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篡位,为何赵匡胤的评价却很好呢?

同样是篡位,为何赵匡胤的评价却很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3/12/6 6:42:58

篡位者篡位的力量根基,来自前朝的给予,而不是自己的白手起家。比较典型的,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之前是后周臣子,官位殿前都点检,兵变后带着原来后周的兵来逼迫官员。不过宋朝比较仁慈,对后周皇室还算不错,没有赶尽杀绝。而且宋朝皇室对自己篡位是承认的,比如秦桧可以对赵构说“太祖龙兴之前,也是个忠臣”这种话。王莽篡汉,之前是汉朝臣子,篡位的基础是汉朝不停的封赏。朱棣篡权,打天下的时候一直是王爷的身份,朱允炆还说不要伤害我的叔叔,朱棣进城还有身份去祭拜朱元璋。

其次,曹丕也算四世三公,世代食汉禄,汉朝廷也没欠他们什么,他们也从出生起就是汉朝百姓,汉天子就是他们的君主,篡这个字就算用在下辈对上辈的抢夺行为上的,而且曹家一开始说的是要复兴大汉,也完全是自愿的,最遭人唾弃的是他篡位还不是靠实力,是耍阴招得来的,最后就是曹丕在别的方面的口碑也不好,会减分,自然就会被说是篡汉了。再者,刘邦是战国生人,秦乃灭其祖国之敌。然秦威武,不得已屈之,后革命数十年终汉旗代秦,复归分封。

曹丕自祖宗数代起便久食汉禄,位极人臣却不思鞠躬尽瘁报答汉恩,只晓投机取巧效仿新莽,高下立判。刘邦、项羽相继入关宣告了秦朝的灭亡,然后是项羽称‘霸王’,分封诸侯,然后才是项羽灭亡,汉朝建立。所以客观事实上是这样的“嬴秦→项楚→刘汉”,这样一个时间线。篡汉的核心在于一个篡字,要满足这个篡字,你得是前面一个王朝的官僚贵族、受益者,你不是通过底层革命起来了,而是利用王朝内部矛盾夺取权力的。刘邦那是赤裸裸的底层小吏,属于作乱,不是篡夺。曹操相当于刘邦杀了楚怀王。

而刘邦相当于汉末的张角。至于不烦项羽是因为项羽一生就是一个莽夫人设年轻气盛,也没天天喊效忠楚怀王,而且本身就是楚国王族亲戚。而曹操喊了一辈子汉室,最后还逼死了荀彧。曹丕算篡位,而刘邦非体制内核心既得利益者,不算篡位。归类为权臣篡位的,中国皇帝的制度史上主要有这些:王莽篡西汉,曹氏篡东汉,司马氏篡曹魏,刘裕篡东晋,萧道成篡刘宋,萧衍篡南齐,陈霸先篡南梁,高氏篡东魏,宇文氏篡西魏,杨坚篡北周,朱温篡唐,石敬瑭篡后唐,郭威篡后汉,赵匡胤篡后周。

在赵宋之后,再没有出现异姓权臣篡位的成功例子,深层原因是秦制君主专项制度与官僚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儒学在宋明理学阶段的新演进。秦是暴秦,而汉却是强汉。像秦始皇那种残民以逞的暴君成就的功业越伟大老百姓就越是死伤惨重,受的苦难就越多。反秦是天生正义,任何一个民众起来反抗都是对的,根本不存在所谓篡。而汉朝政府就是在曹丕的时代在士民心中也还是有很高威望的,而且很多人觉得你曹家在汉朝当了怎么多代的官,享有了这么多好处居然还篡夺皇位,实在是不讲究。

