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封的最年轻的藩王,仅仅出生86天,就当上了王爷

朱元璋封的最年轻的藩王,仅仅出生86天,就当上了王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19 更新时间:2024/1/21 13:39:50

洪武三年,朱元璋一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派徐达李文忠北伐,想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第二件事是筹备举办第一次科举,正式选拔人才。这两件大事看起来都非常让人振奋,但第三件大事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那就是朱元璋决定分封藩王。朱元璋一口气封了9个藩王,包括8个儿子和1个侄孙。其中,这9个藩王年龄最大的是亲王朱樉(15岁),年龄最小的是鲁王朱檀,只有86天。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之所以3个月就被封王,有三点原因:第一,他的生母是郭宁妃,郭宁妃是朱元璋最早的侍妾,当年朱元璋刚刚和马皇后新婚之后,到濠州募兵,郭宁妃的父亲郭山甫看朱元璋有帝王之相,一定要把女儿嫁给他,并且把两个儿子郭英郭兴跟着朱元璋。郭宁妃是朱元璋能力出众、人品也很优秀的后妃,而朱檀又是郭宁妃的第一个孩子,所以朱檀比较被朱元璋看重。

第二,朱元璋儿子多了之后,很自豪,认为自己儿子多,而且都很健康。但洪武三年,朱元璋你的第九子朱杞生下来没多久就死了,他是朱元璋第一个夭折的儿子,朱元璋开始相信,他的儿子也是普通人,也有可能会夭折。所以,当他的第十个儿子朱檀出生后,朱元璋对这个婴儿的照顾非常重视,安排了6个奶妈日夜轮流看护,生怕再夭折了。所以,朱檀从小就得到了和其他皇子不一样的待遇。

第三,朱元璋第一次封藩的时候,朱檀是他当时最小的儿子,他想把自己所有的儿子都封上藩王,所以哪怕朱檀不到3个月大,也要受封。就这样,朱檀搭上了第一次封藩的班车,86天大成为藩王。

史书记载,朱檀16岁往兖州就藩,在他16岁之前,一直在南京长大,这时候的朱檀,仁孝恭顺,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朱檀能够成为一个有作为的藩王。但朱檀16岁之后的3年,年纪轻轻却迷恋上了丹药,最后吞丹药而死,19岁就去世,让朱元璋叹息不已。朱元璋听闻儿子是吃丹药而死,一气之下,给儿子赐了一个字:荒!所以,朱檀又被称为鲁荒王。

小编认为:朱元璋虽然是个好皇帝,但封86天的孩子为王的事情,显示出了他对儿子们的溺爱和期望,但皇子们在他的视野下,都表现的极好,一旦脱离朱元璋,就如同出笼子的雏鸟,会随性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朱元璋难以管束。朱元璋作为父亲都难以管理这些藩王,况且后世之君呢?朱元璋在明朝恢复了藩王制度,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一生都不封后?除了不想封之外,主要是因为他的母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他统治期间,他成就了许多壮举,他不愧是一代帝王。而在每一位成功的皇帝背后,都有一位女王默默地帮助他,但秦始皇一生都没有建立一位皇后。为什么?一:秦始皇母亲对他的影响秦始皇的母亲是赵姬。她生下了秦始皇这样的皇帝。她本应该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但赵姬的行为令人惊讶。秦始皇的父亲秦壮祥国王早逝,赵吉年幼遗孀

  • 巧合还是天意?诸葛亮的“病”,是一员大将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简直不断挨打,没打过什么胜仗,诸葛亮的到来,刘备如鱼得水,后面的每一步,都靠诸葛亮筹划。先是投靠刘表,后来霸占了刘表的地盘,然后和孙权合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再抢占地盘,坐拥西蜀之地,和曹魏、东吴形成鼎立之势。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在被“火烧连营”之后,刘备一蹶不振

  • 袁崇焕:大器晚成,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袁崇焕之子简介,马未都讲袁崇焕完整版,袁崇焕邵兵

