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连中三元的状元杨寘,为何英年早逝?

连中三元的状元杨寘,为何英年早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17 9:26:19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的人,称为“三元及第”。如果三个第一都是一次性取得,中途没有落榜过,那这种情形就是“连中三元”。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可想而知,古代要考状元已经实属不易了,更何况想要连中三元。这时候,就不仅只靠实力,还要靠运气。就好比今天的主人公,他能够连中三元,就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存在。

那么大家或许会认为,此人如此有幸能够连中三元,实在太幸福了。但实际上,他却可以称为是史上最“命苦”的状元,因为他28岁连中三元,但是一天官都没做过,便撒手人寰了。到底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了解。

杨寘,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审贤,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杨寘从小就刻苦读书,小小年纪就有了名气。早年参加科举,他一举拿下乡试和会试,且都是第一名的成绩。

宋仁宗庆历二年,杨寘如期参加殿试,最终被钦点为状元,朝中公卿纷纷向他表示祝贺。表面上看,杨寘这个状元好像来得很容易,但实际上大部分靠的是运气。

其实原本杨寘的考卷,被阅卷官放在第四名的位置,而第一名是王安石。不过,最终成绩还要靠皇帝亲自决定,这就存在许多变数。因为从历史来看,皇帝在最后拍板的时候,很容易带入个人情绪。

当时宋仁宗在最后审核试卷的时候,看到候选第一的王安石,文章中出现了“孺子其朋”四个字,很不满意。这四个字出自《尚书·周书·洛诰》,原文为:“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

这是周公辅佐侄子周成王时,对他的一番劝诫。周公是长辈,又德高望重,自然可以这样跟周成王说话,但王安石当时还没有正式踏上仕途,而且又比宋仁宗年幼,这样说话便令宋仁宗很不舒服。

于是,宋仁宗就要把王安石与第二名对调,可是一看,拟定第二名的王珪,却已经有官职在身了。按照宋朝科举制度规定,有官身者参加科举不得为状元,所以王珪也不行。

那么就接着看第三名,谁知第三名韩绛也有官职在身。如此一来,就只有第四名杨寘符合规定了。就这样,宋仁宗直接把王安石与杨寘对调,后者从第四名一跃成为新科状元。

从当上状元的经历来看,杨寘无疑是非常幸运的,但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在杨寘中状元不久,悲剧发生了。

他中了状元之后,初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但还没来得及上任,就接到来自老家的消息,说他母亲不幸病逝。丧母乃大事,杨寘就必须回去为母亲守孝,孝期结束后,才能继续赴任。

杨寘本身是个孝顺的人,原本中了状元的他很是激动,心想终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他还想等自己安顿好之后,就将母亲接到身边尽心侍奉。如今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他悲痛欲绝,在丧礼上痛哭不已。结果丧事结束,自己却病倒了。

这一病,可就要了杨寘的命了。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30岁的年纪,便撒手人寰。宋仁宗闻讯深感惋惜,特地降旨抚恤杨寘家属。

杨寘这短暂的一生,真可谓充满了戏剧性。他的好友曾梦到他为“龙首山人”,杨寘自己给自己解了这个梦。他说:“龙首,我四冠多士;山人,无禄位之称。我其终是乎?”

意思是“龙首”就代表他将来必有所成,应该就是指后来的状元了。而山人,如闲云野鹤,终究没有当官的命。从杨寘后来的经历来看,果然是应了他给自己解的这个梦,实在令人唏嘘。

标签: 杨寘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探索周朝的礼乐制度,礼和乐在周朝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礼乐文化,周朝,历史解密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由 “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朝中后期,血缘的淡薄果然导致各位诸王对于周天子的拱卫之心和兄弟情义有所下降,早期建立的礼乐制度在这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乐从属礼为思想核心,以“礼”来区别等级制度宗族亲疏;以“乐”来融合礼的

  • 关于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评价如何?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历史解密

    赖内·玛利亚·里尔克于1875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是一个仕途不甚如意、退而求其次的铁路小吏,身体羸弱但脾气暴躁,终身都在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怨天尤人。母亲的性格恰恰相反,张扬且虚荣,整日幻想着要加入上流社会,但丈夫却无力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见,夫妻关系并不和睦,争吵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

  • 明朝时期的军户制度是什么样的?有何利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国以来,正式确立了“军户”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的要求,一旦有家庭被编为了军户,即必须要世世代代参军而不得从事其他职业,同时朝廷给军户分配土地,让他们战时作战,休时耕地,同时允许他们用服

  • 曹丕如果把汉献帝给刘备,刘备还会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曹丕继位之后就开始着手逼迫汉献帝禅让,当年的12月11日,曹丕正式称帝。东汉正式灭亡。曹丕称帝之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汉献帝虽然被迫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但是保留天子礼仪,待遇还是非常好的。当时天下三分,刘备得知曹丕称帝之后,在221年于

  • 溥仪饭前有一个习惯,先要喝一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溥仪,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众多帝王当中,溥仪的身世是很坎坷的。他原本是大清朝的皇帝,在清朝覆灭以后不得不逃出皇宫。后来被日本人看中,然后就被他们所控制了。日本失败之后,因为他以前为日本人做事,就受到了国家的审判。由于身份的特殊以及国家的政策,他后来又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毕竟他做过清朝的皇帝,因此人们对有关于他的事情

  • 清朝时期的军机处是什么样的地方?都会有哪些福利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军机处,清朝,历史解密

    军机处是清代最重要、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最高辅弼机构。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军机处始于雍正七年(1729),与这个名字十分贴切,是为了用兵西北而设立的处理紧急军务的一个机构,在雍正十年(1732),曾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时期复设军机处,此后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权

  • 历史上的梁奔前,从小在抗日救亡气氛中长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梁奔前,近代,历史解密

    梁奔前7岁那年,同别的小伙伴一起,背起书包,走进了本村的小学开始了上学,进入小学的梁奔前,首先受到的启蒙教育,便是“九—八”与“抗日救亡”。当时,在学校里,老师不仅讲国语、算术、常识等科目内容,还有唱歌、游戏之类的活动。特别是年轻教师廉子明和许桂英,他俩年轻活泼,知识丰富,正义感强,给幼年的梁奔前留

  • 古代地广人稀 最后为什么还出现粮食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种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粮食总是不够吃,土地那么多,他们为什么不去开荒种地?现在我们的耕地非常紧张。紧张的原因,是因为人口很多,因此平均每个人的耕地很少。同时各种各样的建设,比如修路建房办工厂等等,又会占用很多耕地。以至于全社会都在呼吁,要保护耕地。否则的话

  • 张昭辅佐了孙家两兄弟,为何却没当上丞相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张昭,字子布,少时好博览群书,长而有谋略,才冠绝世,一生为孙吴鞠躬尽瘁,辅佐孙家两兄弟开创和稳固东吴政权,张昭于东吴,等同于诸葛亮于蜀汉,可诸葛亮在蜀汉位高权重,官至丞相,而众所周知三国时期丞相有时候比主公还牛,而张昭呢?却屡屡与丞相职位失之交臂,不是不得人心,而是孙权不点头,那么,这一点又是为何呢

  • 战国时期的魏国,为什么会出现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国,历史解密

    战国历史上的魏国是个军事强国,也是个人才强国。但魏国却总是留不住人才,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魏国刚刚从晋国裂变出来的时候,因为“李悝变法”的原因,在国内累积了数量相当多的人才。同时,“西河学派”的建立,也使得魏国有了一个稳固的人才培训基地。不要小看这些魏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