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17 9:55:14

李隆基三个儿子的死和杨玉环有什么关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一、怒斥金吾大将军

公元692年,武则天举行祭祀仪式。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显然这次祭祀活动规格非常高。金吾大将军——通俗来言就是掌管京城守卫军,负责保护皇上、大臣等安全的指挥官,是武则天的侄子,名叫武懿宗。

在这种重大活动中,金吾大将军是非常重要,也很露脸的。历来都由皇上信得过的大将,甚至名将出任。比如程咬金就当过这个官,李世民去世时,全程保护李治登基。

武懿宗有啥战功?纯属靠关系混到这个职位。不过越是这样的人,往往就越喜欢炫耀,而不知天高地厚。

于是武则天的这次祭祀活动,也成了他表现自己,树立权威的舞台。一会圆瞪双眼斥责这位,一会又一蹦三尺高的骂那位,反正武则天还没来,谁都要听他的。

突然,一个矮小的身影走出,指着武懿宗就骂起来了:“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

意思就是说:这是我们家的事情,你算哪根葱跑这瞎咋呼?还敢训斥我的护卫保镖!

那声音稚嫩清脆却掷地有声。人们连忙看去,正是武则天的孙子,年仅7岁的李隆基!再看小李隆基,骂完后一甩袖子,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把武懿宗丢在当场,凌乱在风中——想嘚瑟一把,结果玩砸了!

不久后武则天来了,武懿宗自然煽风点火的汇报。武则天吃惊非常,却啥话也不说。从此后,对李隆基却更加宠爱了,认为李隆基这孩子,有前途,我喜欢!

破巢之下,岂有完卵?李隆基自然也受到了牵连。亏的关键时刻,胡人安金藏,用“剖腹”这种极端方式证明李旦清白无罪,这才使得李旦和李隆基,躲过了这次劫难,由此,李隆基开了长达7年的“宫中幽闭”。

二、从王皇后武惠妃

第一个被李隆基宠爱的妃子叫赵丽妃,她是天水人,是个姿色貌美的优伶,即,一位艺人,给李隆基生出了太子李瑛。不过,赵丽妃很快就被另一位取代。

武惠妃的母亲跟武则天一样,都出自弘农杨氏。由于年幼时父亲早亡,便被武则天接来养在宫中,跟武则天的感情比较深。在李隆基登基后,她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嫔妃之一,被封为“婕妤”。

自被李隆基宠爱后,武惠妃一连给李隆基生下了三个儿子,可惜全部夭折。长子叫李一,《旧唐书》载:生而美秀,上钟爱无比。去世后,被李隆基追封为“夏王”。

第二个儿子叫李敏,夭折后被追封为“怀王”。

第三个孩子是位公主。夭折后,李隆基大为伤悲,搞得宰相张九龄都不得不劝:皇上大哥啊,别天天哭了,公主那是仙子下凡,在人间溜达一圈后,觉得不好玩,所以这才回天宫去了。你应该高兴才对啊。

三个孩子的过早夭折,也让武惠妃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所以当第四个孩子,李瑁出生后,武惠妃不敢养在身边了,而是送出皇宫,让李隆基的大哥宁王的老婆抚养。别说,似乎这么做还真对了,这位李瑁真就活了下来。

同时,王皇后由于一直无子,所以李隆基此刻,便想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惠妃。消息一出,满朝文武都疯了——当年李治就是这种操作,废掉王皇后,改立武皇后(武则天),如今这一幕又要重演!

三、太子、鄂王、光王之死

好在李隆基不是李治,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武惠妃自然也懂,为何自己不能成为皇后,所以也不多说啥——母以子贵,老娘我不当皇后,让我儿子当皇上,不更香吗?

这就是唐朝,好玩吧,此刻打死武惠妃也想不到,日后这位儿媳,竟然成了老公李隆基的老婆,史称杨贵妃,并稳稳压下了她武惠妃的名气。

但不论怎样,武惠妃的行动却没有停止。因为想让儿子李瑁上位,她就必须扳倒太子李瑛。几乎同时,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这哥三也对武惠妃(李瑁)势力的迅速崛起,感到非常不安和恐惧。于是便在一起偷偷抱怨老爸李隆基,对武惠妃母子,表现出了极大敌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武惠妃抓住这个话柄,连夜跑到李隆基面前,状告太子等三人,不但想要杀了我,还想要谋反夺皇位。

这句话太厉害了,李唐自开国以来,皇位的更迭几乎都是带血的。李隆基真信了,顿时大怒,就这样太子、鄂王、光王一夜覆灭,最终全被李隆基赐死了。

更离奇的是武惠妃,自除掉太子三人后,突然开始做噩梦,总看到废太子三兄弟,张牙舞爪的要杀她。因此当年十二月,武惠妃病逝,终究没能把李瑁送上太子位。

四、为何不立杨玉环为皇后?

