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李建成十分担忧,几年后他果死于此

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李建成十分担忧,几年后他果死于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86 更新时间:2024/1/19 7:14:55

太子优势凸显

在开国之前,李建成与李世民一起并肩作战,成为李渊军的一双巨擎,为李渊前进长安扫开了一条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自然是功勋卓著,但是李建成的功劳也不遑多让,无论起事前的招兵买马,还是攻入长安,这都是李建成实力强劲的最佳佐证,他绝非是被李世民能力碾压的无用太子。

唐朝建立以后,李建成与李世民虽然功劳都很大,但是古代一直遵循“立长不立幼”才可避免祸起萧墙的原则,李渊立了李建成为太子。从此以后,太子入主东宫,成为了下一代唐朝的主子,一个名正言顺的接班人,李建成因此获得了极大的优势,李世民无法比拟。

最要命的是,李建成成为太子之后,他可以公开招揽人才,积蓄自己的力量,建立属于自己派系的“太子党”。而其他皇子则并无此特权,如果私下建立自己的势力,则成了结党营私,恐有谋乱之嫌。正因为如此,李建成身边招揽了大量的人才与朝中的重要人物。例如魏征、罗艺薛万彻等人都是太子李建成身边的人,其中不乏世家、门阀、贵族人士,阵容堪称豪华。

单单从身边人来看,李世民身边的人就要逊色不少,尽管他身边有长孙无忌、秦叔宝、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高士廉、段志玄、侯君集张公谨、张亮、屈突通等等耳熟能详的名人,但是这些人都是在李世民登基后才成为了名臣,地位无人能敌,在李世民身边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地位根本无法与太子身边的人相比,大多都是一些落魄贵族,还有像程咬金、秦叔宝这样的江湖出身。如果单纯从出身来看,李世民身边的人,说是杂牌军恐怕也并不为过。只不过,李世民却用这样的阵容,最终战胜了李建成。

李世民羽翼丰满

李建成成为太子之后,他就逐渐从阵前走向了幕后,开始坐镇京都,因为此时他的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长子变为了太子,其身份自然也金贵万分,不容他阵前厮杀,恐怕有失。但是唐初的局势并不稳固,外有突厥强敌,内有势力割据,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得有人继续南征北战,征服那些敢与唐朝为敌的势力。

李渊身边的左膀右臂,李建成与李世民,李建成坐镇京都之后,征伐重任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李世民也确实给李渊涨脸,为大唐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极大贡献,太子主内,李世民主外的格局也逐渐形成。为了方便李世民指挥军队,同时彰显李世民的功劳,李渊给李世民封了一个特别的官职,任天策上将军。这个天策上将军的官职可不一般,不是一个虚职。天策上将军主管征讨,也就是统管兵马,并且在亲王府有属于自己的“指挥部”,设立了大小官职,均以武将为主,当然也有谋臣文职为辐。说是作战指挥部,其实俨然有了“小朝廷”的感觉,与太子的东宫配置也相差不多,虽然政治实力远不如太子,但是军事实力及影响力却要远远超过李建成了。

“上以秦王功大 ,前代官皆不足以称之 ,特置天策上将 ,位在王公之上。”

李世民的功劳逐渐提高到了一定程度,在整个唐朝无人能及,此时此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感到了危机,两人去找李渊诉苦,表达了对李世民势力过大的担心。李渊其实也对此有所担心,怕李建成的太子位不稳固,造成兄弟之争,也做出了削弱李世民的决定,只是迟迟没有动手执行,因为李渊虽然是李世民的父亲,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帝王,他也忌惮李世民的势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李渊的犹豫让李建成集团的担心更浓,李建成集团的文臣武将开始有了担心,魏征也对这种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李世民功盖寰宇,无人能及,太子只是依靠自己长子的身份位居东宫,这种情况下,恐怕地位不稳固。魏征的担忧正是李建成的担忧,于是,李建成集团开始商讨对付李世民的对策。

“秦王功盖天下 ,中外归心 ,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 ,无大功以镇服海内。”

太子集团反击

正值突厥作乱,需要有军队前去征讨,这种征讨的事情,本该归李世民执行,毕竟他名义上统领天下兵马。但是这一次却发生了变故,本该李世民办的事情,却被李渊授权给了李元吉,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带兵前去征讨。这样的变化已经传递出了危险的信号,而下一步,李元吉提出要调秦王府的文臣武将一起出征,更暴露了李建成集团要削弱甚至剪除李世民集团的本意,对李世民露出了獠牙。

李世民在军中威望极高,及时得到了消息,李世民比谁都清楚,一旦他的属下都被带走,他将会面对的结局只有一死。如果他拒绝配合,就会背上拥兵自重的在罪名。显而易见,李建成集团的这一手“阳谋”是蓄谋已久,想要将李世民一击致命!

只是李建成没有想到,李世民在政治局面极其被动的情况下,却换了思维方式,既然“游戏规则”对自己不利,他索性耍起了无赖,利用自己掌握军事优势的特点,直接将李建成与李元吉诱骗至玄武门给击杀了。李建成显然没有想到李世民会有这一手,被先下手为强的李世民给击败了。

“建成荐元吉代世民督 军北征 ,上从之。”

并非偶然的结局

有人认为李建成太弱,其实不然,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获得最终胜利,并不能简单地将胜利归于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或者李建成实力太弱。这一场军事政变,其实是双方实力的一次具体考验,是李世民在多方面综合实力胜出的最终表现。其实,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被召入宫时,他们并非是全无防备,相反,李建成敢于前去,正是因为他对此行十分自信。但是却发生了很多他意料之外的事情,例如玄武门的守城将领常何,正是李建成的心腹亲信,只要有他在,李建成就不会有危险,这也是李建成敢于此行的重要依仗,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常何已经成为了李世民的人,而李世民能够成功收买常何,自然要付出极大代价,只是这一点来看,李建成败给李世民,绝对不是偶然。

李建成身边的人虽然背景深厚,才能出众,但是李世民身边的人能力也不弱,只是背景逊色一些。李世民虽然没有太子名号的优势,但是他主掌国家征讨之事,在军中威望无人可及,功劳更是在李建成之上,并且被封为天策上将军,身边聚集了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在正面冲突之中,自然占尽了优势!

