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秦始皇一统六国却唯独放过这个小国?这小国究竟有何逆天之处

为何秦始皇一统六国却唯独放过这个小国?这小国究竟有何逆天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3/12/17 9:57:15

但是秦始皇自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到秦二世继位公元前209年,这十一年的时间里,秦始皇并不完全算是一统天下,一直有一个小国独存,虽然是作为附庸国的存在,但是显然秦始皇要的是一统,而不是附庸,那是什么原因放过这个小国呢?

[var1]

这个小国,就是在战国时期一直没什么存在感但是却又处处都有它存在的一个神奇国度。

这个国家就是卫国了,相传卫国是周王室姬姓宗族建立的一个诸侯国,第一代国君是周文王的嫡九子康叔封,也就是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当时三监作乱(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治理),康叔参与了平乱,因功改封于殷商故都朝歌,建立卫国,成为卫国第一任国君。康叔赴任时,其兄周公旦作《康诰》、《酒诰》、《梓材》,作为康叔治国法则。并告诫康叔,务必明德宽刑、爱护百姓,向殷商故地贤豪长者询问殷商兴亡之道。康叔统治有方,很快使卫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成为卫国和卫姓的始祖。

[var1]

在春秋初期的时候,卫武公在位时期,施行康叔政令,使百姓和睦安定。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升为公爵。

但是之后便开始转弱,辗转流离,在进入战国时期之后,卫国就彻底边缘化了,夹在赵、魏、齐、楚之间茍延残喘。前254年,卫终于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司马迁《史记·卫康叔世家》明确记载“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封君是战国时期诸侯国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

[var1]

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前252年,魏杀怀君改立女婿卫元君为卫君。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卫又成了秦的附庸。然后直至秦二世元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

那卫国究竟为何会成为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呢?秦始皇九年平定天下,却让卫国还存在了十一年?

这里就要说到卫国的特殊之处了,卫国的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卫国以一弹丸之地,出现的人才竟然足以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来看看卫国都出过哪些人才:

[var1]

1、李悝:战国初期,魏国之所以能一跃成为强国,与李悝变法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汇集当时各国法律编成《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现已失传。其“重农”与“法治”结合的思想对商鞅、韩非影响极大。

2、吴起:吴起在军事上的成就,与孙武不相上下,在魏国时期建立的魏武卒,令魏国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去了楚国,又亲手打败了自己创立的魏武卒,只能说,这个人就是个BUG;而且吴起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家,还精通法家和儒家,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唐肃宗时将吴起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吴起为广宗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var1]

3、商鞅:秦国由弱变强的转折点,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在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4、吕不韦: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没有之一,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公元前249年吕不韦为秦国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var1]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除了这三位影响历史的人物外,魏国还出了战国四大刺客中的两位,一位是聂政,一位是荆轲。

[var1]

在众多曾经声名赫赫的诸侯国纷纷被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无数次灾难,生存到了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到秦二世时才灭亡。很多人对此觉得难以理解。究其原因,人们认为这是因为卫国多贤才,就像“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样,“卫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长达10年,也就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吴王的弟弟季札曾经周游列国,以其远见卓识闻名天下,他在卫国得出的结论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更多文章

  • 他是蜀国真正卧底,陷害赵云,坑关羽!在朝中的靠山刘备也不敢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俗话说得好,“英雄不问出处”,早年的刘备虽然是织席贩履,但是刘备在经过数十年的奋斗之后,他的确是成功了。而且成功登上皇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君主。但是刘备辛苦所创立的蜀汉基业却在刘备在世之时,便开始没落,走起下坡路。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归根结底与一个人有关,而此人正是蜀汉集团的“真正卧

  • 为什么韩国学者老说孔子、成吉思汗等是韩国人?韩寒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那么韩国人,为何老是喜欢说某中国名人是韩国人呢?因为韩国在古代是没有自己历史的,一直都深受华夏王朝的影响,所以韩国对华夏文明所知甚详;由于韩国国土面积狭小,加上长期收到华夏王朝的统治,因为内心充满屈辱感,加上如今哈韩的人实在太多太多,让韩国人觉得有一种优越感,所以韩国人对于过去的历史是否

  • 三国的一位寿星: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此人活了93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时期早卒的将领,三国最晚死的将领,三国时期各大人物生卒年

