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么多皇子,雍正为何独独和老十三胤祥的感情那么好?

那么多皇子,雍正为何独独和老十三胤祥的感情那么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4/1/26 19:23:06

说雍正残暴,一定是指他即位后对几个兄弟的严苛处罚,还包括对年羹、隆科多等有功之臣的剿灭。

这事不多说。

雍正四十五岁登基,知道自己其实年日无多,而且父王康熙又是在位六十一年的“一代圣主”,他的压力其实无比之大;更何况八阿哥一干人等,始终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将其掀翻搞掉,他不狠别人必然狠,“残暴”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雍正十三弟允祥则不同——第一,他绝无争夺皇位之野心,不对其构成威胁,这是根本;第二,胤禛胤祥二人,早在年幼时就来往密切,相知相惜,雍正对这个弟弟充分了解,绝对放心;第三,不论是雍正即位还是后来的在位期间,允祥都给予皇兄彻头彻尾的支持,被雍正赞为自己的“柱石贤弟”。

这就是雍正和允祥看似感情深厚的三个原因了。

干嘛这里用“看似感情深厚”这几个字呢?因为,在皇位和江山面前,所有“温情脉脉的感情面纱”其实都不存在,作为皇帝,所看的,关键是兄弟叔侄等人对皇位的态度,还有对自己这个皇帝的态度。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小雍正八岁,生母敏妃,很受康熙宠爱。

康熙也很喜爱胤祥这个皇子。从三十七年(1698年)至四十八年(1709年),就是胤祥十三岁到二十四岁这十二年里,康熙每次外出,不论是南巡、北狩、西幸、谒陵,几乎都带着胤祥。有时,随行的皇子仅两三人,也必有胤祥。康熙南巡六次,胤祥四次随行,有同等待遇的,大概只有太子胤礽了。

因为和胤礽熟络,所以在太子第一次被废时,胤祥替胤礽说情,也吃了“瓜落儿”。

《皇清通志纲要》载,胤祥与胤礽、胤禔同时被圈禁。

《雍正起居注》记载雍正说,胤祥因胤礽之事“无辜牵连,一时得罪,皇考随即鉴宥”。

这意思,是说康熙没有怪罪胤祥,其实不然,后来胤礽复立为太子,康熙同时给几个皇子封爵,里面没有胤祥,说明康煕并未原谅胤祥。

太子废后,胤祥失宠,胤禛与其交往反而大大增加了。

他俩走得近,始于更早。废太子前,这二人就曾单独随康熙出行;一次二人写字,康熙还招呼随侍大臣观看。

但在废太子后,胤禛主动和胤祥增加了交往,大约是胤禛看到胤祥并无争立皇储之意,虽不是真正的的“太子党”但又在胤礽出事时敢于说情,是个厚道之人。

这以后,胤祥随康熙出行明显减少。一旦胤禛随康熙巡幸,他只能留在京城。但二人这样还诗词、书信往来,雍正即位后,仍然保存了三十二首。

胤禛在即位前,并非没有自己的“小团队”。只是,一是建立的晚,在康熙晚年,远远晚于胤禩、胤禵、胤祉等人;二是选人严苛,不是经过反复验证的人,进不了圈子;三是控制严厉,对年羹尧、戴铎等人都曾言辞呵斥甚至以子女作为质押;四是以佛教活动作为掩护,以致康熙始终认为胤禛并不培养党羽,且无争储之心。

胤禛也在不断考察他的“团队”成员,这个团队里,胤祥无疑是胤禛最满意的一个。

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五月初四,允祥去世。

重病中的雍正,悲痛不已,连发十几道谕旨,称允祥是“公忠体国之贤王”、国家的“擎天之柱”、“朕的柱石贤弟”。

雍正在最宠信大臣鄂尔泰的奏折上朱批——

朕从前意望凡朕生前身后、朝廷内外,大纲节目,得王一人,朕实心神俱为之安悦,毫无疑顾。今不幸朕弟舍我先逝……方寸乱矣,心志灰矣。

何以至此?允祥对雍正的辅助太重要。

第一,辅佐雍正度过执政之初最困难时期。

《雍正朝起居注册》载,雍正历数了怡亲王“事朕之大端”——

王实能佐朕治安天下,朕实赖王翼赞升平,遍观自古史册所载贤王懿成,从未有可与王比伦者。

雍正登基之初,即任命廉亲王允禩、大学士马齐、怡亲王允祥、尚书隆科多等四人为总理事务王大臣。

但这四人中,唯允祥,才是雍正的主心骨。

三年后,允祥卸任总理事务大臣。雍正说:“怡亲王极其敬慎,凡朕所交事件,竭尽忠诚,勤劳办理,三年来佐朕治理之功甚大。”还说:“王一人挺然独立于其中,镇静刚方之气,俾奸宄不得肆其志。”

