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冷笑话集:大家为什么都愿意黑宋国?

春秋冷笑话集:大家为什么都愿意黑宋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4/2/10 19:14:07

在先秦的典籍中,不论是《庄子》还是《韩非子》,许许多多的段子都和宋国人有关系,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故事“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的主人公都是宋国人,那么宋国人为什么一直被大家嘲笑呢?

我们先来看看三个关于宋国的冷笑话!

[var1]

一、庄子

宋国有一个人叫做曹商,这个人挺有才华于是被宋君任命为使者前往秦国执行外交任务。

曹商做的很不错,秦君就给曹商赏赐了好几辆马车。曹商回到宋国后,汇报了本次出使的过程,宋君也非常高兴,再次赏赐了曹商一百辆车。

于是曹商开开心心的带着自己的一百多辆车招摇过市,四处显摆。曹商在路上碰到了穷困潦倒但是也不出仕的庄子,于是故意嘲讽庄子说:

哎呀,如果一个人整天呆在穷乡僻壤,靠着织席贩履生活,搞得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的,这是我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我也只能干一些拜访拥有万乘车辆的大国君,然后随随便便就挣回来一百辆马车这样的小事情了。

庄子听见曹商这样zhuangbility的发言,呵呵一笑说道:

我听说秦王曾经得了痔疮,然后全天下悬赏良医,又能治疗好溃痤的,就赏赐马车一辆;要是有人愿意舔痔疮的,赏赐马车五辆!治疗效果越好,赏赐马车越多,您得了一百辆车的赏赐,难道是给秦王治疗痔疮去了吗?不然怎么会一下子得了这么多车呢?

曹商:……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屨,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癰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二、华元

[var1]

郑国有一次带领兵马去攻打宋国,宋国派遣大将华元率领士兵前去迎战。到了预定的战场,双方准备摆开兵马好好较量一番,结果华元的战车司机羊斟因为头一天晚上华元开战前动员会的时候,没有给自己安排一碗羊汤。直接说了一句:羊汤的事情你安排,战车的事情我安排!

于是羊斟没等大家准备好,就驾着战车,带着华元冲进了郑国的大本营。郑国人还没开打就俘虏了对方的最高统帅,于是宋国这仗没法打了,大败而回。

后来宋国人决定赎人,拿了“兵车百乘,文马百驷”的重礼把华元从郑国赎了回来,这个时候羊斟因为不是贵族,早就偷偷跑回国了,华元还替羊斟解释:我不怪你,这肯定是驾车的马出了意外吧!

结果羊斟哈哈一笑说:老子就是故意的!

然后羊斟乘华元追不上,就跑到鲁国去了。

这事影响太大,宋国人都知道了。有一次宋国又被敌人围起来了,华元带着侍卫巡视农夫修建城墙。农夫看见是华元来了,于是故意大声唱歌道:

“瞪着眼珠子,鼓着大肚子,这就是丢盔弃甲的大将军呀!满脸大胡子,胡子长满腮帮子,这急速抛甲丢盔逃回来的大将军呀!”

华元很生气,但是又自持身份高贵,于是让手下的人解释一下,骂回去!华元手下的人于是大声喊道:

“有牛就有皮,外面山里面犀兕那么多,丢了一副盔甲算啥事?”

农夫一听,哈哈大笑,又唱到:

“就算你有很多的牛皮可以吹,制作盔甲的丹漆要从哪里来?”

华元一听不好。于是跟部下说:

“我们赶紧走,他们人多口众,咱们说不过啊。”

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

三、狂狡

[var1]

还是宋国和郑国发生战争的时候,宋国大夫狂狡驾着战车在战场上很是威武,不一会狂狡看到一个郑国士兵落了单,于是追了上去。

这个郑国士兵慌不择路掉进了一个水井里,狂狡不知道咋想的,拿着自己的大戟,倒过来,用戟的柄这个郑国士兵给救了出来。

结果郑国士兵出来后发现自己手里拿着一把大戟,而有一个敌人的大官现在手无寸铁……

于是这个郑国士兵开开心心的带着一个贵族俘虏领赏去了

狂狡輅郑人,郑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获狂狡。

看完了三个笑话,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宋国会被一直地域黑。

其实在以史为鉴看来,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var1]

1、非我族类

武王伐纣后,分封了八百诸侯,其中绝大部分是姬姓,也就是周天子一脉;还有一部分是跟随周王伐纣的功臣,比如姜子牙的齐国就是这样。

而宋国则是殷商遗民的封地,为了笼络殷商旧臣,周武王并没有展开大清洗,而是给殷商旧部安排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宋公!

