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官哥钧定,作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同样重要的汝窑窑址千百年来却是扑朔迷离,后来是怎样发现的呢?请看如下介绍: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大英博物馆藏
文献记载,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极短,工艺精良,传世罕见。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宋室南渡,汝窑窑火仅仅燃烧了二十年,就因战争而消失了。
而汝瓷所有谜团,就像这神秘的器物一样,或埋入地下,或湮灭人间了……
明清时期的皇帝曾多次下令烧瓷工匠仿制汝瓷,但因为找不到汝官窑窑址,而不得其精髓。
宋 瓷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烧造汝官瓷的汝窑究竟在哪里、它是如何烧造的,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陈万里先生实地考察窑址
(右第二位起至左依次为陈万里、冯先铭、李辉柄)
时间来到20世纪,在1950年,中国古陶瓷研究行业的陈万里等人,专程去到有汝瓷发祥地之称的河南汝州寻找汝窑窑址。
很遗憾,当时并没有找到古代汝官窑遗址。
▲清凉寺村窑遗址出土
但人们寻找汝官窑窑址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无数的古陶瓷专家学者也为此费尽心血。
“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一句流传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一带的乡间俚语诉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瓷贸易盛况。
这也引起了来此进行调查的考古人员的注意。
▲清凉寺汝官窑址
当时,清凉寺村一户人家的红薯窖里,无意间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一只盘子(洗),之后立即找专家鉴定。
▲汝窑青灰釉汝窑洗
凑巧的是,当时(1986年)全国古陶瓷研究会议正在召开,后经过与会专家鉴定发现,原来这就是珍贵的汝瓷!
接下来河南省宝丰县偏僻的清凉寺小村,突然热闹起来。
1987年,上海博物馆依据在清凉寺采集到的汝窑碎瓷片和那件汝瓷洗,首次向世人宣布了汝窑窑址就在今天的宝丰县。
据此,1987至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县清凉寺村进行持续挖掘,挖掘出大量可修复的残器。
此外,专家还意外发现一个储藏有汝瓷的藏坑,随之出土的还有一些宋汝窑器。
▲窑址发掘的支烧工具(左图)与试火片(右图)
这一藏有汝瓷的坑让专家开始猜测汝官窑窑址会不会也在附近呢?
果然,经过挖掘,在2000年考古队发现了十五座烧制汝窑瓷的窑炉和两处作坊,以及一些与制瓷有关的遗迹遗物。
至此,这些御用汝窑的窑炉、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重要遗迹相继发现,汝官窑遗址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汝窑粉青釉折肩瓶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个藏坑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在这里的一位老窑工为保护这些珍品,偷偷藏的。
老窑工世代为宋代皇帝烧制瓷器,国破家亡的时刻老窑工不愿意让窑工们辛苦烧制的瓷器落入金兵之手。
所以老窑工当时潜入金兵控制的窑厂,将准备献给宋徽宗的汝窑珍品偷了出来!
之后将它们埋在了窑厂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汝瓷一埋就是800多年。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其中一件高19.5厘米 口径5.9厘米 底径8.2厘的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最引人注目。
它颈部长腹分别刻以折枝莲花,器表满施天蓝釉。
光亮滋润,布满开片,蝉翼纹晨星稀,完全符合汝瓷的典型特色。
▲鹅颈瓶花纹展开图
而当时汝窑窑址也出土了大量的汝瓷残片
▲汝窑窑址瓷片堆积层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发掘和众多陶瓷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7年由上海博物馆出版了《汝窑的发现》,确定为河南清凉寺汝窑就是宋代的贡窑。至此,汝窑的千年谜案被逐步揭开了。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scpm87 胡经理)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