这是说,允祥在雍正即位初年政局未稳时,起到了坚强柱石作用。

第二,缜密彻底清理财政。

雍正即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是清理亏空、整顿财政。

这期间,允祥是主抓经济、清理亏空、整顿财政的第一负责人。

当时正值料理康煕和皇太后丧事的繁忙时刻,允祥白天参与这些事务,晚间率一干人马清理户部陈年旧账。

允祥一边组织人力清查户部,一边建立章制,捋顺了户部与地方督抚的关系与责任。

前后一年,允祥彻底查清了国库家底——康熙六十一年,户部存银两千七百一十二万两,亏空二百五十九万三千两。

对于如何补齐亏空,允祥与雍正有不同见解,但这不妨碍允祥兢兢业业执行帝命。因为允祥忠于职守,使户部以往弊端得以大部革除,财政状况有非常大改善,雍正五年,国库存银已经达到五千万两。

雍正由衷称赞允祥,领户部“无弊不除,无惠不举。”

这一期间,允祥令旨减免了不少省份税负,使各地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和经济大幅增长。

允祥的一些改革措施,效益明显。雍正六年,开始秘密筹备对西北作战。以前官定运粮至阿尔泰,一石用银一百一十多两,若按四万多人半年用粮计算,耗银一千五百四十万两。允祥采纳商运办法,改由商人范毓宾运送,每石仅用银二十五两。仅此一项,节银近千万两。

第三,不怀私心,举荐良才。

雍正登基初始,可用人才匮乏。这与其原来只有很小“团队”,以及尽可能避免与朝官交往有关。当然,他也担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结成朋党。

雍正即位后,曾多次颁旨谕命大臣举荐人オ。

雍正二年,他在田文镜的密奏上朱批说:“今在廷诸王大臣中,实心为国家爱惜人オ者,唯有怡亲王。”说允祥“为国荐贤之处甚多”。允祥逝后,雍正再次痛感恰亲王为国保护善类,培养人オ,一片笃挚真切之念,形于寤寐。

允祥向雍正举荐了十七阿哥允礼。

雍正对允礼原不了解,还听隆科多密奏说允礼是允禩一党,于是,把十七阿哥派去守护景陵。

允祥则力荐十七阿哥,对雍正说,允礼居心端方,乃忠君亲上、深明大义之人。

雍正遂封十七阿哥为果郡王,理藩院事。雍正三年,给亲王俸禄,侍卫亦按亲王规格。雍正六年,封为果亲王,允礼成为另一个辅佐雍正的亲王。

允祥向雍正举荐了李卫

小说和电视剧里,李卫是胤禛家的包衣奴才,史实并非如此。

雍正在即位之初,还不太了解李卫。允祥向雍正“极力保荐,谓其才品俱优,可当大任”,雍正才任命李卫为云南盐驿道。李卫叩请圣训时,雍正说:“你有什么事情用奏折奏事,交给怡亲王代奏。云南离京路途遥远,有什么想详细奏报的事,可以另备贴细陈,也交怡亲王转交。”

李卫开始毛病不少,尤其是到处显摆他和怡情王走得近,对此,雍正曾数十次训诚李卫。关键时刻,还是允祥说服雍正,继续重用李卫,以致其后来成了“总督三杰”之一。

《乾隆朱批奏折》载,雍正去世后,李卫曾密奏乾隆说:

“臣被年羹尧内外勾结,朋比倾陷,贤王以身家力保。后奉面谕,方知其详。”云云。

允祥还向雍正举荐了福建巡抚刘世明、赵国麟,陕西总督査郎阿,山西巡抚石麟等等。

允祥“保护善类”的事情亦多,如岳钟琪免陷“年羹尧之党”等等。

第四,怀柔细密,弥补苛政。

雍正即位以后,或许因压力山大,一些政令过于严苛。这使得大臣们底下啧有烦言。

允祥很善于了解这些舆情,一方面禀告雍正,提出补救谏议;另一方面,他在下面也做了许多补救工作。

一直到离世前,在这两方面的“润滑”作用始终非常明显。

具体事例很多,不再赘述。

允祥的性格,谦抑祥和,对雍正和对大臣,皆彬彬有礼。所以雍正称赞允祥是“宇宙之全人”。

《雍正朝起居注册》载,允祥还在世时,雍正曾对大臣们说:“王之年齿小朕八岁,不但赖王襄赞朕躬,且望王辅弻于将来,为擎天之柱石,立周公之事业,使我国家受无疆之福,此实朕之本怀。”

允祥逝后,雍正又说:“王之生平,谦抑退让,朕每加恩礼,王必再四恳辞。”

这也是雍正始终与允祥亲密无间的重要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羹尧到底何德何能,为何能长期要挟雍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年羹尧为什么要反雍正,年羹尧为何会被雍正赐死,年羹尧为什么不把雍正放在眼里

    这一切得从九子夺嫡说起,康熙晚年,太子胤礽举兵造反失败,被康熙直接圈禁,跟他一起圈禁的还有十三阿哥胤祥和大阿哥胤禔,这样最有机会当上皇帝的人十四阿哥胤禵和八阿哥胤祀,毕竟四阿哥胤禛伪装的很好,满朝文武把宝基本上都押在了八阿哥身上。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四阿哥胤禛荣登大统,他就是雍正皇帝。而此时的年羹尧出任

