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为何会谋害岳飞?深挖历史,这背后可能另有黑手

秦桧为何会谋害岳飞?深挖历史,这背后可能另有黑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4/1/2 22:14:44

我们现在在职场上,如果没有很好的能力或者人际关系的话,就很容易被当做替罪羊。对替罪羊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就是说那些个替他人接受过错的人,就是说这些人很让人值得同情,那么接下来我们说说,历史上的那些个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替罪羊。 秦桧

秦桧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通常都被称作大奸臣,陷害了岳飞。最后的结局大家也人尽皆知,大多在岳飞的墓前都有他的身影,只是很多百姓的杰作,以表达对秦桧的厌恶之情。 对于秦桧的奸臣形象我们没有什么说的。 但是对于谋杀岳飞这件事情我们要给他洗白一下。我们都知道,秦桧是个文将,岳飞是个武将。然而,在宋代那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这两个人之间肯定有一定的嫌隙,那秦桧为啥要陷害岳飞呢?

虽然宋代重文轻武,但是终究是敌不过岳飞能力强,打的胜仗多啊。这就上秦桧受到了威胁,况且秦桧是个主和派,压根就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所以就更加看不惯岳飞了。 那么是啥时候,秦桧陷害的岳飞呢?在1140年,完颜兀术撕毁了与宋朝的盟约,开始攻打宋朝,岳飞带领着军队北伐,打败了完颜兀术。但是在这个时候, 赵构和秦桧却要岳飞回来,一心想要求和,还下了十二道金牌。 岳飞没有办法只得回来,但是在秦桧的授意下,张俊利用岳家军内部矛盾,威逼利诱都统制王贵、副统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张宪“谋反”,继而牵连岳飞。 张宪又是谁呢?张宪是岳飞的头号将领,也是他最中意的将领之一,另外他还是岳飞的女婿。娶了岳飞的女儿岳孝娥为妻。就这样,岳飞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为了让岳飞坐实这个冤狱, 秦桧又为岳飞罗织更多的罪名,比如“指斥乘舆”、“坐观胜负”等数条。 这些又都是什么呢?就是说岳飞出门乘坐的轿子不好,冒犯了皇帝。还有自己在行军打仗中只是看着将士打仗,并没有亲自参与,坐看胜负。想要一下子就治岳飞的死罪。 终于,秦桧如愿以偿,赵构治了岳飞的罪,在大理寺中被杀害。于是我们都说是秦桧害了岳飞。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秦桧只不过是一个替罪羊,只不过是赵构借秦桧的手,杀了岳飞。其实他们两个都是互相的利用罢了。 秦桧只是一个宰相,他又有什么权利能够治了岳飞的罪呢,宋代本就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赵构还是很忌惮岳飞的军事权力的。我们再来看看秦桧给岳飞按的莫须有的罪名,都是威胁到了赵构的皇帝的地位的。 所以说,岳飞的死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过错,秦桧也不应该是唯一害死岳飞的那个人。不是为秦桧洗白,只不过是对历史的一种解读罢了。 白起将军之死 历史上这样的借刀杀人的事情还有很多,替罪羊也不少,除了秦桧以外,我们熟悉的还有那个战国时期的将军白起。玩过恋与制作人的对白起这个形象并不陌生,但今天我们要说的白起并不是那个霸道总裁,而是历史上的真实将军白起。

白起是谁?他是战国的名将,是一个军事学家,是“兵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的四大名将之一, 四大名将是指:廉颇,李牧、王翦还有白起,而且白起还是四大名将之首。白起主持领导过很多的战役,尤其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的一场战争,是在赵国的长平上进行的。起因是为了争夺上党,上党是个地名,这是赵国的一块土地。 上党之争是白起打的一个大胜仗,秦国屡战屡胜,赵国想要投降,但是秦国不肯。另外廉颇固守不战也使得赵国蒙羞,甚至还有的说廉颇已经投降。后来,赵国国君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把廉颇换了,换成了赵括,但是依旧失败了。 总之,在这场战争中,赵国败的一塌糊涂。而长平之战也成了白起和赵国势不两立的一战,为之后白起的死埋下了隐患。

