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死!这位捻军将领的叛变让天京陷入包围 他自己最后被清朝捕杀

作死!这位捻军将领的叛变让天京陷入包围 他自己最后被清朝捕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216 更新时间:2024/1/25 0:53:34

之前小佛给大家讲过韦昌辉这个人,太平天国有首义六王(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无一例外都是清廷眼中的叛国者,但是韦昌辉属于其中的特殊分子——不仅被清廷否定,后来还被自己人否定。今天小佛要给大家讲另外一个人,他一会和清朝为敌,与太平军为友,一会又是与太平军为敌,与清朝为敌,以至于后来太平军和清朝都十分唾弃此人——他就是李昭寿。

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为了扩大战果和消灭清王朝,派出北伐军和西征军两支队伍和清军作战,在北伐军打得起劲的时候,河北境内冒出了一支新的武装力量,那就是捻军李昭寿部,李昭寿此人不同于太平军的一般将领,他没有所谓的宗教信仰,也没有把反抗清朝作为自己起义的队伍,而是简单粗暴的为了起义而起义,所以他的这支部队是走到哪抢到哪,破坏性朝强。起事初期,他主要带领自己的这支起义军活动在河南和安徽交界的一些地方。

1864年7月,李昭寿主动示好太平军,邀请太平军一起进攻河南的商城。同年11月,李昭寿部不敌清军何桂珍部,遭受到清军的围追堵截,李昭寿在恐慌中投诚并接受清军的改编,成为豫勇的一部分和太平军正面作战。一年后,一同投降的另一个捻军将领被杀,李昭寿索性杀死几十个清朝官吏后再次反清,这一次反清后,李昭寿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果断投靠太平天国,被太平天国封为“七十二检点”。

归附太平天国的李昭寿积极参与对清朝的作战,在太平军破江南大营的时候出了力,但是李昭寿部的坏习惯并没有改掉,在太平军控制范围内依旧是扰乱次序、和其他部闹事,有时候甚至贻误战机,李秀成多次想要军法处置他,思索再三还是选择了包容。后来,清军将领胜保抓获了李昭寿的母亲,李昭寿再次投入清军营中,并和清军里应外合攻陷太平军数座城池,太平军恨不能食其肉,他的叛变,对太平军和清军两方的战斗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太平军一方,首都天京再次陷入清军的包围中。投降清军的李昭寿后来的日子也不好过,先是对他的权力进行裁剪,他为了自保捐了十五万两的军饷,并且开缺回原籍,算是保住命。后来又多次率众闹事,殴打贡生甚至引起公愤,清朝意识到他可能是一个大患,果断将他捕杀。

数年时间里,李昭寿数次易旗,其实和自己儿时经历有关,出生于破落家庭,为了生存长期在外流浪,形成了具有流氓特点的性格,其次,他能够这样操作,依靠的就是自己手下的那一支军队。当然他能够在太平天国和清朝中求得生存,主要是两者之间留有空隙。他反复无常,毫无操守可言,每一次易旗都给老东家带去极大的伤害,也这是这样的行为,导致太平军和清朝两方面都憎恨和瞧不起他,其罪恶最终也以自己不得善终而结束。

参考资料:罗尔纲、王庆成,《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一组清朝官员和家眷的真实照片,都是很珍贵的影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晚清时期的蒙古亲王,他的名字叫那彦图,字矩甫,姓博尔济吉特氏。 当时慈禧太后非常重要他,当时的庆亲王奕劻还是他的岳父晚清时期蒙古亲王那彦图的王妃和世子,这个王妃人长的还不错,她的儿子也长的很端正照镜子的女子是清朝末年是肃忠亲王善耆的王妃,她也是肃忠亲王那一脉的最后一个王妃,因为后面清朝就灭亡了这