    有人说袁崇焕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是明朝最后的救星,对于这样的人物评价,我是从来不会认真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拯救一个将要灭亡的时代,但是很多人都能够加速王朝的灭亡。首先说,袁崇焕肯定不是一个天才,天才不可能35岁才中进士,天才不会傻到宁远去戍边救国,天才更不会把一个国家绑到战争的机器中,最终压垮明朝的财

  • 秦始皇死后,子女尽被二世屠杀,只有一个公子的后代得以保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真实简介,秦始皇统一中国完整版,秦始皇说的霸气的话

    成王败寇,胜利者我们在历史中可见一二,失败者却各有各的样子,身死名灭是常见的待遇,譬如昌邑王刘贺只当了27年的皇帝,就被废除。在班固的《汉书·宣帝纪第八》提到:“癸已,光奏王贺淫乱,请废。”这位后来的海昏侯“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平均每一天做42件坏事,

  • 朱元璋贬大臣回凤阳,大臣找来一堆稻草说:下半辈子靠你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早期的兵将,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即使像徐达这样的文武全才,也只是读过书认识字,并没有太深的学问。当到朱元璋攻打妙山的时候,有一对兄弟来投奔朱元璋,他们熟读兵法,深有韬略,哥哥叫冯国用,弟弟叫冯国胜。后来,冯国用战死,朱元璋非常器重冯国胜。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称帝,因为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国”

  • 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郑成功本是大明王朝的臣子,而且其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经典的教诲,并且以身作则,誓死捍卫大明王朝。到了满清入主中原的时候,很多大明的臣子都选择了投降清朝,就连郑成功的老父亲郑芝龙,也开始对大清开口称臣了。郑成功对于父亲的做法感到不耻,他不愿意背负二臣的罪名,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守护苟延残喘中的大明王

  • 朱元璋要杀老臣,马皇后准备了一桌素菜,成功救了老臣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明以来,宋濂在文臣中的地位不亚于刘伯温,宋濂学识渊博,是明朝初年“诗文三大家”之一,太子朱标、名臣方孝孺都是宋濂的学生。公元1359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南京),以此为据点,持续向浙东发展。当朱元璋占领衢州、滁州、金华之后,他开始广泛招揽浙东人才。此时,宋濂走入朱元璋的视线,此时宋濂已经50岁。宋濂

  • 秦始皇还有后代存世吗?专家:若是姓这4个姓氏,很可能是他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至今还有后代吗,秦始皇后代有多少姓氏,秦始皇有没有后代存活

    首先我们先看是什么导致秦朝灭亡的。胡亥登基后,不仅没有对百姓爱戴,反而剥削老百姓,导致民不聊生。因为胡亥自己是靠阴谋夺得的皇位,他怕自己亲兄弟这样对他,于是把几位兄弟接连杀了。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啊,为了自己的位置,自己手足兄弟都不放过。而就是因为这样残暴的君主,造成了民心不齐,其他的兄弟为了保命纷纷

  • 朱元璋给功臣讲了两个故事,功臣大叫不好,立即回京师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唯一放过的功臣,刘伯温请罪,朱元璋分封功臣结局

    因为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国”字,朱元璋称帝后,冯国胜改名为为冯胜。冯胜虽然和徐达、常遇春齐名,但冯胜的历史形象并不完美,有一次,冯胜立了大功,朱元璋给冯胜写了一封信,一顿猛夸,冯胜看完信后,大叫不好,立即回京请罪。冯胜是定远人,他从小跟着哥哥学文习武,熟读兵书,后来跟着哥哥投奔朱元璋。4年后,哥

  • 元朝末代皇帝:我的亲爹,怕不是宋朝的末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赵㬎渐渐长大,忽必烈慢慢开始不放心了,赵㬎很机灵,马上上疏,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藏区支援文化建设,忽必烈同意了,赵㬎来到了藏区,含恨当了喇嘛,整天念经,饶是他比较聪明,多年后,居然混到了一个大寺庙的主持。在熬死了至少6个元朝皇帝后,1323年,赵㬎被元英宗赐死,他死的很值了,有生之年,他居然看到了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