为何李隆基不立杨玉环为皇后?

这没法立!一个杨玉环,就牵扯出来了他的四个儿子,其中死了三个,还包括太子!而李隆基却反手夺走儿媳——比当年李治强立小妈武则天当皇后,还狗血。但这确是真实的历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公主远嫁和亲之后 她们为什么很少能生下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公主和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为啥古代公主和亲,下嫁匈奴后很少有子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古代女性地位低,但是仍有非常多的女性成为女中豪杰,走进人们的视野里。花木兰替父从军,妇好走上战场,卓文君敢于追爱。她们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绚烂乐章,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 三国里有很多投降的名将,为何于禁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分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三国时期因为是乱世,所以是人才辈出的一个时间段,也是那些有志之才建功立业,一展宏图的大好时机。早在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给刘备的军营送军饷的时候,两人就分别对这个时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曹操认为生在乱世是幸福的,不然自己的宏图大志就不能得到发挥,要是生在和平的年

  • 田丰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为何袁绍要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袁绍,历史解密

    田丰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此人博学多识,能力出众。在汉朝末年,他曾经担任过朝廷的御史,因看到朝廷的混乱,弃官归家。后来他应袁绍的征召,担任了袁绍的別驾。他为袁绍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袁绍正是用了他的计谋,才讨平了公孙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官渡之战前田丰的建议。在官渡之战前

  • 连中三元的状元杨寘,为何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寘,宋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的人,称为“三元及第”。如果三个第一都是一次性取得,中途没有落榜过,那这种情形就是“连中三元”。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可想而知,古代要考状元已经实属不易了,更何况想要连中三元。这时候,就不仅只靠实力,还要靠运气。就好比今天的主人公,他能够连中

  • 探索周朝的礼乐制度,礼和乐在周朝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礼乐文化,周朝,历史解密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由 “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周朝中后期,血缘的淡薄果然导致各位诸王对于周天子的拱卫之心和兄弟情义有所下降,早期建立的礼乐制度在这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以乐从属礼为思想核心,以“礼”来区别等级制度宗族亲疏;以“乐”来融合礼的

  • 关于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评价如何?赖内·马利亚·里尔克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奥地利,历史解密

    赖内·玛利亚·里尔克于1875年出生于布拉格的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是一个仕途不甚如意、退而求其次的铁路小吏,身体羸弱但脾气暴躁,终身都在为自己郁郁不得志而怨天尤人。母亲的性格恰恰相反,张扬且虚荣,整日幻想着要加入上流社会,但丈夫却无力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见,夫妻关系并不和睦,争吵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

  • 明朝时期的军户制度是什么样的?有何利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开国以来,正式确立了“军户”制度,根据这一制度的要求,一旦有家庭被编为了军户,即必须要世世代代参军而不得从事其他职业,同时朝廷给军户分配土地,让他们战时作战,休时耕地,同时允许他们用服

  • 曹丕如果把汉献帝给刘备,刘备还会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曹丕继位之后就开始着手逼迫汉献帝禅让,当年的12月11日,曹丕正式称帝。东汉正式灭亡。曹丕称帝之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汉献帝虽然被迫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但是保留天子礼仪,待遇还是非常好的。当时天下三分,刘备得知曹丕称帝之后,在221年于

  • 溥仪饭前有一个习惯,先要喝一样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溥仪,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众多帝王当中,溥仪的身世是很坎坷的。他原本是大清朝的皇帝,在清朝覆灭以后不得不逃出皇宫。后来被日本人看中,然后就被他们所控制了。日本失败之后,因为他以前为日本人做事,就受到了国家的审判。由于身份的特殊以及国家的政策,他后来又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毕竟他做过清朝的皇帝,因此人们对有关于他的事情

  • 清朝时期的军机处是什么样的地方?都会有哪些福利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军机处,清朝,历史解密

    军机处是清代最重要、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最高辅弼机构。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军机处始于雍正七年(1729),与这个名字十分贴切,是为了用兵西北而设立的处理紧急军务的一个机构,在雍正十年(1732),曾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时期复设军机处,此后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