  • 太平天国史:水兵闹情绪,杨秀清小题大做,杖责韦昌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杨秀清为何要杖责韦昌辉呢?这事得从头说起,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是劲敌,关系很差,最后兵戎相见。1848年,杨秀清凭借“跳大神”,取得“天父传言”资格,一跃而起。洪秀全、冯云山为了平衡内部势力,便栽培韦昌辉、石达开等新秀,依靠他们的家族力量制衡“天父”。韦昌辉、石达开家族背景强大,让出身寒微的

  • 清朝历史上仅7人获得的官帽,位高权重者得,但和珅却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先不说尴不尴尬的问题,就炫耀身份的问题来说,面子工程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我们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毕竟我们是一个礼仪之邦嘛。那么清朝是怎么解决大小官员的面子问题的呢?说起来还真是有点讲究,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凸显达官显贵身份的方式就比较高大上了。从头到脚,可谓是面面俱到,由于我们的时间

  • 大清有12帝,故宫牌位为何只有11个?专家:因为有个人没有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持续了三百多年,其中共有十二位皇帝,这十二位皇帝中,既有心怀天下为老百姓的人,也有只顾歌舞升平,荣华富贵的人。这种腐败落后的统治制度,遭到了国民严重反抗。就这样清政府的统治结束在高呼的改革浪潮之中。根据习俗,不论皇帝生前是否有所作为,都要给他们立牌位。但是去过故宫的人都知道,大清有十

  • 雍正继位登基后,八阿哥下场悲惨,那么十四阿哥为何能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为啥没杀十四爷,雍正夫妻唱双簧忽悠十四爷,雍正十四爷对话

    先来讲一下九龙夺嫡分别是什么,九子夺嫡是指康熙儿子争夺皇位的事件。康熙有儿子24个,其中参与皇位争夺的有9个,所以称为九龙夺嫡。在这一场九龙夺嫡的中,其九个分别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后期得势的主要是八阿哥、九

  • 清代才子龚自珍为何预言大清快要完蛋?只因他看到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靠“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陈平。至于韩信,只不过战将,还不算在内。高祖曾言“有帝,无才,败也!”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皇帝而没有辅佐皇帝的良才是成不了大事的。如今大公司的成功老板,手下战将也不过三数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文西、拉斐尔、米高安哲罗三个人已经开创五百年的创作盛世。

  • 乾隆为难刘墉“朕属马?爱卿呢?”,刘墉说了个属相当场化解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件事呢,完全出自于民间传说之中,在传统评书《君臣斗》中好像也有说过,并非正史,也非野史,权且当个段子来听就是了。说的是,刘墉自外省调入京城为官之后,升任为军机处大臣,刘墉是个正直之人,但是在为人处世上非常“圆滑”,这倒不是刘大人伪善,而是因为在官场之中,圣驾面前,若不圆滑一点,会让自己吃亏,丢

  • 周旋于直系、吴佩孚和孙中山之间,越飞"三重外交",玩得有多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在陈炯明叛变前的数年,孙中山对于苏俄方面希望公开建立友好关系的要求,总是以恐怕引起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为由,予以拒绝。1、孙中山选择“联俄”的动因 1922年8月,孙中山在放弃与陈炯明叛军继续对战

  • 《大清宪法案》:一部清朝的宪法草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叙拉古之惑《大清宪法案》的写作动机猜测一个日本人,为何会写一部与中国宪法相关的书籍?俞江曾经认为北鬼三郎是因为受清廷委托而写《大清宪法案》,但当看到《大清宪法案》例言第一条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一说法。这一条例言写道:“本书是我数年来私下研究的一个问题,与将于宣统八年(明治四十九年)宣布的清国宪法没有直

  • 坑惨曾国藩的天津教案,泥坑是如何被捣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现实的压力、数百年的自我封闭以及两次惨败于洋夷的耻辱,让这两派在皇朝各有拥趸。朝堂中枢以及东南督抚大多倾向洋务派,而理学派仇洋、主张对洋强硬的观念则在朝廷中下层以及民间吸引了大量支持者。同治九年五月二十三日,因谣传教会诱拐、残杀婴儿做“药引”加上官府处置不当,天津民众与在津洋人发生激烈冲突。民众火烧