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虎父生犬子,明朝之亡,完全是败给了朱棣!

朱元璋虎父生犬子,明朝之亡,完全是败给了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61 更新时间:2024/1/23 16:13:21

1356年,朱元璋渡江攻下集庆(南京),就将集庆改名为应天。朱元璋意思是要顺应天命,推翻元朝。朱棣出生于元末乱世的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应天府的南京。此时前线传来了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涂县)的告急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平,并要接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对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当年朱元璋定天下,对宦官专权是有所警惕的。朱元璋汲取前朝教训,其建国之初,鉴于历朝历代宦官误国的经验教训,对宦官限制极严。他曾立下规章制度,不许宦官读书识字,不许宦官兼任外臣文武衔,不许穿戴外臣所穿戴的冠服,品级亦不得超过四品等。他甚至还在宫门前挂一块高三尺的铁牌,上面刻有“内臣(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几个大字。然而,到了朱棣一朝,情况全然改观了。朱棣“靖难”之役,多依赖身边内臣,已是事实;待其大军逼进南京,又有许多建文帝宫中太监投其帐下。

当年七下西洋的郑和,原本就是一位太监,其下西洋的真实目的之一,据说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在此期间,明成祖朱棣还多次委以太监重任,或出使,或为官等。朱元璋早年定下的规矩,已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明朝自太祖建国后,太监本是不许读书识字的,但由于在“靖难”之役中许多平时被建文帝管教甚严的太监们私自给朱棣通风报信提供了大量建文帝宫里的机密情报,给朱棣带来了莫大甜头,因此作为回报,朱棣违反祖制破例允许太监们读书了。至此,明朝皇宫中的太监们,个个已断文识字、且通晓古今了。这就为他们今后的专权,打下了坚实基础,宦官擅权乱政的条件已然成熟。毕竟,文盲宦官干政不易。不过,后来也有例外,比如目不识丁的魏忠贤

再就是朱棣一再战略失策,彻底毁坏了他老子朱元璋的在经营边防上的苦心部署,直接导致了后来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与再后来的满清入关,从这点上说,朱棣不光是他老子朱元璋的千古罪人,也是他的子孙明英宗、崇祯的千古罪人,明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落与灭亡都是朱棣一手造成的恶果。朱元璋在世时,蒙古势力虽被赶回蒙古草原,但他们积蓄力量后仍不断南下,袭扰明朝的北部边境。为此,朱元璋积极加强北方边境的防务,亲自制定了北方的防御计划,建立了塞外两大战略军事据点大宁和开平。他在临终时还亲自授予朱棣北方边防方略,依托塞前的开平,大宁据点,阻止并吸引来犯之敌,调集明军主力,从左右两侧实施向心突击,聚歼敌人使明境内不受干扰和破坏。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在战略防御中采取进攻手段求歼来犯之敌,是积极防御中最有力的作战方案。可惜这一优秀的方案却没有能实施,而亲手破坏它的正是朱元璋令之‘尔实察之’的朱棣。

后来,朱棣在靖难之变初期袭取宁王于大宁,得到蒙古兀良哈三卫的帮助。为酬答其功,公元1403年朱棣迁大宁都司于保定,将其故地并给兀良哈,指望其能防守大宁,成为明廷的藩篱。不料,兀良哈并非诚心归附,不久便叛离明朝,与之为敌。这样一来,开平便孤立突出于塞外,两侧暴露,无法立足。只得于公元1430年迁至独石。这样一来,原来塞外二三百里的防御纵深便白白放弃给了蒙古,明朝北方的防御线便退到了长城一线。朱元璋制定的防御方案被彻底破坏。而开平成了蒙古军的进攻出发地域,占有了战略上的主动和行动上的自由,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攻明朝。而长城之后就是北京,又无防御纵深,一处被突破就可直接威胁北京。明朝完全陷入被动的地位。(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与清军入关洗掠就是明证)。

朱棣为巩固北方边防,先后五次亲征蒙古,又迁都北京,采取‘天子守边’的政策,可终究摆脱不了战略上的困境。终明一朝,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始终是明朝沉重的负担,明朝最终灭亡在入侵的满清军与李自成的大顺军的夹击下。这一切都与朱棣破坏北方防御的战略失策所埋下的祸根是分不开的明之亡,实亡于朱棣。明成祖以马上得天下,既篡大位,遂移其武力以对外,凡五征漠北,皆亲历行阵,假使建文承袭祖业,必不能有此。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之也。”“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著名考古学家李毓芳病逝,她通过考古证实阿房宫并未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毓芳1942年4月出生于北京,1967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71年进入陕西咸阳博物馆工作,1979年调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终其一生都在考古一线活跃,是我国一代优秀女性考古学家中的佼佼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考古队队长,阿房宫考古队队长,西安市考古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 朱元璋给朱棣剥了一个桔子吃,朱棣母亲得知后大惊:你赶紧逃命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与朱棣的关系很微妙,朱元璋明知朱棣非常能干,却依然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据说朱棣刚出生时,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头戴金盔,身穿金甲的人问他要金銮殿,当时就把朱元璋吓的一身冷汗,醒了过来。之后就有人向他报告说,碽妃李氏生下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就是朱棣。而且他母亲在生下他的时候,还没到要生的预产

