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生在三国时代,能搞定曹操刘备孙权,成就大一统吗

朱元璋生在三国时代,能搞定曹操刘备孙权,成就大一统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61 更新时间:2024/2/10 7:34:17

开局一个碗,却能力非常的朱元璋,如果换个时空,从元末明初变到三国末年,是否能在脸皮厚刘备,心肠黑曹操,厚黑兼具孙权那谋取一席之地,进而成就天下人伟业。

天下人,言外之意就是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帝国!

而曹刘孙这三国三雄主,其实最后成就都和能力相较,是被低估了的,至于原因很简单,他们离统一大业都差不少,最后反而便宜了不争气的司马家。

因而让无数深爱三国之人抱恨无比。

那么朱元璋如果成了三国时代人物, 真能翻起花浪,成就时代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朱元璋能力是否比三国三雄主强?答案说实话我无法比较。

因为比较的方式偏离时代时代不说,还少有文化属性!

先看懂朱元璋这个一穷二白,无依无靠的人,为何能成功?

其实追溯根源,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给了他发挥能力的舞台。

元末明初是什么样的时代?他不同于曾经汉末三国的门阀世家时代,而是一个士大夫阶级占据主流,皇权和士大夫联盟,稳固统治的时代。

(游民出生朱元璋)

这样的时代,有个特点就是下层民众多为“游民“!

流民何解,就是他们在封建商业文明中,没有被定义职能世袭概念,不算工匠也不算农户,更谈不上军户。

属于因为失去土地,进而四处流浪,找寻活路的流动民众,而这样的民众,在宋元时期最多的根源,也很简单。

无论宋朝也好,元朝也好,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商业文明氛围最为浓厚的时代,只有这样的时代,才有市民阶级产生的土壤和流民阶级出现的动力。

淡化了士农工商概念后的时代,人的见识还有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坚守是缺失的。

(流民促成了时代)

他们不会一成不变的以农为生,也不会一成不变的待在同一个地方。

正因为这封建时代中国少有的民众流动性,和阶级固化性的松动,才有流民的产生,还有因这流民文化,而生成的帮派文化,宗教文化的出现。

比如明清时代盛行的如白莲教、天地会、青帮派、明教、红灯教等等,就是如此松动文化的体现。

这体现在文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明朝时的《三国演义》还有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都不断在凸显一个概念,那就是脱离了宗族社会之外的熟人社会,进而在熟人社会中诞生的一系列特殊关系。

如义兄、义子、义父、教父之类都是流民社会的时代产物。

当这样超越原本宗族血亲的特殊关系出现的时候,流民阶级就变成了可以有组织行事的团体。

进而通过八拜之交,或者义父义子这样的关系,形成互相扶持的宗教,或者小团体,起义军。

朱元璋的最大能力,除了纵横捭阖与时代的聪慧、睿智、决断之外,这维系关系,团结流民,进而组建队伍的能力也至关重要。

(兄弟帮成就天下人)

至于证明,那就很多很多了。

初开始的兄弟帮,徐达也好汤和也罢,都是发小关系,可说是结义兄弟,后续出山时候,第一个老板郭子兴则直接从老板变成了义父。随后那无数的义子、义侄,也成了朱元璋团队中的重要组成。

由此可见,这以模拟血亲关系进而形成的互相扶持的人际组成才是朱元璋时代的特性。

而朱元璋这样的能力如何练就的,就得不得说他作为流方和尚时候的特殊经历,那个时候的他,走遍天下,见识了不少流民阶级,进而参与了这种关系之中,朱元璋进明教可不是金庸老爷子的杜撰而是确有其事。

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还有经历加持,才有朱元璋为人特性产生,那就是对上明领导心意,对下知晓手下心思。

该黑脸时黑脸,该热络时热络,该摆谱时摆谱,该亲近时亲近,这多面脸修养,可非一般人能把控的本事。

这也是为何他,仅仅当大头兵的时候,就能让发小汤和敬畏进而认他做老大的根本。

(兄弟帮成大事)

那么相较于朱元璋的时代,曹刘孙三雄主所在的汉末又是如何样子?

简而言之,讲究门第出身,阶级等级相对固化,少有流民的时代。

黄巾起义,虽然是因为流民暴动而起,可当这起义的火焰被扑灭之后,三国争霸的格局,就不再是流民天下,反而是世家大族和官僚皇亲的天下。

纵观三国无数枭雄,少有平民百姓出身。

袁术袁绍兄弟,出自四世三公的门阀之家,曹操其人,虽然算阉祸之后,却也是正儿八经的三公后人,就连董卓这样的粗人,都是将门出生,就更别提其他如刘表刘璋这样的汉室宗亲了。

(刘备)

唯一的特案也有,那就是孙权和刘备了。

刘备虽有汉皇后裔的身份,可血统在当时算成疑的,孙权家就更不堪了,孙坚父亲孙仲就是那种连名字都不能有的老百姓,因为种瓜发家有了一点资本,才换取了一定的社会地位,随后孙坚用武勇战天下,才获得了后代人的政治资本。

他们最后能崛起,经历虽然和朱元璋却有类似之处,但身份和阶级起点是完全不同的。

这群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在黄巾起义的烽烟中,赚了第一桶金,成就了官身。

而这被成就的官身,才是他们后续能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因为汉末三国时代,讲究门第出生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且士农工商等而化之的理念也深入人心,皇汉后裔的尊崇也深入人心。

(孙权)

