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汉朝战争:西羌诸部叛乱,汉宣帝下令平叛,顺利平定

解析汉朝战争:西羌诸部叛乱,汉宣帝下令平叛,顺利平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923 更新时间:2024/2/8 4:08:11

羌族部落大致生活在如今的青海、甘肃一带,大大小小的部落聚集于此,构成完整的西羌部落。

只是,西羌部落的内部并不和谐。

汉朝向来采用“以羌治羌”的方式来管辖西羌部落。

汉宣帝时期,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奉命前往诸羌巡视,先零部落向其表示要渡过湟水,进抵汉朝边境畜牧。

义渠安国未经请示,便许诺了这一请求。不料,此后羌族部落开始频繁渡过湟水游牧,边地郡县长官开始无法控制局面。

西羌部落进入湟水一带后,突然发现还是别人的地盘舒服,比起自家的贫寒之地,简直不要太美。

尝到甜头的西羌部落做出了一项更为疯狂的举动。

---解仇交质。

西羌部落大多互有间隙,双方互押人质,老死不相往来。西汉朝之所以在西羌部落有有如此大的控驭能力,正是因为其内部不团结。

要知道,西羌部落所进入的地区是一块优良的谷地。

---河湟谷地。

这里凭借黄河、湟水两条流域,成为一块黄金地带,汉王朝控制这里,也就扼制了西羌诸部落的经济发展,防止其壮大。

如今,西羌部落突然解仇联合,对西汉王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其势力即将威胁河西走廊的稳定。

公元前63年,西羌部落“解仇盟约”,准备一起侵袭汉朝边境。

汉宣帝下令让义渠安国再度出使西羌部落,了解一下情况。

谁知义渠安国的智商已经长期处于欠费的状态,他抵达西羌之后,先是以天朝上国的身份,召集先零部落中的三十多位首领。

不废话,全斩了!

做完这件大事之后,他又下令斩杀先零部落一千多部众。

义渠安国此举彻底激化西羌部落,归义羌侯杨玉也带领着自己的部落反叛,甚至直接进攻汉朝边境,诛杀边境长吏。

义渠安国带领三千士兵,大军进抵浩亹,被羌族大败,撤退至令居。

公元前61年,四月。

汉宣帝下令让赵充国引兵平定西羌。

赵充国带领一万多骑兵,从长安出发,狂飙奔袭至金城附近。

当时羌族士兵已经在金城一带,赵充国为避免被羌兵突袭,遂下令让前锋军衔枚渡河,渡河修筑营垒,天明时分前锋军渡河完成。

赵充国开始派遣主力军全部渡河,他刚刚进抵河岸,便涌过来一百多名羌兵前来营帐挑衅,赵充国恐其有诈,未曾下令进攻。

在河边驻扎一天的赵充国,派遣哨探探路,竟然发现西羌士兵们未曾在前往都尉府的谷道增设兵力,瞬间对这些西羌士兵多有鄙夷。

因为,赵充国想要进抵西部都尉府,直接抄其后路,这里其实仅有一条狭窄的谷道可以通行,西羌士兵未曾在这里设防,无疑送了他一个助攻。

趁夜奔袭至落都,西进至西部都尉府羌兵再度挑衅,赵充国下令婴城拒守,拒不出战。

羌兵对于赵充国毫无办法,只能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后勤补给线。

负责这条运粮线的为其子赵卬,赵卬下令搜捕羌军,保证运粮通道的畅通。

其实,西羌部落这些边塞民族,他们对于行军打仗并不擅长。和匈奴兵相比,战术上的落差可谓天差地别。

这些人往往只以利益为先,对于战场的全局性理解甚为肤浅。

赵充国抓住这点命脉,开始以利诱使西羌部落停止叛乱。

“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

说白了,只要你们西羌部落听话,钱大大的有。

不就是钱吗?

