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1859年9月16日一1916年6月6日),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号容庵、洗心亭主人,汉族,河南项城人。
袁世凯故居,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乡袁家寨,占地面积270亩,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传统风格的各式建筑248间,周围是1800米长、10米多高的寨墙,6座炮楼及3道护城河。
故居整体按中、东、西三轴线布局,分东、西三级纵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连,形成一片完整且别具风格的建筑群,其建筑材料由传统砖瓦,木材,白灰等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特色。房屋顶脊之处,皆有狮、虎、豹、马、猴等砖雕,四角挑檐高耸,饰有龙纹兽尖,直指苍穹,气势恢宏。
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常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不惜重金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13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袁世凯曾两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又不愿留在乡间做土财主,因此考虑在外闯荡。曾作诗《感事》一首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少年时代便有远大志向。后曾一度对科举厌倦,但又不甘心,继续读书,准备功名。1882年,清朝属国朝鲜突发事变,改变了袁世凯的人生轨迹。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空前民族危机,举国上下一致要求练兵变法,维新图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袁世凯奉召上“万言书”,痛陈时局,深得光绪帝嘉许,钦命其督练新建陆军,开启了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
袁世凯小站练兵培养的重要将领
1899年冬,袁世凯由工部侍郎升任山东巡抚,这是40岁的袁世凯首次出任封疆大使,此后,他的新建陆军也从天津小站调往山东境内布防,并得以迅速扩大,成为袁世凯最具实力的政治资本。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入侵,山东在袁世凯治下则维持稳定,并且加入东南互保,使山东免遭战祸乱。1901年11月,李鸿章死去,袁世凯受命暑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次年实授,一跃而成为中外所瞩目的实力人物。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三十四年(1908年)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兼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参与朝政决策,力行新政改革,倡导君主立宪。直至入阁拜相,成为晚清一代权臣。
中华民国大总统证书。经国会选举,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美、英、德等国公使,先后祝贺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后,会见各国驻华使节。
1914年冬至,袁世凯到天坛按传统仪式举行祭天。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为洪宪元年。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广西相继响应,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撤销帝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并末奏效。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出殡队伍
河南安阳袁世凯墓园
袁世凯出生时的楼房和大床
袁世凯与生母刘氏
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河南大财主于鳌的女儿。
袁世凯家里的私塾
袁世凯手书家训
袁世凯家中的私塾有严格的规矩
对子女犯规有着明确的罚戒办法
袁世凯成长家庭
袁世凯兄弟
袁世凯有1妻9妾(其中有3个是朝鲜人),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袁世凯原配夫人于氏与家中部分女眷
袁世凯与部分子女
袁家世字辈任官简表
袁家后人集图
袁世凯已经当了终身大总统,却为何还要做皇帝?首先,在于袁世凯封建帝王思想浓厚,野心勃勃,想让自己后世子孙一直掌管天下;其次,在于袁世凯的身边人一再纵容劝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在于一些封建宿命论思想,也对袁世凯称帝起了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改革派人物中的第一人”。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2023年2月11日拍摄于河南项城袁世凯故居,2月16日编辑于西安文景小区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