三个深入人心之后,就给了汉末三国的造反者三者取其一才能成事的根源。

门第出生好有人跟随,汉皇后裔出生有号召力,汉朝官员出生有地方基本盘。

失却了这三点,即便你才华惊为天人,对不起,你也将碌碌无为。

由此可见,这朱元璋能凭借一个破碗起家,最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元末时代的阶级组成,还有伦理束缚门第观念和汉末时代截然不同。

在乞活求存的流民看来,门第也好,官身也罢,甚至皇族血统都是虚的,唯有经历过血亲、拜把子、盟誓的关系是真的。

于是深知流民生存规则的朱元璋成功了。

他可以在初开始就用盟誓关系让汤和俯首帖耳,后续又通过巴结还有义子关系,在郭子兴哪里赚取第一桶金,随后又通过组建十八人的把兄弟团队,构筑起自己的核心力量,最后再用数目众多的义子、义侄,成就大业。

比坏,能让人俯首帖耳,比好,能让人感恩戴德,敬人,能让刘伯温、李善长、朱生投奔。

这就是朱元璋的本事,也是朱元璋的生存之道。

可是这本事,在汉末三国毫无用处,因为你还没展现自己本事的时候,就因为身份问题给人拍死了。

天生就在枭雄圈子之外的朱元璋,要是出生在汉末三国,估计最大的成就就是猛将兄。

如果朱元璋非要用元末明初基于流民阶级的办法,混迹三国,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伦理和观念问题,成为异类,进而众怒难犯成为失败者。

这和能力无关,只和时代有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标当了25年太子,朱元璋因一女人和一幅画没废除他,结果仍悲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太子朱标简介,朱标跟朱元璋有什么关系,朱标死后朱元璋让谁拱卫京师

    ?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嫡长子朱标仁慈宽厚颇有明君风范,其他儿子也很优秀,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按理说这其中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朱元璋偏偏立了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朱元璋最开始定太子时,还是按传统的嫡

  • 司马懿走的每一步棋,如今看来步步都堪称恐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棋司马懿,司马懿最经典三句话,司马懿拿着棋图片

    关于司马懿,我们知道,这位能人仅仅依靠自己,便将曹操积攒几十年的实力,建立起的强盛的魏国政权尽数握在手中,空手套白狼的本事,三国当属司马懿第一。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既然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定然也早就将曹魏的兵权牢牢掌控着,今天,笔者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司马懿是如何,把曹魏大军的兵权,从曹家

  • 明朝囚犯越过五重门墙,胜利大逃亡,引发官场地震,真相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北京,大明刑部衙门。一封来自山西太原府的紧急公文送交到了 大明刑部衙门。刑部尚书也算见过“世面”的,当看到这份公文的时候,还是大吃一惊。这太原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刑部尚书根本没有请旨。直接让太原府知府进京请罪待审。并派专人来太原府审理此案。那这是怎样一份公文,让堂堂刑部尚书如此震怒呢,原来在太

  • 长城那么矮到底防住了啥?西方学者:秦始皇长城可把欧洲害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英雄你以为长城起源于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的秦朝吗?众所周知, 长城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防御工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长城代表了中国形象。 我们都以为长城最

  • 朱元璋不想打的国家,被朱棣1年灭掉,学者:越南史书不愿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交趾从秦朝开始,归中国管理 ,然后从汉朝到唐朝,虽然交趾屡有叛变,但始终属于中国的领土,不过,名字从交趾改成了“交州”。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交州当地有一个叫吴权的贵族,从南汉皇帝麾下自立,在越南建立吴朝。从此,越南地区告别了1000多年来华夏的统治,正式独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因为宋朝重文

  • 一代奸雄曹操的临终遗言是啥样的?听完方知其乃真豪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这真可以说是豪迈非常了,真不愧是大好男儿!但还有些遗言听起来则让人感到有些怪,比如曹操的遗言。曹操是何等人物?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气魄豪迈雄浑,按照常理分析,那他的遗言自然应该是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吧,呵呵,还真不是。

  • 朱元璋封的最年轻的藩王,仅仅出生86天,就当上了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三年,朱元璋一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派徐达、李文忠北伐,想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第二件事是筹备举办第一次科举,正式选拔人才。这两件大事看起来都非常让人振奋,但第三件大事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那就是朱元璋决定分封藩王。朱元璋一口气封了9个藩王,包括8个儿子和1个侄孙。其中,这9个藩王年龄最大的是亲

  • 秦始皇为何一生都不封后?除了不想封之外,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他统治期间,他成就了许多壮举,他不愧是一代帝王。而在每一位成功的皇帝背后,都有一位女王默默地帮助他,但秦始皇一生都没有建立一位皇后。为什么?一:秦始皇母亲对他的影响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姬。她生下了秦始皇这样的皇帝。她本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但赵姬的行为令人惊讶。秦始皇的父亲秦壮祥国王早逝,赵吉年幼遗孀

  • 巧合还是天意?诸葛亮的“病”,是一员大将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简直不断挨打,没打过什么胜仗,诸葛亮的到来,刘备如鱼得水,后面的每一步,都靠诸葛亮筹划。先是投靠刘表,后来霸占了刘表的地盘,然后和孙权合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再抢占地盘,坐拥西蜀之地,和曹魏、东吴形成鼎立之势。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在被“火烧连营”之后,刘备一蹶不振

  • 袁崇焕:大器晚成,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之子简介,马未都讲袁崇焕完整版,袁崇焕邵兵

    有人说袁崇焕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是明朝最后的救星,对于这样的人物评价,我是从来不会认真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拯救一个将要灭亡的时代,但是很多人都能够加速王朝的灭亡。首先说,袁崇焕肯定不是一个天才,天才不可能35岁才中进士,天才不会傻到宁远去戍边救国,天才更不会把一个国家绑到战争的机器中,最终压垮明朝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