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3万人大破60万人!一战封神,奉为信平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3万人大破60万人!一战封神,奉为信平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86 更新时间:2024/1/15 18:29:31

说起廉颇,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廉颇姓廉,名颇,字洪野,被赵孝成王封为信平君,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王翦李牧一样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廉颇对于赵国是十分重要的,廉颇死后没多久,赵国也被秦国灭掉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廉颇。

勇将廉颇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廉颇有这样的点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名诸侯。意思就是说廉颇是赵国能干的将领,大家都敬服他,觉得他十分有勇气。还有人为他写了一首诗: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这里说的是廉颇晚年郁郁不得志,不得已投奔楚国,但是他虽然身在楚国,心里还是盼望着为赵国效力的。可见廉颇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大的。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吧,还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

[var1]

历史迷们也一定知道长平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廉颇坚守阵地,与秦国的军队展开拉锯战。虽然最后秦国挑拨离间,让赵国国君撤掉廉颇导致惨败,但是廉颇与秦国大军相抗衡的勇气和实力还是令人佩服的。既然提到了长平之战,就不得不说另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了。在这场战役中,廉颇被封为信平君。廉颇打赢了那么多场战争,为什么偏偏这次被封君了呢?这场战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燕国挑起的战争

上文中提到过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赵国失败,四十万将士被秦王坑杀,损失惨重,从此之后一蹶不振。而在赵国的东北面,燕国蠢蠢欲动,想要趁着赵国式微,将其一举拿下。这个时候,燕国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吞没了辽东湾,正是国富民强,兵强马壮的时候。赵国就比较惨了,屡屡损失城池,国家里没有多少兵马。所以燕国非常有信心能够攻打下赵国。

[var1]

公元前二百五十一年,燕国国君大手一挥,派出了六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队兵马四十万,由相国栗腹率领,另一路兵马二十万,由将军卿秦带领着,前去攻打赵国。此时的赵国,兵马不过几万,就算孝成王下令让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参军,也只能凑齐十三万人。更何况这十三万人中还有不少没来得及训练的新兵。危难时刻,廉颇临危受命,披肩挂帅,前去迎接燕国来势汹汹的六十万大军。

燕国为什么要兵分两路呢,原来是因为六十万大军尾大不掉,分成两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何况栗腹知道赵国兵马少,兵分两路可以让赵国顾此失彼,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栗腹率领的大军南下前往鄗地,打算长驱直入,直捣黄龙,一举拿下邯郸。卿秦带领的军队则发兵代郡。

廉颇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非常勇猛,但是在外人看来有点莽撞的决定:他让本来就不多的赵兵分成了两队兵马,一队八万人,由自己率领,在鄗地迎击四十万燕军,另一队五万人,由将军乐乘率领,代郡迎战卿秦。

[var1]

用兵如神的廉颇

栗腹本以为胜券在握,用兵求稳。他先派出五万先锋,驻扎在鄗地,随后与二十万中队汇合,共计二十五万大军,而剩下的十五万援军则携带者粮草车马在后方。他以为廉颇这次会像长平之战一样,坚守阵地,他有信心将廉颇活活困死。

让栗腹没有想到的是,廉颇趁燕军刚刚到达还没有列好阵型,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八万赵军组成八个整齐的方阵向他们打来。栗腹也是用兵老手,迅速采取对策,派出两万精兵,在前方列好两排盾兵,后方跟着三排弩兵,侧翼则安排了两队骑兵掩护。这样的阵型进可攻退可守,十分保险。双方不约而同的先用弩兵出击,隔着些距离射击对手。

栗腹想要和后方援军汇合之后再全力出击,所以燕军只是试探性地与赵军交手,见赵军没有退却的意思,栗腹又派出六个由骑兵和步兵组成的方阵,每个方阵两万人。燕国的骑兵数目庞大,装备精良,即便是当时强大的匈奴也闻之色变。十二万人组成的方队气势恢宏,向赵军攻打过来。

[var1]

强敌当前,廉颇丝毫没有惧意,赵国的士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骁勇善战,视死如归。廉颇没有留下一个无用之人,将赵军全部编入队伍中,甚至自己亲自上场。最为勇猛的战士被放在最前面,两侧由盾兵掩护,组成一条长龙,钻入了燕军的方阵中。后方士兵紧紧跟随着最前面冲锋的老兵,当中更有弓弩手进行掩护,一时间势不可挡,长驱直入。

栗腹派军从侧面进攻,想要截断长龙,将最为精锐的龙头困住。熟料长龙阵里都是死士,三条长龙拼死冲出包围,直直的向着栗腹所在的地方冲过去。混战中栗腹被赵国将领斩杀,燕军顿时群龙无首,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var1]

燕军败退

此时的代郡,乐乘率领五万人正在安营扎寨,打算与二十万燕军进行持久战。而燕国的卿秦听到了栗腹战死的消息十分震惊,想到如果说自己这边不能速战速决的话,不久之后在廉颇的大军杀到之时这仗肯定是不用打了,于是不免心中萌生了退意,于是传令下去大军连夜撤离,可是乐乘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气,怎会让卿秦安心的撤离,于是下令追杀燕军。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好笑的场景仅仅只有五万的赵国军团对着足有二十万的燕军追杀,可能也是这个卿秦的运气不是很好吧。

