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的战略死局,空有30多万大军,为何没有能够南北对峙?

吴三桂的战略死局,空有30多万大军,为何没有能够南北对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37 更新时间:2024/1/2 1:58:26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吴三桂叛乱的情况,例如吴三桂叛乱的动机、吴三桂叛乱的具体情况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吴三桂叛乱过程中,最大的战略失误,同时也是吴三桂的战略死局。认真的说,从吴三桂的实力来说,并非没有希望,甚至有希望出现南北对峙的格局。那么,吴三桂为何会陷入战略死局。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在明朝统治的末期,吴三桂、孔有德耿继茂尚可喜等人,先后投降了清朝。在清朝南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这4位将领被清朝册封为王。不过,在西南战场上,南明名将李定国两厥名王,其中,就包括了孔有德。所以,清朝初期的4王变成了后来的三藩。在清朝统治的初期,基础并不牢固。

尤其是南方各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从顺治皇帝在位时期,形成了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东、耿继茂后代耿精忠镇守福建的格局。其中,吴三桂的兵力最强。在清朝的规定,吴三桂可以拥有33000官兵。耿精忠和尚可喜,都可以拥有9000官兵。不过,这仅仅是清朝规定的数字,三藩的实际兵力远远超过了账面数字。

三藩都组建了大量的“私兵,”在三藩中,兵力最少的尚可喜,实际兵力也达到了2万多人。至于实力最强的吴三桂,长期维持着7万多人的部队。33000为清朝要求的数字,其余4万余人则是私兵。1673年,吴三桂发动叛乱以后,先后占领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全境,还包括了湖北、陕西、广东的部分区域。随着地盘的扩大,吴三桂军队的数量迅速增加。

在鼎盛时期,吴三桂集团的总兵力,达到了30多万。但就在这一的情况下,吴三桂的主力部队“至夷陵,驻兵松滋,三月不进”。那么,吴三桂为何要这么做呢?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垂垂老矣,根本没有太大的进取心。吴三桂开始与清朝谈判,第一,放回自己的儿子吴应熊。第二,让清朝同意自己继续割据一方。

对于吴三桂的犹豫不决,谋士刘玄初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愚计此时当直捣黄龙而痛饮矣,乃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以待四方之兵集,愚不知其为何说也......愚以为朝廷宁失四海,决不令世子返国也。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皆云翔猬集于荆、襄、江、汉之间,乃案兵不举,思与久持,是何异弱者与强者角力,而贫者与富者竞财也?”

刘玄初认为,千万不能给清朝调兵遣将、调配资源的时间,否则,吴三桂根本没有实力与清朝长期对抗。其他谋士也建议吴三桂不要观望,要么继续北上、挺进河南、湖北,要么顺流东进、攻下江浙地区。这样一来,不仅控制了富庶的江南地区,而且切断了清朝的财源。即便无法击败清朝,最少也是南北朝对峙。

但是,刘玄初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吴三桂没有采纳其建议。最终,吴三桂的主力军队,在汉中、岳阳等地与清朝军队死磕。清朝康熙皇帝陆续调集各地的军队,对吴三桂进行围堵和夹击。其实,清朝一直牢牢控制着战争主动权,吴三桂陷入了战略死局。在吴三桂集团中,并非铁板一块,很多人都属于墙头草。眼看吴三桂处于劣势,很多人立刻调转枪口。

在一系列错误之外,吴三桂逐步丧失了天时、地利、人和。即便是吴三桂后来称帝,也没有任何变化。1679年,匆忙称帝的吴三桂去世。吴三桂集团陷入了动荡局面,几个大将和勋贵之间相互内斗,造成了集团内部元气大伤。清朝开始逐步占据优势,一步步反击。

截至1681年,清朝利用足足8年时间,终于成功平定了三藩之乱。在镇压三藩之乱的过程中,清朝军队的表现并不好,出现了战斗力下降、新一代将领缺乏经验、武器装备陈旧等诸多问题。

其实,与吴三桂相比,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下了长江中游的重镇武昌。此时的太平军,面临自己的战略抉择。要么向北,进军河南。要么相比,占领巴蜀之地。要么顺江东进,占领江南等地。最终,太平天国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几十万人大举东进,先后占领了安庆、南京、镇江等地。

不过,太平天国也出现了自己的战略短板。自己的控制区非常有限,东西南北4个方向,都是清朝的控制区。虽然太平军先后取得了东征、西征的胜利,但一直处于战略上的被动。既要面对江北的清军,又要面对湖北方向的湘军。后来,还需要面对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从江苏、浙江夹击。

当然,太平天国内部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内斗,以至于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虽然太平天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但从战略上仍然属于苦苦支撑的局面。陈玉成镇守的安庆失守,南京的屏障丧失。李秀成镇守的苏州失守以后,太平天国已经处于几路清军的围攻之下,颓势已经非常明显。