要知道周天子以下,称为公爵的仅有宋国和国、虢国、州国,后来还有卫国。要知道像齐、鲁这样的重要诸侯都是侯爵而已。

宋国爵位高,占据的地方也是非常富饶,而且最主要的是和姬姓诸侯之前是敌人、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国家黑宋国可以说是“政治正确”了。

2、羡慕嫉妒

宋国是商人遗民,而商族人最擅长的就是做生意,如今我们常说的“商人”便是来自于商族人的简称。

在先秦的各种段子中,就有关于宋国人做生意非常好的记载,但是也经常是以笑话的形式出现。

比如:宋国人非常讲究穿戴,在宋国人民都戴礼帽,穿礼服;越国人则是断发纹身,生活在水边。有个宋国人打算把礼帽、礼服卖给越国人,认为这样就能发大财,结果被众人嘲笑。

还有宋国人用象牙花了三年时间雕刻了一片树叶,达到了混在真树叶中都分辨不出来的地步。这个人被宋国赏赐了高官厚禄,也被人嘲笑。

但是这两个故事恰恰说明宋国能工巧匠非常多,而且文明程度也很高。之所以被人当做笑话,有一部分原因是出自周边各国的羡慕和嫉妒。

3、延续古风

宋国因为是殷商遗民的关系,对于古代夏商遗留的习俗保留更多,但是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就像个笑话。

比如著名的宋襄公,在战前还要打起仁义大旗,讲究“不半渡而击,不擒二毛……”结果不但战败自己也受伤死亡,而且成为千古笑柄。

前面笑话中的华元,哪怕被羊斟背叛,也想着肯定不是故意的,而是马出了问题。被老百姓嘲笑,也没有动用权势阻止,而是灰溜溜的跑掉罢了。

狂狡也是一样,在战场上竟然干出挽救敌人的“壮举”,结果平白无故送给对方一份大礼……

这些故事虽然都是嘲笑居多,但依然可以看出大部分宋国人的心理还停留在商朝时期的战争、文化中,对于礼乐崩坏、战场上无所不为的新时代缺乏关注和适应。

所以上面这几个原因加起来,恐怕就是先秦时期大家都愿意嘲笑宋国人的原因吧。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钟离昧和韩信是发小,刘邦称帝后,他去投靠韩信,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另一种是韩信手里无兵,没有兵的话,韩信只能任刘邦宰割了。当然了韩信一直都是没有想造反的念头的,若是韩信想造反的话,至少有两次机会是能够成功的。一次就是韩信拿下齐国来之后,跟刘邦讨要齐王的时候。那时候刘邦正和项羽在荥阳对峙,且刘邦处于下风,若是这时候韩信选择造反,告诉刘邦和项羽,他们三个平分天下。可以

  • 韩信为何会死于吕后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怎么逼死吕后的,韩信是怎么死在吕后手里的,韩信被吕后谋害片段

    刘邦称帝后把韩信封为了齐王,不久后他又把韩信调任成了楚王。由于王爵是可以有招募士兵的权利的,韩信因为手里有兵。刘邦惧怕韩信,就把韩信的王给罢免了,然后他把韩信贬为了淮阴侯。韩信成了淮阴侯之后,就等同于被刘邦软禁在了都城。可以说这时候韩信的一举一动,都是受到刘邦的监视的。韩信当然对刘邦不满了,但是,他