在长平之战以后,白起想要乘胜追击赵国,但是秦昭襄王派白起围攻邯郸,这使得赵国和韩国惊恐万分。一般等到这个时候汉奸什么的就该出场了,而这次出场的奸臣就是范雎。赵韩两国贿赂范雎,人如果不为名,不为利的话,也就没有那么好利用了。 然而,范雎听信了赵韩两国的谗言。说白起一旦攻陷邯郸,那么秦国就会很快统一六国,而那个时候范雎肯定就会在白起的下面,所以,为什么不让赵韩两国割地求和呢?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就这样,范雎请求秦庄襄王让赵韩两国割地求和,原因是战争已经打了很长时间了,要休养生息,就这样,白起和范雎就有了隔阂。而等到九月份的时候,秦国又开始起兵,但这个时候白起有病在身,没能出兵。 但是邯郸战败连连,白起的一句话成了他后来被赐死的主要原因。“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庄襄王听到后就非常生气,感觉你行你来啊,但是白起还是推辞有病在身。 而且在这个时候,邯郸的战报频频报告战争失利,就这样,秦庄襄王就更加的迁怒于白起了。 最后,秦庄襄王要白起带病出战,但白起依然推脱了三个月,三个月后才起身出兵,这个时候秦庄襄王本来就对白起不满,范雎再说两句对白起不好的话,那么白起就没有什么活路了。 范雎说,白起不肯动兵的原因就是因为懈怠,不服从你的命令,想要起兵谋反。要知道没有一个国君是不忌惮武将的。所以,秦庄襄王那个没有脑子的就认定了白起想要谋反,就赐死了。

为什么说长平之战为白起的死亡埋下了隐患呢?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对白起那叫恨得牙根痒痒,如果白起在起兵去攻打赵国的话,那么赵国全国都会一起抵抗白起, 白起其实是最不适合当攻打赵国的将领的。也有人说,这是白起不愿意出兵的原因之一。 在白起被赐死以后,人们还是为他感到惋惜,认为他死非其罪。是啊,白起怎么会是那个想要威胁国君位子的那个人呢?他忠心耿耿,肝胆相照,最后却落得了这个结果。

白起墓在咸阳城东郊,秦时此地称杜邮,白起也是在这里被赐死的。秦人也是很惋惜白起的死, “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 在咸阳建立寺庙,但是很遗憾的是,从秦至唐宋的白起祠庙,没能保存下来。 历史上的名将之死,背后往往牵连着太多人的利益。岳飞和白起也只是皇上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已。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棣大杀建文旧臣,此人拿出免死铁券,气坏皇帝,却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事情还得从朱棣攻入南京说起。话说朱棣进城时,许多建文帝时期的大臣都去迎接,表示对新皇帝的支持与拥护。但武将之中唯独有一个叫徐辉祖的人没有去,他守着父亲祠庙,对燕王进城这件事不闻不问。朱棣闻讯后,非常不爽,命人把徐辉祖逮捕入狱。 之后朱棣亲自审问徐辉祖,没想到徐辉祖来了个“徐庶进曹营”,“不出一语,始

  • 朱元璋到少林寺问:朕也需要下跪?方丈回8个字救了全寺人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倒也是古今的至理,那些出身贫微的名人们在出名之后总会摆出浩浩荡荡的排场,回到自己曾经受苦的地方,向所有人宣告那个曾经不值一提的人,如今发达了。在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他在登基为帝之后,特地去到了天下寺庙之首的少林寺内,在佛祖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就。不过在那个时代,无论是谁都要