关于吴三桂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这四位乾隆扮演者:第一位地位无法超越,最后一个最符合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张铁林可以说,张铁林就是一个皇帝专业户。他扮演的皇帝真的好多,但是能一下子让我们想起来的应该就是“皇阿玛”乾隆了。张铁林是老一辈的实力派演员了,演技自然是没的说的,在20世纪后期,他更是出演现在经典的一些电视剧,而颜值也是在线的。虽然如今有了很多版本的乾隆,可是张铁林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那个“皇阿

  • 这部以暗娼歌女为原型的电影,八十年后为何依旧是民国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好事情是,不少知名演员都已经开始致力于优秀电影的拍摄当中。但有点让人遗憾的是,即使章子怡这样的国际文艺大咖,呈现出来的作品也有一些让人遗憾的地方,《无问西东》总有一种朦胧的高贵,不够生活的真实。我便想起1937年诞生的一部电影,八十年后再看,依旧可以称为是民国时代的一部经典。还得聊两句《四世同堂》。

  • 如懿传连载:4款发型看完如懿悲剧的一生,看清朝的旗头有何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如懿传中的各种发型,如懿的头饰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如懿发型配旗头

    编辑丨汴京阿米排版丨衡水老白哈哈哈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如懿传连载如懿前期的发型为啥总和其他妃嫔不一样?清朝后妃的“旗头”有什么讲究?四大爷驾崩之后,渣龙顺利即位称帝,但如懿却没有直接进宫升官,反而被太后逼着在潜邸守了三年孝期,才得以进宫成为娴妃。如懿虽然身居妃位,但在穿衣打扮上,却从来不是妃位应有的规

  • 清朝灭亡前的外蒙古:满清的影响无处不在,官员沿用清朝顶戴花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外蒙古喇嘛在举行一场重要的仪式。 图为身穿传统服饰的外蒙古公主。 图为外蒙古库伦,原为蒙古喀尔喀部最大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地,称为“敖尔告”(宫殿、宫邸的意思)。正式建城后,库伦逐渐成为漠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商业和宗教中心。 图为随水草而居的外蒙古牧民,照片中有俄国人的身影。 图为

  • 清朝灭亡前夕的场景:八旗子弟没钱穷讲究,图9如今我们还能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重要事件年表,清朝灭亡的真实画面,清朝灭亡前一年的照片

    【八旗子弟出行照】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可谓“烂到了骨子里”,丝毫不顾清朝即将灭亡。尽管没有了经济来源,但个个追求奢华生活,穷讲究,“在满清的末几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艺术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都会唱二黄、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

  • 清朝灭亡以后的中国领土,为何没有被列强分裂,因为有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清政府虽然灭亡了,但是这块土地上的军事力量还存在。他们有个称呼叫做:军阀。 说起民国军阀的渊源,要追溯到当初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了。到了清朝末年,当初起家的八旗铁骑早就已经废成豆腐渣了。为了平定太平天国,清政府下令各地开始团练军队。最有名的就是湘军和淮军。后来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再次刺激了清政府,下

  • 清朝有一权臣,生前战功赫赫,死后被追封为皇帝,但却被掘坟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但济尔哈朗聪明啊,见难以抵抗强势的多尔衮,于是自毁名节,罢免辅政职务。由于济尔哈朗的“主动”退让,多尔衮掌握了全部的朝政大权。但是,多尔衮能走到这一步,也绝非偶然,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称其为清朝第一名将那是毫不为过的;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皇太极的弟弟,天资聪颖、才华横溢,颇受努尔哈赤喜

  • 清朝最有权势的太监:曾想杀直隶总督,宫内无人敢惹,不是李莲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莲英个人资料,清朝最有名的十大太监,老梁讲大太监李莲英完整版

    满清入关后,吸取明朝宦官(太监)专权的教训,加强了对太监们的管理。不过有部分太监凭借主子的权威,盛极一时。要问清朝最有权势的太监是谁?可能有人想到慈禧太后当政时的李莲英,他确实是清朝最有名的太监,凭借慈禧太后的恩宠,连光绪皇帝也不放在眼中。不过,慈禧太后病死后,李莲英就隐居家中,不久就死了。 可有名

  • 清朝最有影响力的三个女人,一个流芳百世,一个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最著名的两个寡妇,清朝几个最有名的女人,决定清朝命运的三个女人

    第一位便是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后来嫁给皇太极为妃,皇太极死后,年幼的顺治帝继位,为了稳固新生的大清政权,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斗智斗勇,使得多尔顿不敢心生野心,接着孝庄太后完成了入关、定都、灭明三件大事,为清朝前期的开创打下了基础。顺治帝死后,年仅8岁的康熙帝登基,在康熙

  • 曾经与清朝并称世界两大帝国,后遭列强瓜分,如今深陷经济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在当时的西方,也有一个超级大帝国,与清朝并称为世界两大帝国,但命运却比清朝更惨,曾一度差点被灭国,最终被瓜分大半领土后,得以幸存;这个国家就被曾被成为“西方病夫”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实奥斯曼土耳其巅峰时期非常强大,一度成为欧洲国家的噩梦。土耳其人是土耳其语民族,是原来的塞尔柱所属罗姆苏丹国下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