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女子想要进宫的话 古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要求

古代女子想要进宫的话 古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和要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05 更新时间:2023/12/17 14:06:45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代进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古代,女子想要进宫,要满足哪些要求?

在古代,当皇帝是很幸福的,对于整个国家,自己有话语权。那些个皇子为了能当上皇帝,常常争得头破血流。除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外,“三宫六院,七十嫔妃”和“三千佳丽"”也是一个皇帝的福利。

那么,皇帝是如何挑选他的妃子的呢?了解实情的人常常会觉得被电视剧误导了。

人们都把漂亮的女人描述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现代美的标准实际上不同于古代。电视上迷人的美女形象不一定符合各个朝代,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标准,各个朝代的标准差别很大。虽然没有太多的资料来证实5000年中国皇帝的审美标准,但一些成语或故事可以用来了解当时的审美状况。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先秦时代的帝王视自然美为美,浓妆艳抹反而不受人喜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君主以纤腰为美,现代的“小蛮腰”形象很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流传下来的。胳膊大腰圆的女人,无论她们的脸多美,也要被楚王淘汰。“杏脸桃腮,峨眉凤眼,体若春柳,步出莲花”是战国七雄的标准,与现代审美并无多大差别。“环肥燕瘦”,说唐代以丰满为美,杨贵妃就是典型,汉朝以苗条为美,赵飞燕赵合德就是典型;在五代十国时期,李煜最喜欢“三寸金莲”,所以女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裹脚,那些大脚的女人在第一关就被淘汰了。

在古代典籍中,不同朝代的女性被用不同的词语描述,这实际上就是那个时代的“潮流”和“时尚”。秦汉时期的“端庄颀硕”、魏晋时期的“逸雅绝伦”、明代的“德才兼备”和清朝的“门第出身”都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皇帝的选美标准将极大地影响当时的时尚潮流。

皇帝的审美非常挑剔,如果要从民间找一位女子来做皇妃,那可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了。一个女子是否有资格做皇妃,要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是否有疤痕,哪个部位有什么瑕疵,这都是不能够的,需要一个完整的身子,相当苛刻。

另外,年龄对秀女来说也是一个硬性的要求,每个朝代不同。东汉是13到20岁,三国是15到16岁,北齐是14到20岁。明代的朱元璋要求15到20岁,其他皇帝也不一样,最小的11岁也可以。从年龄这关去把握,也是有很多人过不去了,除非早早的就想着要进宫当妃子,早做计划,要不然年龄一过就没机会了。

看完了这些苛刻的要求,估计有很多人就打退堂鼓了,好好做个平凡的女子不行吗?为什么非得进宫做妃子?说得轻巧,一切不都是为了那些荣华富贵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为何刘备会亲自赐死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封,历史解密

    说到刘备我想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除了刘婵以外,他还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还被他亲自赐死了。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当时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已经四十岁了还没有孩子,要知道当时在古代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所以刘备为了自己的

  • 子午谷奇袭到底可行吗?其实诸葛亮考虑的很周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子午谷奇袭到底可行吗?真正的分析一下就知道诸葛亮为何拒绝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不可行依据:一,子午谷难走,曹真在雨天走了一个月才一半路程艰辛程度可想而知,魏延的子午谷十天可能性就令人质疑;二.就算走过了,五千人打陪都按攻城战的比例也是不大可能。三,魏延赌的夏侯楙一定弃城,但是闭城严

  • 王莽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第四子?因为一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王莽一共有6个儿子。其中,有2个儿子是他与侍女所生,4个与正妻所生的儿子中三个被他逼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他是怎么逼死自己的第四子的,一起看看吧。王莽称帝后,四子王临被立为皇太子。王临面对的,是杀死了自己好几个儿子的父亲。王莽面对的,是背叛过自己之人的兄长、叔叔。这关系好难处,还是分开点好

  • 壬寅宫变后嘉靖帝有了哪些转变?对明朝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壬寅宫变,明朝,历史解密

    壬寅宫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事件,以宫女们被杀、妃子们被斩的失败结局告终。在这场宫变中,嘉靖帝虽然受到严重惊吓,并被金钗、银簪扎得流了很多血之外,基本上没有对生命造成威胁。这场宫女起义虽然看似没有任何结果,但实际上,却对嘉靖朝政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意外成为了明朝历史的转折点,开启明朝朝政

  • 明朝有着怎样的酒桌文化?和现代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酒桌文化,历史解密

    明朝人设宴喝酒,劝客人干杯,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一般都说“千岁”,不说“干杯”。为了愉悦气氛,喝酒的时候,通常会掷色子、猜枚、投壶、抹牌来助兴。南京、苏州的士大夫饮酒,一般只是掷骰子助兴,松江等地的人饮酒时则采用投壶、猜枚来助兴。图1:明代饮酒图但是掷色子、猜枚、投壶,这些都是民间一些富豪或者普

  • 宋朝时期为什么制定祠禄制?存在什么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祠禄制,宋朝,历史解密

    祠禄制是两宋时期出现的制度,是当时佑文政策的产物之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祠禄制,此制始设于宋真宗,初衷是为了“佚老优贤”,是专门提供给高官的一种福利政策,说白了就是拿着“退休费”养老,但还不回家,还给安排了一个闲职。南宋的士大夫群体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大宋统治者钟爱文官,这

  • 古代的名医为什么不愿进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名医为什么不愿进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估计在很多的古装剧中都见过一种场景,宫里的后妃之类生病,皇帝就说,如果治不好,就要太医们一起陪葬!然后那些太医吓得浑身发抖,虽然心里没底但也只能答应。成为太医,听起来好像还能能耐,但是对于古代有操守有追求的医生来说,去宫里做太医并不算是什么

  •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如此大规模的航海行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郑和,明朝,历史解密

    郑和,明朝宦官、航海家、外交家,曾七次下西洋,成就了十五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成祖篡位成功后,赐封宦官郑和为钦差大臣,命其率领众人踏上西洋之旅。郑和从刘家港出发,带领水手、翻译、医务人员、海军等,共2.7万人,62艘船,开始了海上的长途跋涉。

  •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怎么不阻止刘宗敏?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宗敏(1607年—1645年),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从李自成起义。崇祯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到达陕西蓝田,一路上杀官济贫。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号“奉天倡义大元帅”,称“新

  •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一定要御驾亲征高句丽呢?有何特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炀帝,高句丽,历史解密

    大业八年(612年)到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杨广曾对高句丽进行三次御驾亲征,三征高句丽给隋朝的统治带来了十分负面的影响,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让人觉得十分奇怪的朝代。这是因为隋朝在经历了盛世之后,便迅速的走向了灭亡。当后世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