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将赈灾用的粮食换成芙糠喂给灾民,现在才看明白“良苦用心”

和珅将赈灾用的粮食换成芙糠喂给灾民,现在才看明白“良苦用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4/1/24 6:24:27

很多人在看电视剧看电影总把自己带入那些角色,或者是大众唱反调以显示自己独树一帜。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灾区遭遇旱灾,百姓无粮可吃,几乎易子而食,朝廷下发赈灾款救济灾区,结果被大大小小的官员贪污,截流。

甚至还把救灾所用的粮食换成喂猪用的芙糠。

很多人当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认为和珅明知道各级官员明目胆地贪污,截流,把人吃的粮食换成猪吃的芙糠是没良心!大贪官!

也有人认为纪晓岚太过于理想,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完整地看过这部剧,只是看到被断章取义的那段视频。

说的是

一斤大米换三斤芙糠

,本可以救一个人的粮食,却可以救三个人。单看此话确实很有道理。

但是很多附加的条件视频里却没有提,甚至可以剪掉了。为什么本该能全救的老百姓,等粮食来了却只能救三分之一的人?

那剩下的粮食不会被贪污了吧?

为什么有句话叫筷子不倒人头不落,这又是为什么?朝廷拨的是粮食,大老爷又要去哪里换芙糠,芙糠换来需要多少时间?

古代行程成就慢,从受灾到层层审批才到朝廷,朝廷再层层审批才下决定,灾民等到芙糠来了还有多少人能活着?这些电视剧中都有演,可是有些人却忽略。

也有的人说只能说纪晓岚太过于理想,太过于完美主义。

和珅说贪官怎么可能能杀光?天下怎么可能有完美的人,事总要有人帮我们去做,总不可能我们下去一点一点发粮食吧?

而和珅属于看清现实,在当时任人都无法远离,全身而退,大家都是这样。

既然无法选择干净那就接受。

当然,大贪官这顶帽子永远属于和珅,要说贪污,恐怕和珅称第一,没人称第二。

和珅=大贪官

说起和珅就有人说米换糠,确实,灾民能喝到糠都是天大造化,一斤米救三个人,三斤糠救九个人,和珅做法确实没病,既救了更多的人,还筛选了灾民,但是但是一斤米换成三斤糠,一斤糠被和珅拿走,一斤糠被下面的官员拿走,剩下一斤还得掺三两沙一缸水,千里浮漂.....

和珅属于现实主义,纪晓岚属于理想主义,并不是说和珅是好的,只是现实永远是现实。

纪晓岚的理想是照耀不进去的。和珅贪污皇帝还是知道的,并且允许的。要不然为什么新皇上位就立刻杀和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望中原空问鼎:为何说楚国成也贵族,败也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为什么没有问鼎,北望中原,楚国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共有几次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春秋称霸,战国争雄。他们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辉煌历史,也曾经有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壮烈不屈的死亡绝唱。在战国中后期的时候,当时天下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将来能够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著名纵横家苏秦曾经说过: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也正因为如此

  • 在清朝被判极刑的罪人不仅不慌,反而要收买行刑者,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片土地刚刚有了文明的时候,当时并没有统治者,因此在刑罚制度上并没有严格要求。可是在后来的商周,达官贵族们为了享受那种看着人死亡的乐趣发明了许多惨无人道的刑具,从火烤到水淹再到太阳晒,古代的人们用尽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更多邪恶的刑罚。在之后的几位思想大家诞生后,因为他们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广泛的传播,因

  • 清朝太监是怎么划分等级的?他们都不是最高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正一品太监通常由皇帝亲自选拔,通常只有三名,他们负责皇帝的个人事务,如梳洗、穿衣、进食等,并且通常拥有很高的权力和特权。从一品太监和从二品太监则分别担任皇宫中各种职务和任务。在从一品和从二品之间还有数个等级,这些等级的太监通常担任更低级的职务,如厨师、宫女、门房等。苏培盛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从一品太

  • 李鸿章:“大清裱糊匠”的奋斗青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裱糊匠原话,谁自称大清第一裱糊匠,清朝李鸿章的真实影像

    人们将棺柩打开,用绳子拴住尸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最终粉身碎骨。这具尸体的主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李鸿章这个名字似乎与耻辱、卖国联系在了一起,《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许多人对他的认识。而谁曾想,李鸿章也曾怀着一腔“策远志,出风尘”的理想,

  •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金银还有多少?打开门后现场的人都懵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没落的清朝一贫如洗。清朝不是没有过好日子。不过是在康熙和雍正时期,这两位皇帝,前者真正将天下弄太平了,后者是严格吏治,后来的乾隆才有好日子过。据说雍正给自个的儿子,留了不少家产,高达几千万白银的家底。不过大家都知道,乾隆晚年极宠信一个人,和珅,巨贪,据说当时他将该上缴国库的钱,在5、6年的时间里贪

  • 清朝灭亡后,号称人数百万的清军去了哪里?其中一支保留到1992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次年2月12日,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逼迫下,清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存在了276年的清王朝正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那守护清朝的那些号称百万的清军都去哪了呢?今天就来一一揭秘。 清朝军队的构成 清朝的前身叫后金,是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的以女真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国家。女真人的军队叫满洲八旗

  • 清朝灭亡55年,溥仪死后被葬入八宝山,为何后来又迁至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说起皇帝人人都能想到高高在上的君王威坐龙椅之上的场景,但是有一位皇帝却极为落魄,不光被人赶出了紫禁城还被囚禁,受尽了冷眼和讽刺,他就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他既生活在旧社会,也生活在新时代,溥仪去世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了55年,按理来说应该和人民一样葬入公墓的他,最后还是被允许葬进了皇陵。

  • 民国第一大小姐,111岁依然妆容精致,每日穿高跟鞋,喷香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严幼韵的父亲对女儿宠爱无比,他给严幼韵安排了一辆别克轿车,每日接送她上学。在当时整个上海,都没有几辆小轿车,严幼韵的排场让那些男生也是望而却步。严幼韵喜欢穿旗袍,家中就为她请了专门的裁缝量身定制衣服。后来严幼韵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了初恋男友杨光泩,杨光泩是湖州大丝绸商的儿子,也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两人

  • 清朝末代格格: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临终前说出来一件皇室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上文中提到的“她”名为金默玉,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爱新觉罗·显琦,看到“爱新觉罗”这四个字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大清皇室,而金默玉就曾是大清朝的格格,也被称为“清朝最后一位格格”。 不过,与其它没落的清朝格格不同,金默玉人生晚年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4年5月26日,金

  • 清朝有一位大清官,两次被人造谣诬陷,结果却因祸得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十大叛臣排名,海兰被诬陷因祸得福,被误会的清朝官员

    施世纶出身名门,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靖海侯施琅,但他比他的父亲更有名,被康熙大帝誉为“江南第一清官”。 在历史上,做清官不容易,不可避免的会得罪很多人。施世纶在担任泰州知州时,就被一些人想着法子给他栽赃,想把他搞下去。 康熙二十七年秋天,泰州的很多官吏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得到消息,吏部正在研究给施世纶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