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为什么要残害刘邦的几个儿子?

吕后为什么要残害刘邦的几个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08 更新时间:2023/12/5 4:17:20

吕后为什么要残害刘邦的几个儿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汉高祖刘邦死后,继位的汉惠帝刘盈因“人彘(指吕后荼毒戚夫人一事)”事件精神上受了很大刺激,从此耽于酒色,不问朝政;后被逼娶了亲姐姐的女儿为妻,他更是长期抑郁寡欢,精神萎靡不振,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秋,惠帝刘盈病亡,年仅24岁。

惠帝英年早逝,满朝文武都去哭灵,只见吕后坐在灵前,虽然在抽抽搭搭,有哭声却无掉眼泪。吕雉只有刘盈一个儿子,为何子死母却不悲呢?大伙儿心里都很纳闷。

张良之子张辟疆虽然才15岁,却耳聪目明,一眼就看透了吕后的心事。他把丞相陈平拉到一旁,悄声问道:

“太后仅有皇上这根独苗,如今皇上驾崩,她却哭不出眼泪。丞相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嘛”?

陈平:“我不知道,你说是何原因呢”?

张辟疆:“皇帝早死,没有成年的儿子继承帝位,太后害怕你们这帮功臣勋戚有不轨之心,所以很不安心。她满脑子都在思虑此事,哪有心思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呢?这或许会危及你们这帮重臣的人身安全。不如主动谄媚她,请封太后诸侄为将军,掌控京城卫戍军队,让诸吕参政掌权。这样太后就安心了,而大臣们也可以避免塌天之祸了”。

经张辟疆一语点醒,陈平立刻想起7年前高帝刘邦崩逝后,吕雉欲杀尽元老功臣以巩固皇权的惊悚往事。他心头一紧,联想到这次会不会重现当年的恐怖场景呢?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要让太后安心。于是,哭祭完毕后,为人一向滑头的陈平立刻入宫奏请太后封其侄吕台、吕产为将军,分统南北两军。

南军、北军是西汉拱卫京师的卫戍军队,南郡负责保卫皇宫,驻扎在内城;北军则保卫京城,负责京师治安、社会秩序,驻扎在城外。这两支军队一直由太尉周勃(国防部长,总司令)掌控,现在归吕台、吕产指挥,吕氏掌握了军权,吕太后一颗坍塌不安的心终于恢复平静,她再也不怕大臣们谋反了。

吕雉心中的担忧没有了,就专心哭子,嚎啕大哭,声泪俱下,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吕后以为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支持她,就免掉了忠于刘汉、不愿归顺吕家的王陵之右丞相尊位,擢升陈平为右丞相,周勃仍保留太尉一职。然后把自己的姘头审视其提拔为左丞相。汉律规定:右相地位高于左相,政事一般由右相裁决,但审视其曾和吕后共过患难,又是吕雉的情夫、面首,文武百官纷纷趋附他,有事先请示他,为人圆滑、经历过各种复杂的军政斗争的右相陈平对此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毫不计较。

吕雉经过一系列运筹帷幄,打拉结合,将朝廷的最高领导层改组,这样,汉朝中央政府的最高层——即被称为“三公”的左、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四人中就有两人是吕后的心腹,另两人也公开表示顺从、效忠。吕雉终于彻底放心了,从此,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干她想干的事了。

吕后先是追封她早已死去的哥哥吕泽为悼武王,让其子吕台(郦侯)继为吕王,并把济南郡赐给他作为封地;接着封女儿鲁元公主之子为鲁王,封侄儿吕种为沛侯、吕平为扶柳侯、吕陵为扶陵侯、吕它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甚至封妹妹吕嬃(樊哙妻)为临光侯,女人封侯,这也是开天辟地第一回!总之,吕氏能封侯的都封了。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在大封吕氏的同时,吕雉又对刘氏诸王举起了屠刀,毫不客气地对刘邦血脉大砍大杀。

第一个被杀的,是赵王刘友。刘友是刘邦姬妾所生,早年被立为淮阳王,吕雉鸩杀赵王刘如意后,把刘友迁往赵地为赵王。吕雉还把吕氏女嫁给刘友为妻,一为笼络,二为监视。刘友不喜欢吕女,只宠爱别的妃子,吕女醋劲大发,就到吕后那儿诬陷刘友:

“赵王(刘友)听说太后大封吕氏为王,很气愤,扬言等太后百年后,要将吕氏诛戮殆尽” 。

吕雉听后震怒,立即召刘友来长安,一到就不问青红皂白将他拘押囚禁起来,不准见任何人,还断绝其饮食。刘友一连几天没吃没喝,饿得眼睛发绿,实在难受,为转移注意力,同时发泄心中愤懑,他就在黑屋子里自编自唱道

吕氏当权啊,刘氏危险。威胁逼迫王侯啊,硬要我娶吕女为妻 。吕女妒忌啊,诬告我有罪。坏女人乱国啊,当权者不问是非。做王侯的活活饿死啊,有谁怜惜 。

吕氏丧尽天良啊,请苍天为我报仇!

