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部落大致生活在如今的青海、甘肃一带,大大小小的部落聚集于此,构成完整的西羌部落。
只是,西羌部落的内部并不和谐。
汉朝向来采用“以羌治羌”的方式来管辖西羌部落。
汉宣帝时期,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奉命前往诸羌巡视,先零部落向其表示要渡过湟水,进抵汉朝边境畜牧。
义渠安国未经请示,便许诺了这一请求。不料,此后羌族部落开始频繁渡过湟水游牧,边地郡县长官开始无法控制局面。
西羌部落进入湟水一带后,突然发现还是别人的地盘舒服,比起自家的贫寒之地,简直不要太美。
尝到甜头的西羌部落做出了一项更为疯狂的举动。
---解仇交质。
西羌部落大多互有间隙,双方互押人质,老死不相往来。西汉王朝之所以在西羌部落有有如此大的控驭能力,正是因为其内部不团结。
要知道,西羌部落所进入的地区是一块优良的谷地。
---河湟谷地。
这里凭借黄河、湟水两条流域,成为一块黄金地带,汉王朝控制这里,也就扼制了西羌诸部落的经济发展,防止其壮大。
如今,西羌部落突然解仇联合,对西汉王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其势力即将威胁河西走廊的稳定。
公元前63年,西羌部落“解仇盟约”,准备一起侵袭汉朝边境。
汉宣帝下令让义渠安国再度出使西羌部落,了解一下情况。
谁知义渠安国的智商已经长期处于欠费的状态,他抵达西羌之后,先是以天朝上国的身份,召集先零部落中的三十多位首领。
不废话,全斩了!
做完这件大事之后,他又下令斩杀先零部落一千多部众。
义渠安国此举彻底激化西羌部落,归义羌侯杨玉也带领着自己的部落反叛,甚至直接进攻汉朝边境,诛杀边境长吏。
义渠安国带领三千士兵,大军进抵浩亹,被羌族大败,撤退至令居。
公元前61年,四月。
汉宣帝下令让赵充国引兵平定西羌。
赵充国带领一万多骑兵,从长安出发,狂飙奔袭至金城附近。
当时羌族士兵已经在金城一带,赵充国为避免被羌兵突袭,遂下令让前锋军衔枚渡河,渡河修筑营垒,天明时分前锋军渡河完成。
赵充国开始派遣主力军全部渡河,他刚刚进抵河岸,便涌过来一百多名羌兵前来营帐挑衅,赵充国恐其有诈,未曾下令进攻。
在河边驻扎一天的赵充国,派遣哨探探路,竟然发现西羌士兵们未曾在前往都尉府的谷道增设兵力,瞬间对这些西羌士兵多有鄙夷。
因为,赵充国想要进抵西部都尉府,直接抄其后路,这里其实仅有一条狭窄的谷道可以通行,西羌士兵未曾在这里设防,无疑送了他一个助攻。
趁夜奔袭至落都,西进至西部都尉府羌兵再度挑衅,赵充国下令婴城拒守,拒不出战。
羌兵对于赵充国毫无办法,只能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后勤补给线。
负责这条运粮线的为其子赵卬,赵卬下令搜捕羌军,保证运粮通道的畅通。
其实,西羌部落这些边塞民族,他们对于行军打仗并不擅长。和匈奴兵相比,战术上的落差可谓天差地别。
这些人往往只以利益为先,对于战场的全局性理解甚为肤浅。
赵充国抓住这点命脉,开始以利诱使西羌部落停止叛乱。
“大兵诛有罪者,明白自别,毋取并灭。天子告诸羌人,犯法者能相捕斩,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
说白了,只要你们西羌部落听话,钱大大的有。
不就是钱吗?
我大汉王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
不过,赵充国停驻不前的事情,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
赵充国进抵西羌地区之后,汉宣帝又下令征调中原地区、边境地区、京畿罪犯合计六万大军,奔袭至河湟谷地。
酒泉太守辛武贤上书汉宣帝,中原、边境军队全部集中于西羌一地,一旦北部边境战事再起,匈奴兵侵袭边境,根本没有时间北上防御,应该火速进军。
辛武贤希望调集武威、张掖、酒泉兵力,果断威逼罕羌侯部落,逼迫其臣服汉朝。
汉宣帝听闻,准许其出兵,辛武贤、敦煌太守等人带领一万多大军,三十日粮食准备进攻罕羌侯部落。
同时,汉宣帝下令让赵充国合力进军,预计从东面、北面两地合力进攻西羌诸部落。赵充国立马上书陈述其利害,他在此之前以前对西羌部落晓以利害,马上颇有成效。
只要西羌部落人心离散,到时候直接进攻先零部落,大事可定。
如今,西羌诸部落虽然联众反叛,但是真正举兵的其实也仅仅只有先零部落。
如果贸然进攻尚未举兵的罕羌侯部落,势力会引发更大祸端。
汉武帝收到赵充国的上书,又下令停止进军,一切军政由赵充国管理。
眼看即将进入冬季,赵充国开始引兵进攻先零部落。先零部落和汉军相持甚久,看着汉军久久未动,遂放松了警惕。
赵充国的突然北上进攻,让先零部落士兵极为震惊。两军还未交战,先零部落的士兵竞相奔逃,车辆、牛羊等相继丢弃,疯狂的朝着湟水涌去。
眼看先零部落未战先溃,身边将士们都主张火速进攻,赵充国则下令不可急追。
先零部落的士兵的抢渡湟水时,溺死者几百人,被斩杀者五百多人,俘获牛羊十万多头。
汉军没有趁势进攻,而是缓慢的尾随在后方。
当地百姓看到汉军进入西羌部落之后,秋毫不犯。
赵充国此举直接感动了西羌诸部落,各部落投降者多达一万多人。
赵充国较为柔和的政策,五万叛军仅剩四千余人,赵充国请求撤军。赵充国撤军之后,羌族内部感恩于大汉王朝的恩泽,主动肃清内部先零部落的叛乱,再度臣服于大汉王朝。
这是大汉王朝开国历史上最为柔和的一次战役。
可这也是大汉王朝对外战役中最为成功的一次,兴兵征伐历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大规模军团运作的背后,永远有无数民间百姓的心血在苦苦支撑。
汉武帝时代的百姓,其实过得最为艰辛,也最为心酸。
比起那个强悍的时代,我想任何一个民间百姓,更愿意生活在汉宣中兴这样祥和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对于百姓而言,是幸事,也是乐事。
因为,这样的时代,没有长期的兵戈,也没有沉重的负担。
这种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足矣。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