  • 陈友谅营中第一猛将,朱元璋唯一真正认可的敌军将领-张定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身在红尘走一遭,是胜是负已无要,只求此生全力赴,只留身前身后名!历史上有很多“打虎”英雄,以一敌十敌百的猛将,但是大多数却都是相貌粗鄙,行为野蛮。而张定边英俊潇洒,行动飘逸,身材魁梧,留有五绺美髯,颇有一副武林中的“大侠”风范。不,他就是武林中名副其

  • 苏轼当年“高考”,欧阳修是主考官,两个人有点矫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今年的高考又快到了,我想起了当年苏轼参加“高考”的逸闻轶事。大家知道,苏轼是千古有名的学霸,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但诗文写得好,琴棋书画酒诗茶无一不好。苏轼18岁结婚,第二年便启程上京赶考,也就是去参加当年的高考。事有凑巧,那年正巧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考官,那个时代流行的是华丽奢靡的文风,苏轼的父亲苏洵最讨

  • 朱元璋去世,藩王不准进京,朱棣:我派3个儿子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太子朱标死在了朱元璋的前头,朱元璋被迫培养太子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而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都在外地就任藩王,建文帝虽然已经成年,但毕竟是晚辈,朱元璋死之前,为了稳定大局,下令各位藩王不得来南京奔丧。但父亲去世,儿子不来,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在建文帝的建议下,朱元璋同意,允许藩王派儿子

  • 靖康之耻有多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这两个皇帝的无能,他们被女真族打败并且俘虏。当时整个皇室里,加上皇亲国戚,以及宫女太监共计一万多人,全部被女真人,给俘虏到了他们的都城,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境内。当然皇室里的人,也不是一个都没逃走,至少当时的康王赵构就成了漏网之鱼,他在逃跑之后,被大臣们拥立为了皇帝,赵构就是南宋的开国之君宋高宗。

  • 老三晋王朱棡突然去世,导致朱元璋不得不在临终前出手对付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王朱棡简介,晋王朱棡扮演者李雨轩,朱元璋三儿子朱棡后代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从第十子鲁王朱檀、第八子潭王朱梓、嫡长子皇太子朱标再到嫡次子秦王朱樉,朱元璋已经承受了好几次,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但是这次嫡第三子朱棡的突然去世,让老皇帝此前为了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而做的布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在后来的历史中被证明是致命的。朱元璋剧照内有皇

  • 此人自称乾隆七代孙,手上扳指价值千万,每年穿龙袍戴皇冠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亲后裔手戴乾隆扳指,金扳指图片,清代扳指价格

    这个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自己告诉大家,他的一个名字叫爱新觉罗·恒绍。而他出生的地方刚好是曾经的皇族的一处地方,而那里也的确出现了不少的皇帝。只不过现在的这个年代,人们已经不相信这些了,所以大家都怀疑这个人是不是骗子。但是这个人也没有去反驳别人的,而是用一些行动来告诉大家这个事情是真实的。他向外人展示了

  • 大清秘史之-勤政皇帝雍正为什么发大义觉迷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反贼罪证,《大义觉迷录》的由来雍正六年(1728年),秋,西安城。一顶八抬绿呢大轿正晃晃悠悠地向总督衙门行进,轿上坐的非是旁人,正是大清王朝三等公爵,参赞军机大臣,陕甘总督岳钟琪。岳钟琪的轿子眼看就要进入总督衙门了。这时候,斜刺里忽然窜出一个儒生打扮的中年汉子,手捧一封书信高声喊喝,说有重要书信要递

  • 一枚普通版本的“鄂”字大清铜币收藏空间却不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是普通的钱币但是里面也有比较值得我们收藏的钱币,我们如果有关注拍卖会的话就会发现里面也有一些普通版的大清铜币居然也能过五位数成交,上面这枚钱币就是当时在北京一家比较知名的拍卖行在2020年秋季拍卖会上成交的一枚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鄂”二十文。它的介绍是,铸造深峻精美,版底原光大部留存,如此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