  • 那拉氏:这个皇后臣妾做的实在是厌倦至极,乾隆:你迹类疯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乾隆废后那拉氏结局,那拉皇后简介,乾隆封那拉氏的皇贵妃

    乾隆一直以来都是清宫剧中扛把子的人物,估计这个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人要是知道自己这么火,估计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吧!也许还会小傲娇的说声:算你们有眼光。清宫剧一般以后宫生活为主,虽然影视剧不能完完全全代表历史,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窥探一些历史。乾隆的妃嫔比较知名的有富察皇后,令妃魏氏,皇贵妃高氏,苏氏等等。但

  • 吴三桂的战略死局,空有30多万大军,为何没有能够南北对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吴三桂叛乱的情况,例如吴三桂叛乱的动机、吴三桂叛乱的具体情况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吴三桂叛乱过程中,最大的战略失误,同时也是吴三桂的战略死局。认真的说,从吴三桂的实力来说,并非没有希望,甚至有希望出现南北对峙的格局。那么,吴三桂为何会陷入战略死局。今天,我们就聊

  • 这四位乾隆扮演者:第一位地位无法超越,最后一个最符合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1.张铁林可以说,张铁林就是一个皇帝专业户。他扮演的皇帝真的好多,但是能一下子让我们想起来的应该就是“皇阿玛”乾隆了。张铁林是老一辈的实力派演员了,演技自然是没的说的,在20世纪后期,他更是出演现在经典的一些电视剧,而颜值也是在线的。虽然如今有了很多版本的乾隆,可是张铁林就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那个“皇阿

  • 这部以暗娼歌女为原型的电影,八十年后为何依旧是民国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好事情是,不少知名演员都已经开始致力于优秀电影的拍摄当中。但有点让人遗憾的是,即使章子怡这样的国际文艺大咖,呈现出来的作品也有一些让人遗憾的地方,《无问西东》总有一种朦胧的高贵,不够生活的真实。我便想起1937年诞生的一部电影,八十年后再看,依旧可以称为是民国时代的一部经典。还得聊两句《四世同堂》。

  • 如懿传连载:4款发型看完如懿悲剧的一生,看清朝的旗头有何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如懿传中的各种发型,如懿的头饰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如懿发型配旗头

    编辑丨汴京阿米排版丨衡水老白哈哈哈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如懿传连载如懿前期的发型为啥总和其他妃嫔不一样?清朝后妃的“旗头”有什么讲究?四大爷驾崩之后,渣龙顺利即位称帝,但如懿却没有直接进宫升官,反而被太后逼着在潜邸守了三年孝期,才得以进宫成为娴妃。如懿虽然身居妃位,但在穿衣打扮上,却从来不是妃位应有的规

  • 清朝灭亡前的外蒙古:满清的影响无处不在,官员沿用清朝顶戴花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外蒙古喇嘛在举行一场重要的仪式。 图为身穿传统服饰的外蒙古公主。 图为外蒙古库伦,原为蒙古喀尔喀部最大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地,称为“敖尔告”(宫殿、宫邸的意思)。正式建城后,库伦逐渐成为漠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商业和宗教中心。 图为随水草而居的外蒙古牧民,照片中有俄国人的身影。 图为

  • 清朝灭亡前夕的场景:八旗子弟没钱穷讲究,图9如今我们还能看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重要事件年表,清朝灭亡的真实画面,清朝灭亡前一年的照片

    【八旗子弟出行照】晚清时期的八旗子弟可谓“烂到了骨子里”,丝毫不顾清朝即将灭亡。尽管没有了经济来源,但个个追求奢华生活,穷讲究,“在满清的末几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汉人所供给的米,与花汉人供献的银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艺术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们都会唱二黄、单弦、大鼓与时调。他们会

  • 清朝灭亡以后的中国领土,为何没有被列强分裂,因为有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清政府虽然灭亡了,但是这块土地上的军事力量还存在。他们有个称呼叫做:军阀。 说起民国军阀的渊源,要追溯到当初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了。到了清朝末年,当初起家的八旗铁骑早就已经废成豆腐渣了。为了平定太平天国,清政府下令各地开始团练军队。最有名的就是湘军和淮军。后来又发生了义和团运动,再次刺激了清政府,下

  • 清朝有一权臣,生前战功赫赫,死后被追封为皇帝,但却被掘坟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但济尔哈朗聪明啊,见难以抵抗强势的多尔衮,于是自毁名节,罢免辅政职务。由于济尔哈朗的“主动”退让,多尔衮掌握了全部的朝政大权。但是,多尔衮能走到这一步,也绝非偶然,多尔衮一生战功赫赫,称其为清朝第一名将那是毫不为过的;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皇太极的弟弟,天资聪颖、才华横溢,颇受努尔哈赤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