  • 以汉代职官体系为例,探析蜀汉的官僚体制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东汉时期的职官体系、秩奉制度等在蜀汉都有体现,在此基础上蜀汉也有一定的改变,以保障自己政权的正常化运转,既方便刘备对蜀汉的统治,也方便对外战争的需求。与此同时,蜀汉官僚制度的特点相比于东汉末年,精简机构删削很多官职减少对财政的开支也是一大体现。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蜀汉政治场上的官僚职位。 一、

  • 朱元璋不信刘伯温,预言书被毁?269年后,一农民拿到,明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大开杀戒后续,朱元璋看刘伯温遗书,朱元璋看了刘伯温留下的天书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中,刘伯温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本来是名气最大的一个,而且,下场也是最好的一个,他号称是朱元璋的第一谋臣,文韬武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曾经还想掘了诸葛亮的坟墓,只不过,还是比不上古人,而,如此厉害的刘伯温,实则是朱元璋最害怕的一个?明朝建立之后,刘伯温只封了个伯,位居功臣36位,他

  • 真正的三国第一单挑王其实不是吕布,此人单挑十位猛将不曾一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十大单挑王排名,吕布个人资料,吕布容貌3d复原图

    说起三国中的武将,大家一般都公认吕布是第一单挑高手。可是如果认真阅读原著,抛开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就会发现其实吕布也有害怕的人。今天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来聊一聊三国中的第一单挑王,他一生单挑9位猛将不曾一败,甚至能跟吕布100回合战平。本文涉及到的武将战绩均以《三国演义》原著为准。看到上文中提到的“跟吕布

  • 朱元璋手下大将中,是谁一箭射死陈友谅?嘉靖年间才有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陈友谅不仅兵强马壮实力强大,更兼野心勃勃,不像张士诚等人一样,只求做个割据一方的草头王就心满意足。他和朱元璋一样,胸怀四海志在天下,双方都把对方视为最厉害的对手。双方逐渐从小规模冲突演变为大规模战役,最终在鄱阳湖大战中进行了一次生死厮杀。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苦战,陈友谅最终败下阵来,此战也成为朱元璋平生

  • 著名考古学家李毓芳先生去世 阿房宫考古是她一生的骄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2002年至2008年,李毓芳先生领队开展秦阿房宫遗址考古、秦汉上林苑遗址考古,通过一系列扎实而严谨的工作,获得了阿房宫“未建成”“未火烧”的科学认识。李毓芳先生认为,阿房宫考古是她考古生涯中最自豪、最重要的考古成绩。李毓芳先生(图据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3月28日迎来中国考古界的盛事:上午10

  • 朱元璋宴请群臣,上了三道菜,群臣都在吃,刘伯温却吓得脸色苍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开国之君懂得勤俭节约的大有人在,不过大多数只是在人前装装面子,像朱元璋这样厉行节约的绝无第二个。据史书记载,他的一日三餐菜谱非常的简单,主食就是窝窝头或米饭,稀饭通常是玉米粥,下饭的不是几瓣大蒜就是两颗青菜。但是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将士们可不这样想,他们总觉得跟着皇帝冲锋陷阵、浴血疆场,功劳不少

  • 诸葛亮一生四件憾事:跟错一人、信错一人、娶错一人和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诸葛亮被誉为“千古奇才”,他的才华和谋略无人能及。然而,他的一生却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被世人视为神仙般的存在,他仍有着自己的遗憾和不如意。那就是跟错了人、信错了人、娶错了人,以及杀错了人。 跟错一人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拥有卓越的才华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尽管他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 朱元璋给朱棣剥桔子吃,母妃听后大惊失色:你父皇要杀你赶快逃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给朱棣剥桔子吃,母妃听后大惊失色:你父皇要杀你赶快逃命大家有时候听到朱棣这个名字,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起兵杀死自己的侄儿,谋权篡位的故事,或许会觉得朱棣这个人为人十分的心狠手辣,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在当时的社会,如果不心狠的话,那么死的就是自己。所以综合来说,朱棣的做法是很正常的表现而已。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