几天后,生下来就锦衣玉食的赵王刘友竟被活活饿死。

刘友成了饿死鬼后,吕后又把刘邦的另一个儿子、梁王刘恢贬到赵地去做赵王,而把自己的侄儿吕产封为梁王,还逼刘恢娶吕产之女做王后。

刘恢虽贵为赵王,但前后左右都是吕家的人,不仅没有自由,说了也不算,像个囚徒一样。他虽然非常厌恶吕产女儿,但也拿她毫无办法。后来吕女竟把赵王的一位宠妃毒死,刘恢悲恸欲绝,又奈何不了跋扈悍妻,感到生无可恋,终于自缢而死。

刘恢死后,吕后不准其子嗣位,而封自己的侄儿吕禄为赵王。

同年9月,刘邦的另一个儿子燕王刘建蹊跷死去。吕雉派人将刘建的儿子刺死了,使燕王之位虚悬。不久,吕雉封侄儿吕禄为燕王。

史载,汉高帝刘邦共有8子,死于吕雉之手的就有3个,加上燕王刘建的儿子被杀,封国被夺,实际上有5个刘氏诸侯国被灭了。而吕氏宗族,却有吕台、吕产、吕禄、吕嘉、吕通、张偃(吕后外甥)6人被封王,吕平、吕种、吕嬃(吕雉妹)、吕陵等20多人被封侯。

不过短短几年,刘姓诸王一个个被吕雉从诸侯国的王位上赶了下来,有些还倒在血泊中死于非命;吕氏子孙则一个个扬眉吐气坐上了王侯之位,尽享本属于刘氏的荣华富贵。当初刘邦为了巩固刘氏集团的统治,煞费苦心大杀异姓诸侯王,并与众大臣“白马盟誓”: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他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死后会是这种结局吧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蜀国灭亡后诸葛亮后代都是什么样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蜀汉,三国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自古以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时间永恒不变的道理,而倘若一个人沦为了败者的话,无论他旧时如何风光,都只能够成为他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在蜀汉灭亡之后,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的后代几乎无一幸免,迎来了悲惨的下场。

  • 和珅是怎么对付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李侍尧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和珅报复李侍尧的故事。和珅受宠之时,李侍尧已经是年高位尊,所以他对和珅根本不放在眼里的。有记载说,李侍尧因为“年老位高,平日儿畜和珅,衔之”。可见李侍尧长期对和珅不感冒,导致和珅怀恨在心。不过,和珅报复李侍尧

  • 李侍尧是怎么得罪朝中新贵和珅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李侍尧,和珅

    李侍尧,大清朝真正的一品封疆大吏,可谓位高权重,可他是怎么得罪朝中新贵和珅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具体经过,一起看看吧。政绩,是考核官员的标尺,从古到今,无数的官员为了政绩而绞尽脑汁。只不过,有的人,虽然是一身孑然为官来,两袖清风离任去,但却将政绩留在了百姓的心中;而有的人,却喜欢将政绩建立

  • 历史上和珅与刘罗锅为什么争斗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上和珅与刘罗锅为什么争斗不休?最后争斗的结果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刘墉长期外任,不在京中,因此他与和珅虽长期同朝为官,却不曾爆发大的矛盾。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为刘墉耿直能谏,被任命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墉与和珅之间的冲突爆发了。

  • 明朝皇帝大多数都是平庸惰政 明朝为何还能维持近三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明朝,皇帝

    对明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明代的皇帝大都平庸惰政,明代却能存在近300年?明代大多数皇帝不能说是平庸吧,只是比较贪图享乐不喜欢上班,但是皇帝不上班和国家存在多久并没有太大关联。皇帝不干活不代表没人来干这些活,以往朝代不干活的皇帝也有许多,都是靠着百官之首的丞相

  • 太平公主看上有妇之夫,武则天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看上有妇之夫,武则天怎么做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最小的女儿也是唯一的一个女儿,可以说与武则天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同样的富有野心,同样的霸气十足。因为常年跟随在武则天身边,可以说太平公主见证了母亲武则天一路走来的所有事情,这中间太平公主,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

  • 李显能重登帝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显能重登帝位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显能够重登帝位,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多方条件作用下的顺理成章,少了任何一个条件他都不可能重获帝位。首先,李显有一个强大的助力——狄仁杰,既是坚定的保李派,又是跟武则天无话不谈的密友。狄仁杰是武则天最信赖的一个肱骨之臣,重点是他不是靠谄媚

  • 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韩信临死前说了哪些狠话让刘邦脊背发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被击败之后,刘邦便搞了个突然袭击,夺走了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结局官吏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元璋,官吏

    对朱元璋和官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初期,朱元璋是如何解决官吏养问题的?朱元璋重视孝道,不仅是发挥“孝”作为道德伦理的教化作用,从精神层面控制天下臣民,还将孝道的观念融入其治国理念之中,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推行于天下,体现为推行老人制度和官吏移亲就养政策,族表忠孝和开设养

  • 纪晓岚与和珅之间的真实关系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纪晓岚于雍正二年(1724)出生于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州),乾隆十二年(1747),24岁的纪晓岚参加顺天府乡试,名列第一,成为乡试解元,其中名臣刘墉之父刘统勋是纪晓岚的座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