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张士诚背叛元朝,不忠不义,理应出兵消灭

朱元璋:张士诚背叛元朝,不忠不义,理应出兵消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1/21 2:21:29

1366年,朱元璋徐达为主帅,出兵20万东征江浙。出征前,朱元璋列举了张士诚的“8条大罪”,只有2条跟自己有关,其余6条都是张士诚“叛元”,对君王不忠诚。

罪状一:张士诚贩卖私盐,违抗圣旨,起兵造反。罪状二:假装投降元朝,又再次叛变,还杀了官员。罪状三:攻占浙西,自称“周王”,僭越纲常。罪状四:挑起冲突,杀害我的人,又投降元朝。

罪状五:作为臣子,占有江浙财税重地,却看着皇帝忍饥挨饿,毫无君臣伦理。罪状六:对朝廷阳奉阴违,不及时运输粮食,还杀害当地官员。罪状七:借助达识帖木儿击杀杨完者,却图谋杭州,杀害达识帖木儿。罪状八:引诱我的大将谢再兴投降,又侵犯边境。

讨伐张士诚的“8大罪”,出自《国初事迹》,与朱元璋相关只有2条,其余都是张士诚“叛变”元朝的罪状。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元朝的“檄文”,讨伐乱臣贼子呢。可知,朱元璋实在找不出理由灭张士诚,只能为元朝“靖难”了。

张士诚,元朝枭雄之一,靠18条扁担起义,占据最富裕的江浙。1354年,脱脱率元军主力,号称百万的劲旅南下,差点攻克高邮,但张士诚逆袭成功,一发不可收拾。

统治江浙期间,张士诚称王、建国。张士诚奖励耕织、发展生产、鼓励对外贸易往来;礼贤下士,重用咸贤才,善待知识分子;为人讲义气,对兄弟以及参与起义的朋友,都和睦共处,给他们优待。

江浙经济发达,国泰民安,张士诚又多次颁布免税、减税等政策,人民也十分拥戴他。但是,张士诚目光短浅,只想做一个“土皇帝”,注定要在乱世中成为输家,因为强者才能生存,笑到最后。

纵观元末战争,张士诚有两次机会灭了朱元璋,却因目光短浅,葬送了一切。1360年,陈友谅率20万大军征讨南京,抵达龙湾,邀请张士诚参战,两面夹击朱元璋军团,但张士诚不答应。

龙湾之战前,陈友谅夺取了太平,大将花云不屈而死,南京人心惶惶,许多人都有了投降打算。此时,张士诚要是以主力西征,放手一搏,朱元璋估计就完了。

1363年,徐达的岳父谢再兴叛变,建议张士诚突袭南京,拿出决战架势,又被拒绝。此时,安丰告急,朱元璋率兵救援,南京空虚;陈友谅率60万大军西征洪都,朱元璋已经腾不出手了,若是张士诚再拼命打南京,明朝就不会出现了。

目光短浅,只想守住一亩三分地,即便张士诚对人民再好,也无济于事。1365年,朱元璋夺取长江中上游,陈友谅的势力全部瓦解,便腾出手来消灭东边的张士诚,他找不出“理由”,便打着为元朝“靖难”的旗帜。

徐达、常遇春作战勇猛,足智多谋,先夺取湖州、杭州,然后重兵包围苏州(平江),采取“围困战术”,与张士诚对峙十个月。期间,张士诚屡次出战,都被常遇春打了回来,弟弟张士信在城头吃水果时,被一炮打死。

相持10个月,城内弹尽粮绝,张士诚也不忍心杀害百姓,干不出张巡这种没有伦理的事情(睢阳之战,简直是人间地狱),百姓都没啥事,也不被劫掠。张士诚爱民如子,对战局却没有任何作用,徐达的兵马最终破城而入,张士诚进行巷战,拒绝投降。

大势已去,张士诚将妻妾、儿女送入房间,含泪点火,就此告别。张士诚准备好绳子,上吊自尽,却被部将救了下来,成为朱元璋的俘虏。徐达敬佩张士诚,希望他能投降,还叫李伯升(张士诚铁杆亲信)出马,但张士诚痛恨朱元璋干掉张士德、张士信两位弟弟,铁了心不投降,也不说话,不吃东西。

徐达无奈,只好将张士诚带到船上,押往南京受审,由朱元璋亲自劝降,也没啥用。夜深人静,张士诚乘着士兵都睡着了,上吊自尽,年仅47岁。张士诚死后,江浙人民还是很怀念他,朱元璋很生气,对江浙征收重税。大才子高,被朱元璋处死,理由之一是怀念张士诚,写诗讽刺自己。

参考书目:《明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致命的 3个错误,放走2个该杀之人,杀了1个该放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一生最怕的三人,曹操一生不该犯三个致命错误,曹操一生之中错杀五人

