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35 更新时间:2024/2/15 19:00:20

唐中宗为什么只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上的唐中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六味地黄丸”: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子、侄子和自己都曾做过皇帝,而且自己还曾先后两次登上皇位。然而,唐中宗第一次登基时,就做了五十五天皇帝,便被自己的母亲赶下了皇位。李显的退位,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武则天看来,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也真是活该被废!

唐中宗被废,基本可以归结为一下三点原因:

第一,唐中宗李显太过乐观,觉得母亲虽然是临朝称制,但自己毕竟是皇帝,结果看错了形势。

早在唐高宗在世时,武则天其实已经掌握了国家权柄。到高宗驾崩后,武则天也没有打算交出权力的意思。只是,由于时机上不成熟,只能以临朝称制的形势在幕后操纵。然而,李显觉得自己终于熬上了皇位,算是贵为天子了,原来的警惕性也开始松懈。在一些具体的政令上,唐中宗和武则天是存在分歧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李显打算用自己的岳父,而武则天偏偏就看不上自己这位亲家。这样一来,母子二人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试想,一个是保持朝政多年的太后,一个是初登皇位的稚嫩皇帝,谁会能赢?从这一点来讲,李显完全就是自找的,武则天势必不会让他在皇位上待太久。

第二,武则天虽然让李显继位,但心中一直惦念着皇位,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因而根本就没打算让儿子坐稳皇位。

人在权力面前,往往会变得屈服,而当一个人拥有权力后,就很难放手。武则天就是一个从屈服于权力的弱女子,成长为掌握权力的女强人。试想,她能安心退居二线,痛痛快快地把权力交出来么?

所以,这位临朝称制的无冕女皇,对唐中宗李显越看越不顺眼,尤其是李显表露出扶植自己势力的时候,武则天就更不能容忍了。从一点来讲,武则天废黜李显,以及后来再次废黜唐睿宗李旦,都在情理之中。

第三,论个人才干和政治能力来讲,唐中宗李显确实不是个能成为圣君的材料,多少也让武则天不放心。

在唐高宗在世时,武则天便与李治并称为“二圣”,许多政事都是由她来主持的。可以说,经过多年历练的武则天,政治手腕老练,是一位极富才干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才干,是有目共睹的,自高宗朝开始,历经中宗、睿宗两朝临朝称制,再到建立武周政权,自立为帝,在她执政期间却有不少建树,成为被史家称颂的对象。

不过,因为唐高宗与武则天都是顶级的政治家,而且武则天更是一位强硬的母亲,使得她的儿子们反而显得更为怯懦。在武则天的几个儿子中,李显无疑是一个窝囊的形象,而且也并不像个位能有多大才干的皇帝。

当武则天目睹李显登基后的种种表现,还是觉得不放心,故而将其废黜,改立其弟李旦为皇帝,继续临朝称制。只是,即便如此,武则天依旧看不中睿宗李旦,因而之后才又将其废黜,自立为武周皇帝。

因此,唐中宗李显首次登基,仅在位五十五天便自己母亲轰下皇位,惨遭废黜,既令人十分费解,却又在情理之中。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在武则天心中,李显都算不上是个做皇帝的料,而且还偏偏跟自己作对。这样一来,李显被废也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幸运的是,李显终究还是在权力纷争中保住了性命,并在武则天晚年时再立为太子,后又受宰相张柬之等人拥戴,在神龙之变后再度登基。当然,等李显再次登上皇位后,倒霉的固然就是武则天了。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没有被清算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同样是专权,吕后死后吕家被灭族,而武则天死后武氏却能够保存下来,还继续在唐朝的政坛上发挥作用。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不同的做法呢?一、吕后与别人儿子斗争,武则天与自己儿子斗争。武则天和吕后为了掌权,都进行了非常残酷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都在宗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是因为无可奈何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赵匡胤,北宋

    对赵匡胤上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真的是因为“黄袍加身”“无奈”才发动的政变吗?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每一个王朝的开辟都需要一个开拓者,这个王朝的开拓者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为数百年的江山奠定基础,为新的江山扫平障碍,并且要为子孙后代继续掌握大权找到一个更令

  • 明朝灭亡时皇帝和大臣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救不了大明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明朝,大臣

    还不了解:明代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灭亡的时候,皇帝和大臣们都在忙什么?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每个朝代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与传奇,不过人们常说“明代之后再无华夏”,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说在明

  • 明朝时期的皇帝为什么和大臣争斗 仅仅是为了话语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明朝,皇帝,大臣

    对明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与臣子之间的争斗,是否为了礼仪话语权?虽然秦始皇在一统六国之后,就确定了以法治天下的思想,完全因为种种原因,法律并没有成为规范百姓乃至臣子行为的有利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封建王朝时期的统治者来说,以法治天下的思想过于沉重。如

  • 他是刘邦的孙子,最后灭了吕氏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他是刘邦的孙子,最后灭了吕氏满门,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吕后的专权独治很大程度是汉高祖刘邦造成的。汉朝建立的大功臣韩信、吕蒙皆死于吕后之手,而刘邦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说了一句先喜后惜就没事了。但刘邦当初的想法只是想培养两个联盟势力互相制衡,一个是吕氏集团一个是功臣集团,谁曾想吕氏残害功臣后

  • 太平公主丧夫后,她每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丧夫后,她每天是怎么度过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是我国历史一段特殊的时期,当时出现了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事迹无人不知,而她的女儿也同样有名。太平公主是女皇和李治的女儿,武氏向来对自己的这个女儿十分宠爱,不仅给她最好的一切,还任由她“胡作非为”。以至于这位公主在自己丧夫

  • 刘邦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为什么不让吕后陪葬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让吕后给刘邦陪葬是不可能的,但刘邦也为戚夫人和刘如意做了考虑,于是给母子二人安排了退路,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刘邦死后不久,悲剧就发生了,先是刘如意惨遭吕后杀害,紧接着戚夫人也被做成了人彘。戚夫人,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不久,在路

  • 刘邦唯一不敢杀的异姓王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邦唯一不敢杀的异姓王到底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陈胜、吴广的敢为天下先,在天下间点燃了人民反抗暴秦的烽火,虽然陈胜吴广最后相继牺牲,但是他们所点燃的火焰却将残酷的暴秦焚烧殆尽。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消灭秦军主力,将长平一战白起的所作所为复刻在了秦军身上。而后,刘邦进入咸阳,子婴投降

  • 为何秦国的贵族和平民都喜欢黑色的衣服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秦朝,秦始皇

    看过电视剧《芈月传》的人,或许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剧中除了秦宫里的女人,无论是秦国的大王、大臣还是普通士兵都喜爱穿黑色的衣服。秦国人似乎有着浓厚的黑色情结。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秦国人崇尚黑色。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杂役奴仆全都穿着以黑色为主色系的衣服。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清一色都是黑色衣服

  • 和珅是怎么拍乾隆马屁的?详解其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乾隆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建树还是非常多的,那么和珅是怎么拍乾隆马屁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手段,一起来看看吧。和珅参与到了乾隆晚年文治武功的各个方面。在纂修典籍方面,虽然和珅执行乾隆皇帝的意思,删削禁毁了大批典籍,但是却不得不承认和珅是个优秀的组织者,具有杰出的行政才能。比如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