[var1]

于是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战斗,以廉颇的胜利而告终。十三万大破六十万大军,燕国相国栗腹战死,将军卿秦被生擒,经此一役之后大受打击,再也对赵国构不成威胁了。

廉颇的这场战役,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后人一直津津乐道。为了表彰廉颇的英勇无畏,孝成王将他封为信平君。直到现在,邯郸市丛台公园的七贤祠中还有一座廉颇的雕像供后人瞻仰呢。

更多文章

  • 和珅将赈灾用的粮食换成芙糠喂给灾民,现在才看明白“良苦用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在看电视剧看电影总把自己带入那些角色,或者是和大众唱反调以显示自己独树一帜。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一段灾区遭遇旱灾,百姓无粮可吃,几乎易子而食,朝廷下发赈灾款救济灾区,结果被大大小小的官员贪污,截流。甚至还把救灾所用的粮食换成喂猪用的芙糠。很多人当时在看电视剧的时候认为和珅明知道各级官员

  • 北望中原空问鼎:为何说楚国成也贵族,败也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楚国为什么没有问鼎,北望中原,楚国失去统一天下的机会共有几次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是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春秋称霸,战国争雄。他们有楚庄王问鼎中原的辉煌历史,也曾经有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样壮烈不屈的死亡绝唱。在战国中后期的时候,当时天下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将来能够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不是秦国就是楚国。著名纵横家苏秦曾经说过: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也正因为如此

  • 在清朝被判极刑的罪人不仅不慌,反而要收买行刑者,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片土地刚刚有了文明的时候,当时并没有统治者,因此在刑罚制度上并没有严格要求。可是在后来的商周,达官贵族们为了享受那种看着人死亡的乐趣发明了许多惨无人道的刑具,从火烤到水淹再到太阳晒,古代的人们用尽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更多邪恶的刑罚。在之后的几位思想大家诞生后,因为他们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广泛的传播,因

  • 清朝太监是怎么划分等级的?他们都不是最高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正一品太监通常由皇帝亲自选拔,通常只有三名,他们负责皇帝的个人事务,如梳洗、穿衣、进食等,并且通常拥有很高的权力和特权。从一品太监和从二品太监则分别担任皇宫中各种职务和任务。在从一品和从二品之间还有数个等级,这些等级的太监通常担任更低级的职务,如厨师、宫女、门房等。苏培盛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从一品太

  • 李鸿章:“大清裱糊匠”的奋斗青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鸿章裱糊匠原话,谁自称大清第一裱糊匠,清朝李鸿章的真实影像

    人们将棺柩打开,用绳子拴住尸体,挂在拖拉机后面游街,直到尸骨散尽,最终粉身碎骨。这具尸体的主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李鸿章。李鸿章这个名字似乎与耻辱、卖国联系在了一起,《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许多人对他的认识。而谁曾想,李鸿章也曾怀着一腔“策远志,出风尘”的理想,

  • 清朝灭亡后,国库内的金银还有多少?打开门后现场的人都懵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没落的清朝一贫如洗。清朝不是没有过好日子。不过是在康熙和雍正时期,这两位皇帝,前者真正将天下弄太平了,后者是严格吏治,后来的乾隆才有好日子过。据说雍正给自个的儿子,留了不少家产,高达几千万白银的家底。不过大家都知道,乾隆晚年极宠信一个人,和珅,巨贪,据说当时他将该上缴国库的钱,在5、6年的时间里贪

  • 清朝灭亡后,号称人数百万的清军去了哪里?其中一支保留到1992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次年2月12日,在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的逼迫下,清朝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存在了276年的清王朝正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那守护清朝的那些号称百万的清军都去哪了呢?今天就来一一揭秘。 清朝军队的构成 清朝的前身叫后金,是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的以女真人为主的少数民族国家。女真人的军队叫满洲八旗

  • 清朝灭亡55年,溥仪死后被葬入八宝山,为何后来又迁至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说起皇帝人人都能想到高高在上的君王威坐龙椅之上的场景,但是有一位皇帝却极为落魄,不光被人赶出了紫禁城还被囚禁,受尽了冷眼和讽刺,他就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他既生活在旧社会,也生活在新时代,溥仪去世的时候清朝已经灭亡了55年,按理来说应该和人民一样葬入公墓的他,最后还是被允许葬进了皇陵。

  • 民国第一大小姐,111岁依然妆容精致,每日穿高跟鞋,喷香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严幼韵的父亲对女儿宠爱无比,他给严幼韵安排了一辆别克轿车,每日接送她上学。在当时整个上海,都没有几辆小轿车,严幼韵的排场让那些男生也是望而却步。严幼韵喜欢穿旗袍,家中就为她请了专门的裁缝量身定制衣服。后来严幼韵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了初恋男友杨光泩,杨光泩是湖州大丝绸商的儿子,也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两人

  • 清朝末代格格:改名换姓活到2014年,临终前说出来一件皇室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上文中提到的“她”名为金默玉,她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爱新觉罗·显琦,看到“爱新觉罗”这四个字的时候很多人会想到大清皇室,而金默玉就曾是大清朝的格格,也被称为“清朝最后一位格格”。 不过,与其它没落的清朝格格不同,金默玉人生晚年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14年5月26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