    一具体来说,公元180年,司马孚出生于河内司马氏这个世家大族。司马孚的父亲司马防,曾在东汉末年担任京兆尹。在此基础上,司马孚和司马朗、司马懿等兄弟,在年少的时候就小有名气了。司马孚性格温厚廉让,以贞白自立,不与他人结怨。他还博涉经史,汉末动乱时,与兄弟在迁徙途中,仍不忘读书自学。陈留人殷武,海内闻名

  • 下场最惨的春秋霸主:被儿子活活饿死,死后两月无人管尸体爬满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身死不葬,虫流出户!”这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结局,说的是齐桓公死后没人给他下葬,结果尸体腐烂都生蛆了。一代呼风唤雨的诸侯王,最终竟然落得个如此下场,着实令人唏嘘不已。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即位之前,齐国因齐襄公荒淫无道,礼义廉耻四德皆失,国家陷入瘫痪状态。齐桓公本人虽然好色,但他善于用人,他重

  • 辨析三国时期的交州:《三国演义》基本没谈,但绝不是没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交州简介,三国时期交州的名将,三国演义的政治与谋略

    序言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曾有这么一句“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半翼是用来形容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过在此言中却透露了另一个信息,那就是南海。根据我们对于三国的认知,三国的交锋中心就在汉中和荆州,怎么突然蹦出来一个南海?而且在我们的脑海里,荆州的版图好像没有到南海吧?那么这个“南海”到底指什么呢

  • 信陵君两次击败秦军,战绩究竟有没有水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信陵君简介,信陵君攻打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简介

    魏安釐王抵挡不住秦军,于是立刻急招信陵君回国。当时,信陵君还发了顿脾气:用不着我的时候,就任由我住在赵国,十多年不闻不问。现在用得着我了,一封诏书就想把我叫回去,这不是欺负人吗?不去!这件事闹得很大,立刻就有两位贤人劝说信陵君:大家敬重您,是因为您是魏国的公子,如果魏国都没了,谁还愿意敬重您呢?信陵

  • 评分6.2! 《大秦赋》口碑大翻车, 这些槽点成大家弃剧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看完大秦赋该看哪部剧,大秦赋演技排名,历史剧大秦赋为何口碑如此好

    《大秦赋》是大秦系列代表正史类电视剧,原本大秦系列作品可以作为历史学习者看的,秦国如何灭六国,战术谋略怎么开展。但是如今来看真的是国产历史剧的悲哀。但也不得不说开场真的吸引到人了,以为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历史剧,越到后面越看像一部狗血的宫斗剧,六国最后一次攻秦,都逼进咸阳了,居然一集之内,从开战到僵持,

  • 不识此人是魏国的悲剧,放走此人是魏国的末日,赳赳大秦共赴国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上四次国难,魏国严重口吃的武将,魏国与齐国大战

    [var1]早在秦孝公出生前,秦国经历了自秦厉共公之后几代君位动荡,国力大为削弱。魏国趁秦国政局不稳之机夺取了河西地区。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割地,与魏国讲和,安定边境,迁都栎阳,修养生息,并且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失地,无奈愿望没有实现便去世。秦孝公继位时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韩昭侯

  • 中国历史上的十支超级强大的军队,秦国雄狮也只能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最精锐三大军团,秦国国旗,秦国魏冉简介

    TOP、10 八旗铁骑(满清)[var1]在明末清初,有那么一句话“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其实明末军队也不是那么弱小,相对于很多末代王朝的军队来说,明朝的军队已经很有战斗力了;但是在满清的铁骑下依然只能黯然落幕。到后来,满清八旗编制超过20万,先后征服朝鲜、明朝,拥有极强的尚武精神和征服欲望。满

  • 《大秦赋》同意冬儿留下照顾扶苏,不是嬴政傻,是一石三鸟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冬儿简介,大秦直道扶苏跟谁一对,秦始皇冬儿结局

    在平定嫪毐之乱中,嬴政的帝王之气终于显现了出来。然而,网友们似乎并没有停止吐槽的意思——筹谋了这么多年的计划,原以为会是运筹帷幄,没想到状况百出,嬴政差点玩脱。特别是嬴政带着群臣去雍城举行冠礼,却留下冬儿照顾扶苏的决定,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他明明知道嫪毐即将叛乱,留下扶苏和冬儿在咸阳城,不是等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