我大汉王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不过,赵充国停驻不前的事情,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

赵充国进抵西羌地区之后,汉宣帝又下令征调中原地区、边境地区、京畿罪犯合计六万大军,奔袭至河湟谷地。

酒泉太守辛武贤上书汉宣帝,中原、边境军队全部集中于西羌一地,一旦北部边境战事再起,匈奴兵侵袭边境,根本没有时间北上防御,应该火速进军。

辛武贤希望调集武威、张掖、酒泉兵力,果断威逼罕羌侯部落,逼迫其臣服汉朝。

汉宣帝听闻,准许其出兵,辛武贤、敦煌太守等人带领一万多大军,三十日粮食准备进攻罕羌侯部落。

同时,汉宣帝下令让赵充国合力进军,预计从东面、北面两地合力进攻西羌诸部落。赵充国立马上书陈述其利害,他在此之前以前对西羌部落晓以利害,马上颇有成效。

只要西羌部落人心离散,到时候直接进攻先零部落,大事可定。

如今,西羌诸部落虽然联众反叛,但是真正举兵的其实也仅仅只有先零部落。

如果贸然进攻尚未举兵的罕羌侯部落,势力会引发更大祸端。

汉武帝收到赵充国的上书,又下令停止进军,一切军政由赵充国管理。

眼看即将进入冬季,赵充国开始引兵进攻先零部落。先零部落和汉军相持甚久,看着汉军久久未动,遂放松了警惕。

赵充国的突然北上进攻,让先零部落士兵极为震惊。两军还未交战,先零部落的士兵竞相奔逃,车辆、牛羊等相继丢弃,疯狂的朝着湟水涌去。

眼看先零部落未战先溃,身边将士们都主张火速进攻,赵充国则下令不可急追。

先零部落的士兵的抢渡湟水时,溺死者几百人,被斩杀者五百多人,俘获牛羊十万多头。

汉军没有趁势进攻,而是缓慢的尾随在后方。

当地百姓看到汉军进入西羌部落之后,秋毫不犯。

赵充国此举直接感动了西羌诸部落,各部落投降者多达一万多人。

赵充国较为柔和的政策,五万叛军仅剩四千余人,赵充国请求撤军。赵充国撤军之后,羌族内部感恩于大汉王朝的恩泽,主动肃清内部先零部落的叛乱,再度臣服于大汉王朝。

这是大汉王朝开国历史上最为柔和的一次战役。

可这也是大汉王朝对外战役中最为成功的一次,兴兵征伐历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大规模军团运作的背后,永远有无数民间百姓的心血在苦苦支撑。

汉武帝时代的百姓,其实过得最为艰辛,也最为心酸。

比起那个强悍的时代,我想任何一个民间百姓,更愿意生活在汉宣中兴这样祥和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对于百姓而言,是幸事,也是乐事。

因为,这样的时代,没有长期的兵戈,也没有沉重的负担。

这种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足矣。

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更多文章

  • 秦国灭亡根源,一场另类的财富搜刮,引发的打土豪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甘茂简介,秦国张禄,秦国灭亡十大未解之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强化对全国的绝对控制权,施行了全面的郡县制度。政治上,秦帝国通过强硬的手段完成了大一统,可这大一统仅仅是开始,没有统一的东东很多。比如每个国家都有自成体系的度量衡系统还有特殊的货币系统,甚至文字也不同。以上种种,都是很难处理的问题,但是秦始皇根本不管这么多,而是选择了强制推行

  • 老妈被关羽相中,老爸被张飞砍死,但他却很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就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说起秦朗与关羽、张飞的渊源,还得从他的父亲秦宜禄说起。秦宜禄原本是吕布手下的谋士,后来吕布与曹操交战,他奉命出使袁术,请求援兵。袁术为拉拢秦宜禄,就把汉朝宗室的一个女孩嫁给秦宜禄。但秦宜禄的前妻杜氏,还有儿子还留在下邳城中。之后曹操率大军围攻下邳,刘备也率关羽、张飞助阵

  • 吕不韦和李斯,他们都是玩权谋的高手,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个人简介,李斯碑图片,李斯的女儿结局

    吕不韦本是一个商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他因为投资秦国公子异人,改变了异人的命运,让异人成为了秦国的太子。随着异人的水涨船高,吕不韦的身份也大变样了。最起码他不再是贱商了,不会被人看不起了,他有从政的可能了。异人被立为太子时,爷爷秦昭襄王还在世,他的父亲还是安国君。不过,他们并没有让异人等太久,毕竟秦