最后,就个人观点来看,首先,秦令天下人都不爽,各自奋起抢夺对天下的控制,大家都抢,自己抢到,而别人没抢到就是自己实力不行,自认倒霉,刘邦成为胜利者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各种说明自己政事的权力的合法性,而汉朝后期,大家当时还是对长期的汉政事的权力很认可,夺取权力的大多是汉朝有头有脸的代表,实属自己内部矛盾,为了夺取权利,就以皇帝为最大资本,曹丕不属于汉朝血缘的关系,大家不认可,只不过是借汉的名义来证实曹丕政事的权力不合法性,实质上说他的政事的权力不得人心。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贵妃是出了名的美女,她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是出了名的美女,关于杨贵妃的死在历史上也有多种说法。有的人说她是被活埋的,然后被闷死了。有的人说她是上吊的。也有人认为她是被乱军杀死的,还有人认为她是吞金而死。查询历史资料,在我看来,她死于上吊这个更准确一些。这个是在《旧唐书·杨贵妃传》《资治通鉴·唐纪》或者说我们学过的《长恨歌》中都侧重的说

  • 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怒斥金吾大将军公元692年,武则天举行祭祀仪式。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显然这次祭祀活动规格非常高。金吾大将军——通俗来言就是掌管京城守卫军,负责保护皇上、大臣等安全的指挥官,是武则天的侄子,名叫武懿宗。在这种重大活动中,

  • 古代公主远嫁和亲之后 她们为什么很少能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公主和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为啥古代公主和亲,下嫁匈奴后很少有子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古代女性地位低,但是仍有非常多的女性成为女中豪杰,走进人们的视野里。花木兰替父从军,妇好走上战场,卓文君敢于追爱。她们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绚烂乐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 三国里有很多投降的名将,为何于禁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分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三国时期因为是乱世,所以是人才辈出的一个时间段,也是那些有志之才建功立业,一展宏图的大好时机。早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给刘备的军营送军饷的时候,两人就分别对这个时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曹操认为生在乱世是幸福的,不然自己的宏图大志就不能得到发挥,要是生在和平的年

  • 田丰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为何袁绍要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袁绍,历史解密

    田丰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此人博学多识,能力出众。在汉朝末年,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乱,弃官归家。后来他应袁绍的征召,担任了袁绍的別驾。他为袁绍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绍正是用了他的计谋,才讨平了公孙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官渡之战前田丰的建议。在官渡之战前

  • 连中三元的状元杨寘,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寘,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的人,称为“三元及第”。如果三个第一都是一次性取得,中途没有落榜过,那这种情形就是“连中三元”。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可想而知,古代要考状元已经实属不易了,更何况想要连中三元。这时候,就不仅只靠实力,还要靠运气。就好比今天的主人公,他能够连中

  • 探索周朝的礼乐制度,礼和乐在周朝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礼乐文化,周朝,历史解密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由 “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朝中后期,血缘的淡薄果然导致各位诸王对于周天子的拱卫之心和兄弟情义有所下降,早期建立的礼乐制度在这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乐从属礼为思想核心,以“礼”来区别等级制度宗族亲疏;以“乐”来融合礼的

  • 关于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评价如何?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历史解密

    赖内·玛利亚·里尔克于1875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是一个仕途不甚如意、退而求其次的铁路小吏,身体羸弱但脾气暴躁,终身都在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怨天尤人。母亲的性格恰恰相反,张扬且虚荣,整日幻想着要加入上流社会,但丈夫却无力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见,夫妻关系并不和睦,争吵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

  • 明朝时期的军户制度是什么样的?有何利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国以来,正式确立了“军户”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的要求,一旦有家庭被编为了军户,即必须要世世代代参军而不得从事其他职业,同时朝廷给军户分配土地,让他们战时作战,休时耕地,同时允许他们用服

  • 曹丕如果把汉献帝给刘备,刘备还会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曹丕继位之后就开始着手逼迫汉献帝禅让,当年的12月11日,曹丕正式称帝。东汉正式灭亡。曹丕称帝之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汉献帝虽然被迫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但是保留天子礼仪,待遇还是非常好的。当时天下三分,刘备得知曹丕称帝之后,在221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