却欲盖弥彰地说自己并不想当,只是考虑到齐国狡诈多变,自己只是个将,权力太轻,压不住阵脚,所以请求准许自立为假齐王。

值得玩味的是,韩信说的是“请自立”,而不是请封,这份小聪明,分明就是咄咄逼人的以功压主;还有假王一说,分明就是矫揉造作的假谦虚。

接到这样的请立书,刘邦的反应,太史公的一段文字极其精彩——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韩信)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刘邦真的怒了!

幸好,这时候张良陈平在刘邦身边,意识到小不忍则会乱了大谋,这两位顶级谋士立即暗踩刘邦脚趾。刘邦乃是有大智慧之人,经这一遭提醒,他随之顿醒过来,跟着就在韩信使者面前演了一出权谋好戏。

刘邦隔空向韩信喊话:“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三个月后,刘邦派遣张良为特使,赴临淄举行隆重仪式,立韩信为齐王,并颁赐印玺、符节,同时宣布了汉王的一道命令:征调齐境之兵击楚。

韩信由此走向了人生的顶峰,只可惜,辉煌的背后尽是压顶的乌云,乌云里尽是“狐兔死,走狗烹”。

标签: 历史韩信西汉

更多文章

  • 项羽自刎后,他麾下的五位猛将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项羽麾下五虎将:龙且、英布、钟离眛、季布、虞子期。这个说法虽然

  • 朱高炽的庙号为什么可以定为“仁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高炽的庙号为什么可以定为“仁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应该说,朱高炽这个皇帝当得真的很幸运,如果他老爹朱棣再活一年,就要面对和朱元璋的一样的问题,是传孙还是传子的巨大政治问题。至于说朱高炽为何定庙号为“仁宗”。很大程度上是朱高炽对建文旧臣的“平反”。但此事如果深究的话,真的很平常,

  • 怀庆公主:生母是朱元璋宠妃,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怀庆公主:生母是朱元璋宠妃,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话不多说,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今天要说的,就是朱元璋第六女怀庆公主,她的生母是朱元璋宠妃,丈夫是朱棣卧底,儿子是景泰十才子之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怀庆公主一家人,以及他们的结局。怀庆公主的生

  • 揭秘:明朝有几位是英明的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揭秘:明朝有几位是英明的皇帝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碍于明代少数皇帝的奇葩事实在太多,比如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万历皇帝,自封大将军的正德皇帝,不做皇帝做木匠的天启皇帝,不爱美女爱奶妈的成化皇帝等。受这些皇帝的影响,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皇帝都不行,甚至还流传出“明代无”这样的荒诞之语

  • 朱元璋称帝后独宠马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称帝后独宠马皇后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皇帝身边的爱妃与皇后都是非常漂亮的,毕竟大部分是经过全国上下甄选才选拔出来的,怎么可能不好看?但是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女人身居皇后之位,却长得很丑,而且还没裹脚。她便是马皇后,也就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马氏。马氏早年还是比较幸福

  • 刘邦反秦时已经40多岁了 刘邦为什么还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刘邦,秦朝

    还不了解:刘邦反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为什么他到48岁才开始有出息呢?刘邦的成功,最初只是源于生活所迫。按照《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48岁起兵反秦,仅仅用了七年实现了大统一,成为大汉朝的开国君主,换句话说就是,他前面的48年几乎是默默无闻的。

  • 亡国后痛哭到吐血的明朝大将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亡国后痛哭到吐血的明朝大将是哪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44年,大明王朝迎来自己最后一个年头,国家上下都弥漫着一股灭亡的气息,国家的混乱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全国上下爆发的农民起义已经不可阻挡,起义军逐渐向着北京城打来。大明有心阻挡,却被北方的清朝牵制兵力,风雨欲来。在明朝最后的几年里

  • 武则天所创的铜匦到底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所创的铜匦到底是什么东西?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谓“铜匦”,类似于现在的检举箱,为武则天所创,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天下臣民向她进言献策,以及告密他人“违法”之事。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命铸铜为匦,置之朝堂,以受天下表疏铭”,她采纳了侍御史鱼保家“铸造铜箱,以申天

  • 三国哪场大战中阵容最为豪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三国哪场大战中阵容最为豪华?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其中又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三大战役影响最为深远,不过如果要问名将参与其中最多的是哪场大战,则是各有说法,或许有不少人认为是曹操主力阵容倾巢而出的官渡之战,也有人认为是五虎上将来了四个的汉中之战,其实严

  • 朱元璋是怎么官吏养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元璋是怎么官吏养问题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重视孝道,不仅是发挥“孝”作为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从精神层面控制天下臣民,还将孝道的观念融入其治国理念之中,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推行于天下,体现为推行老人制度和官吏移亲就养政策,族表忠孝和开设养济院等。司法中的孝治朱元璋以元朝法度废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