  • 作为司马懿的老对手,诸葛亮明知蜀汉疲弱,为何还执意六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每每令人不解的是:诸葛亮为何在“益州疲弊”的情况下,接连六次出师北伐?他明知北伐不可为却仍一意孤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个人认为不外乎下面几点原因:1.法统之争。法统又称正统、道统,按照中国古代的观念,就是在国家出现分裂的情况下,应该由哪个集团来代表国家来进行

  • 他拿出了中国3000多年前的证据,成功阻止了韩国人“申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很多人都知道,韩国历史非常短暂,甚至可以说"韩国没有历史"。韩国曾经为证明自己有过悠久的历史,出版过一本叫做《桓檀古记》的荒唐的历史书。满篇满页都是胡编乱造,拿中国的历史去虚构他们韩国的历史,这不过就是一场可笑的闹剧罢了。2006年的时候,韩国人又对中国几千年来的"风水"文化打起了主意,

  • 《大秦赋》王翦能帮嬴政统一六国,白起和他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灭赵是白起还是王翦,秦国名将白起王翦,白起pk王翦

    另外两个在赵国,分别是廉颇和李牧。白起的功劳,基本上都是在秦昭襄王时期立下的,同样,当时廉颇也是赵国最著名的将领。王翦主要是在嬴政时期立下的功劳,和他对标的是赵国的李牧。很显然赵国的两个名将,在历史功绩上,没有白起和王翦功劳大。这倒不是说廉颇和李牧比不上白起和王翦,主要是赵国的君王太昏庸了。没有一个

  • 韩信死后,刘邦为什么不杀当年劝韩信谋反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死的时候刘邦当上汉祖了吗,刘邦抢韩信老婆,刘邦评价张良韩信萧何的三句话

    所以,这时候关于韩信被杀的相关情况,刘邦还是一无所知的。等到刘邦平复叛乱回到都城时,吕后把谋杀韩信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到韩信死的消息后的反应竟然是,又高兴又感觉有点惋惜。这么一个不世处的英雄,为大汉的建立,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最后竟然落了这么一个下场。刘邦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问吕后道:“韩信死

  • 嫪毐是什么人,秦王嬴政为何掌权后,第一个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下面我们就开扒一下嫪毐这个人,他究竟是如何当上男宠的,然后又是如何被秦王嬴政给杀掉的?说到男宠嫪毐,就不得不说吕不韦、赵姬(秦始皇嬴政的母亲)和异人(秦始皇嬴政的父亲)。早年的异人,因为不受老爹的喜爱,就被派到了赵国当人质去了。就是他在当人质的时候,吕不韦发现异人奇货可居。若是能把异人给推倒秦国的国

  • 财宝无数,没有机关密道,为何关羽的两座陵墓千年没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生平简介,关羽的墓为什么没人盗,关羽老婆真实照片

    话说关羽水淹七军杀庞德,擒于禁威名大震,攻破樊城指日可待。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当时的洛阳皇宫,曹操闻听大惊,急召大臣商议迁都以避关羽的兵锋。司马懿出班奏道:“臣有一计可解樊城之围,丞相可派一能言巧辩之人,使孙权出兵荆州,到时关羽必定回救,则樊城之围可解也”。事情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孙权大胆起用无名书生陆逊

  •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风光一时,他的结局是被冤枉还是有咎由自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谢灵运简介,谢灵运最牛的一首诗,湛江国资委谢灵运

    世族与儒学一以陈郡谢氏为例陈郡谢氏家族儒学渊源深厚,但传至谢鲲时因世事已变,习儒风尚渐衰,其便开启了玄虚自然、隐幽山水的名士新风。虽说以后代代相传,但是,在进入新的王朝刘宋之际,崇儒风尚在谢氏家族中没有消失,恰恰相反而是崇儒风尚愈加明显。家族祖训“雅道”永传,子孙追“儒”颂“雅”,他们满怀济世之情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