文/野史日记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

更多文章

  • 岳飞的满江红,便是南宋满满的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版图在宋徽宗、宋钦宗被金朝俘虏过去之后,北宋的余臣只得请宋哲宗的废后孟氏出来垂帘听政了。孟氏是宋哲宗的第一任皇后,发生靖康之祸时,由于是废后,所以没有被金掳走。公元1127年,孟氏下诏,指定赵构为皇帝并登基,是为宋高宗。在金朝的不断侵袭后,最终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为南宋。赵构画像败军之气,累

  • 历史上对国家损害最大的事件,首推八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知道出身寒门的曹操为了统一北方,打破了士族的统治,发布求贤令,开始以才取士,寒门学子也开始有了出头之日。 但是等到司马懿取代曹魏,建立了晋朝之后;完全摒弃了寒门,开始通过九品中正制、荫亲属制等制度保证了士族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完全依靠士族来统治;百度百科上说:西晋司马氏政权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

  • 探索让大宋登上巅峰的科技发明与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灿烂的时期,其科技发展更是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宋朝科技发展的历史,不仅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科技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有哪些呢?一、新工具的产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宋朝初期进行了大面积开荒,许多形式的耕田应运而生,比如

  • 解密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一切的起源-“士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图|来源于网络〈八王之乱:诸王权力斗争示意图〉八王之乱可以定义为西晋皇族司马氏内斗,其历时十六年之久,兵戈不断,极大的消耗了西晋国力,直接导致五胡乱华,使中国进入长达三百年的黑暗动乱时代。是什么原因导致八王之乱爆发?皇帝无能?后宫干政?政治腐败?诸王叛乱?没错!这些都是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但是如果我

  • 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明朝朱棣曾派人寻找,雍正年间有人见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是否找到张三丰这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就是,武当山宫观已经成了一大名胜古迹。据野史记载,张三丰是生于1247年,死于1464年,这样算下来他竟然在世上两百多岁。这肯定会让皇帝们眼红,哪个皇帝不想长寿呢?还有就是张三丰的武功盖世,有很多的剑术还有内功,这些他们得祖宗朱元璋都是看到眼里的,所

  •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宋朝福利性公墓“漏泽园”——大宋的文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文明的人类社会,才会为死去的同类举行葬礼,关怀死者是否安息。而任何时代,总是有一些人由于种种原因,亡故之后没有亲人收葬,暴尸荒野、街头。所以历朝政府都有设义冢助葬贫民、流民的善政,制度化的福利性公墓体系要到宋代才形成。宋真宗年间,朝廷在“京畿近郊佛寺买地,以瘗死之无主者。瘗尸,一棺给钱六百,幼者

  • 能将李隆基迷得神魂颠倒,杨贵妃究竟有何魅力?其中这一点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来,君王旁边的美的人们真的很痛苦。 君王如果明智勤奋还说得过去,君王如果无精打采、腐败、残忍、无价值,工作日经常与美人接触,美人就必须被扣上“误国”的帽子。古代最典型的“美人误国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开元年。故事的主角是当朝圣上李隆基和寿王妃 杨玉环。李隆基即位前,还有两把刷子。 虽然开元继承

  • 一个国家在明亡之后,沿用崇祯年号248年!可惜后来还是背叛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崇祯简介,崇祯年号使用了多久,明崇祯年号是什么

    崇祯帝自缢煤山 但是,“崇祯”年号并没有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消亡,反而又延续存在了248年,总共 存在了265年,这个长度远远超出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被普遍认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清朝“康熙”年号(它共使用了61年),堪称被中国皇帝年号使用年限之最。这个使用崇祯年号的就是朝鲜国。明朝立国后就把朝鲜列为不征之国,

  • 隋文帝杨坚篡位时,一个小女孩决心复仇,37年后竟然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北周皇室被灭门,这个小女孩为啥悲伤,甚至想复仇呢?原来这个女孩和北周皇室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小女孩的父亲名叫窦毅,虽然自称是东汉大鸿胪窦章的第十二世孙,但其实他的祖上是鲜卑人,祖上也不姓窦,而是姓纥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时期,改鲜卑姓氏为汉姓,纥豆陵氏改为窦氏。窦毅在西魏、北周历任高官,先后担任总管、上

  • 中国历史上的诗人,假如李白杜甫打一百分,那张宗昌能打多少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宗昌生平简介,张宗昌雪诗,朱凤霞与张宗昌

    反之,现代人写古诗,无论怎么后天努力,也攀越不了古体诗词的那一座座高峰,没办法,唐朝过后,谁也写不出唐诗的韵味了,宋代以后,谁也写不出宋词的豪迈或婉约了,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写诗词也概莫能免。有不服气的,比如乾隆,一辈子写了4万多首,他数学好,心里盘算的是,算概率也能蒙出几首不错的吧?可惜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