  • 灭秦的除了刘邦、项羽和陈胜楚国人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个赵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六国被灭他们并不是情愿的, 不管是王族的后代,还是百姓,他们都接受不了亡国的这个事实的。当时楚国项燕打了败仗之后,尤其是楚国被灭掉后。在楚国就流行着一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实古代的时候的“三”,并不是代表三个的意思,它是一个概数。大意就是说我们楚国的人虽然少,但是,我们楚国人照样

  • 韩信够狠,但想不到刘邦竟有盗贼本领,稍不留神帅印被他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韩信为刘邦征战多少年,刘邦韩信cp,刘邦为什么能夺走韩信的兵权

    其实早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当时韩信号称兵圣统领的一支人马百战百胜,而刘邦和他带领的军队是屡战屡败,并且被项羽追的狼狈不堪。为了不被手下干将韩信看轻自己,刘邦当时做了一件秒杀韩信的事,怪不得他做皇帝,看来人的能力大小还不单单是能统多少兵,能打多少胜仗,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智慧上。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和项

  • 秦国需要做点什么?才能不会成为短命王朝,永久地存在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 秦国一开始是个落后的国家,谁也不会想到秦国会有强大的一天。秦国经过一场大变革,割除掉了国内的政务弊端,废除掉了贵族们的特权,鼓励老百姓多多种地和织布,将战功和社会地位、荣誉与财富联系在了一起。 秦国在变革中走向强盛,从原来被欺负到欺负别的国家,一步步吃掉了其他的国家,将中国统一成为一个

  • 解析汉朝战争:西羌诸部叛乱,汉宣帝下令平叛,顺利平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羌简介,司马钧大胜西羌,汉朝的战争简介

    羌族部落大致生活在如今的青海、甘肃一带,大大小小的部落聚集于此,构成完整的西羌部落。只是,西羌部落的内部并不和谐。汉朝向来采用“以羌治羌”的方式来管辖西羌部落。汉宣帝时期,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奉命前往诸羌巡视,先零部落向其表示要渡过湟水,进抵汉朝边境畜牧。义渠安国未经请示,便许诺了这一请求。不料,此后羌

  • 秦国灭亡根源,一场另类的财富搜刮,引发的打土豪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甘茂简介,秦国张禄,秦国灭亡十大未解之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强化对全国的绝对控制权,施行了全面的郡县制度。政治上,秦帝国通过强硬的手段完成了大一统,可这大一统仅仅是开始,没有统一的东东很多。比如每个国家都有自成体系的度量衡系统还有特殊的货币系统,甚至文字也不同。以上种种,都是很难处理的问题,但是秦始皇根本不管这么多,而是选择了强制推行

  • 老妈被关羽相中,老爸被张飞砍死,但他却很幸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就是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秦朗!说起秦朗与关羽、张飞的渊源,还得从他的父亲秦宜禄说起。秦宜禄原本是吕布手下的谋士,后来吕布与曹操交战,他奉命出使袁术,请求援兵。袁术为拉拢秦宜禄,就把汉朝宗室的一个女孩嫁给秦宜禄。但秦宜禄的前妻杜氏,还有儿子还留在下邳城中。之后曹操率大军围攻下邳,刘备也率关羽、张飞助阵

  • 吕不韦和李斯,他们都是玩权谋的高手,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斯个人简介,李斯碑图片,李斯的女儿结局

    吕不韦本是一个商人,最擅长的就是投资。他因为投资秦国公子异人,改变了异人的命运,让异人成为了秦国的太子。随着异人的水涨船高,吕不韦的身份也大变样了。最起码他不再是贱商了,不会被人看不起了,他有从政的可能了。异人被立为太子时,爷爷秦昭襄王还在世,他的父亲还是安国君。不过,他们并没有让异人等太久,毕竟秦

  • 作为司马懿的老对手,诸葛亮明知蜀汉疲弱,为何还执意六次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每每令人不解的是:诸葛亮为何在“益州疲弊”的情况下,接连六次出师北伐?他明知北伐不可为却仍一意孤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个人认为不外乎下面几点原因:1.法统之争。法统又称正统、道统,按照中国古代的观念,就是在国家出现分裂的情况下,应该由哪个集团来代表国家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