    褒贬不一的曹操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不喜欢曹操的人,觉得曹操乃是一介奸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严重威胁到了汉室的天下,如果不是他,也许汉献帝能够再度中兴汉室。而喜欢曹操的人,则觉得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东汉天下没有彻底的分崩离析,天下也没有彻底大乱,大部分人都得以保全。若

  • 与辽、宋形成的“三国鼎立”局面的西夏,为何被蒙古国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时间到了1206年,蒙古国由成吉思汗建立,这个能征善战的国家一早统一了漠北大草原,开始对旁边的西夏和金国虎视眈眈,不出二十年,两个国家都被蒙古国侵占和兼并,就此灭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生命力本应该顽强的西夏,轻而易举被蒙古所灭呢?一、西夏与蒙古国家内部发展1、两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西夏和蒙古

  • 明朝贤臣张居正,入阁以后加强北方边务的措施,有哪些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嘉靖以来,内阁互相倾轧,柄臣贪冒,边军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将士离心,守边将领畏虏如虎,“惬怯不敢战”,甚至发生以“重贿赂俺答,令移寇他塞,勿犯大同”的情况。明朝北边的防御让张居正非常忧虑,其在入阁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北边军事防御的措施。(一)用兵之道在将得其人要巩固边防,将领的选用是重中之重。张居正主

  • #逍遥荐书##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 转评赞抽一本马伯庸、杜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转评赞抽一本马伯庸、杜君立、谌旭彬 力荐审视人类历史上早期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与世界朝贡天下与全球贸易发生激烈碰撞对明帝国“王者无外”天下观的巨大冲击★分析明代朝贡体系建立的前因后果,指出朱元璋的天命观和他所建立的朝贡制度是影响明清两代国家战略与历史发展的重大因素。★讲述明代民间海外贸易的历史,指出明

  • 曹操带了五大谋士上阵,为啥在赤壁之战一点忙没帮上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带了五大谋士上阵,为啥在赤壁之战一点忙没帮上呢?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这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根本不敢想,毕竟曹操本身实力太强,本人又是打仗好手,手下更是有五大谋士(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程昱),可谓兵力碾压,智力碾压,要啥有啥,就这都还输了!是不是五大谋士徒有虚名啊!答案当然不是,五大谋士有多强,无需

  • 朝鲜本是明朝属国,且忠心耿耿,为何后来会叛明降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从这时候起,朝鲜就成为明朝的属国,凡是在隆重的场合,朝鲜都会冠上全称“有明朝鲜国”。之后,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而朝鲜对明朝也是忠心耿耿。万历年间,日本出兵攻打朝鲜,明朝便出兵增援,最后成功击退日军,使得朝鲜对明朝更为臣服。万历四十七年,明朝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打响,这次朝鲜也毫不犹豫,

  • 靖康耻究竟有多“耻”?皇后行“牵羊礼”后,羞愤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之耻发生在公元1126年,当时金军攻破了南京,俘虏了宋徽宗以及宋钦宗,并且大量的赵氏皇族都被挟持北上,京城中的所有财物都被洗劫一空!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宋徽宗。熟知历史的同学应该知道,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通过起义谋反,才夺得一片天下。在赵匡胤登基之后,自然会对武官严加看管,于是便产生了历史上著名

  • 话说北宋时期,有一个超级吝啬的张员外,一毛不拔,人送外号“禁魂张”。“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一个乞丐从“禁魂张”的当铺门口经过,希望他可以施舍点钱。后来,“禁魂张”将乞丐赶跑,而且还将乞丐在别处要的钱给倒了出来。这被一个小老头看见了,就给了乞丐二两银子,让乞丐当本钱去干些营生。这个小老头就是江湖上喜欢劫富济贫的神偷,江湖人称“宋四公”。到了晚上,宋四公去夜市上买了两只“酸馅儿”,拌

  • 西汉开国“十八功侯”都是谁,他们因何封侯,最终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酂侯萧何。萧何乃沛县丰邑人,早年曾任沛县主吏掾,与刘邦为同乡旧识,秦末时随刘邦于沛县起义。从起义之初开始,萧何便始终负责坐镇后方,为前线大军筹备粮草补给。刘邦入关灭秦后,他接受了秦丞相和御史府所藏的所有律令图书,从刘邦还定三秦开始,萧何便始终坐镇关中,帮助刘邦稳固关中统治,并不断向前线输送士卒粮

  • 朱元璋这个看似明智的决定,坑了孙子朱允炆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聪明的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正是他的一个决定,坑死了孙子朱允炆,成就了无赖儿子朱棣。大家都看过一部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里边朱元璋钦定的皇位继承人正是孙子朱允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越过儿子,立孙子为继承人呢?原来朱元璋的长子叫朱标,朱元璋最早立他为太子,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然而天公不作美,朱标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